即便太子一直很苟,在自己老爹面前一直都是老实巴交的存在。
但十五年的太子,说是没有自己的小团伙,也不现实,只不过,是不太明显罢了。
朱翊钧对此并没有针对什么措施……
在大漠之南修建城池,因为太子的监管,效率出奇的快,而皇太子殿下对这件事情,也非常上心。
几乎做到一日一汇报,天天往乾清宫跑。
朱翊钧每次听取完后,便给出指正。
最终,一直到了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朝廷才真的做实要在蒙古高原修建府城的决定。
也是在做决定的这段时间,刚刚坐上内阁首辅宝座不到一年的叶梦熊在万历三十一年六月去世………礼部尚书王家屏得御批接任内阁首辅,干了不到四个月,也就是万历三十一年十月初,也去世了。
朱翊钧分别给两人上谥,叶梦熊,文简,为官清廉,政绩务实……
王家屏,文懿,学识渊博,德行高尚……
而后,大明朝第一任御政学士,历经州府,工部,户部履历的司汝霖正式加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自万历初,在张居正的改革下,成立御政房,到如今已有三十个春秋,也就是在三十年之后,第一任御政学士五十多岁的年龄,成为了大明朝的文官之首……
而第二任政务学士曾向一,也成为西南三省经略……
第三任,第四任御政学士,也就是张居正的儿子张嗣修,也成为了礼部尚书。
皇帝身旁的秘书们,在未来成为最高执政者的规矩也会在万历朝形成。
以前是非翰林不入阁,而从司汝霖开始,就是非御政学士不入阁……
看到司汝霖成为内阁尚书,最高兴的莫过于海瑞的女婿,此时大明朝的户部尚书孙承宗了。
他当年是第六任,第七任的御政学士。
他已经排好序,就等着轮到自己了……
为期十年的工程开始了……
…………
万历三十八年,夏,京畿通州,运河畔。
这是一处相对僻静的河湾,远离了漕船往来的主要航道。
河水在夏日的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缓缓向东流去,两岸是茂密的芦苇丛,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更远处,是隐约可见的田畴阡陌和低矮的丘陵,勾勒出北国夏日宁静而开阔的画卷。
空气中弥漫着河水特有的湿润气息,混合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驱散了京城带来的几分喧嚣与沉闷。
一队约二三十人的精干护卫,身着不起眼的青色劲装,却个个眼神锐利,身形矫健,悄无声息地散布在河湾周围,扼守着所有可能接近的路径,将这片区域与外界隔离开来。
一辆外观朴拙、内里却极为宽敞舒适的马车停在一株大柳树的荫蔽下。
车帘掀开,先跳下来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他身形已经开始抽条,略显清瘦,穿着一身宝蓝色的杭绸直身,腰间束着玉带,面容俊秀,眉眼间带着少年人的灵动。
他便是皇长孙朱由校,生于万历二十五年,如今正是十三岁的少年郎……
随后,一名中年男子在内侍的搀扶下缓步下车。
他身着玄色暗纹锦袍,外罩一件藏青色氅衣,虽面容清癯,身形也因常年伏案而显得有些瘦弱,但眉宇间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度,以及久居人上所形成的沉静仪态,却让人不敢直视。
正是当今天子,万历皇帝朱翊钧。
一名护卫迅速从马车上搬下一个铺着软垫的榆木绣墩,放置在柳树下视野最好的位置。
朱翊钧缓缓坐下,目光投向波光潋滟的河面,深深吸了一口这郊外清新的空气,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舒缓。
周围很安静,当然,如果不算此时树上正在鸣叫的蝉声…………
朱由校则显得活泼许多,他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很快被河边的景致吸引,指着不远处一片水草丰茂之处,回头对朱翊钧说道:“皇爷爷,您看那边,水鸟!”
朱翊钧顺着孙儿所指望去,果然见几只白鹭在浅水处踱步,时而低头啄食。
朱翊钧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嗯,看见了。这京畿之地,能有如此野趣,也算难得了。”
朱由校在河边稍微跑动了一下,感受着脚下松软的泥土和拂面的微风,但很快便记起礼仪,收敛了步伐,回到朱翊钧身边。
自有内侍也为他在稍侧后方安置了一个小些的墩子。
朱翊钧看着孙儿因微跑而泛红的脸颊,眼神复杂,既有祖父的慈爱,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他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朱由校耳中:“校哥儿,再过些时日,你便要登船,沿着这运河南下,出海去寻你爹娘去了……”
朱由校端正了坐姿,认真答道:“是,皇爷爷。孙儿记得。”
“这一去,山高水长,便是到了南洋之地。” 朱翊钧的目光依旧看着河水,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遥远的热带海域:“那边气候炎热,风俗与大明迥异。你虽在宫中学过泅水,但切记,到了海上,到了异邦的江河湖海,万不可仗着那点水性便轻易下水。南洋水域,多有我等不识之险恶,暗流、水兽,防不胜防。”
这番话,絮絮叨叨,全无平日朝堂上乾纲独断的帝王威仪,更像是一个寻常人家的长辈,在儿孙远行前,事无巨细地叮嘱着那些看似琐碎却关乎安危的细节。
太子的地位稳固,也挺能干,如今正受命监国,处理日常政务,这大明天下的重担,暂时还压在他肩上。
也是这样,朱翊钧才有时间带着朱由校微服出京,看一看大明朝的大好河山……
朱由校听着祖父的叮嘱,心中暖流涌动,他用力点头:“孙儿谨记皇爷爷教诲,绝不敢忘。定当处处小心,保全自身,不逞血气之勇。”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