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陪着孙儿在这里玩到了晚上,才返回了皇宫。
回转皇宫后,朱翊钧先是在乾清宫看了一会儿奏疏,忽然,有了些许的兴致,便对着一直伺候一旁的陈矩说道:“去,告诉淑妃,朕今日去他那里……”
陈矩闻言,赶忙应是。
在陈矩的视角下,陛下已经月余都没有宠幸过妃嫔,放松放松了……
陈矩正欲下去吩咐人安排,可他刚刚转身,却又听到坐在御案之后的陛下说道:“罢了,罢了,朕也确实是乏了,今日还是早些休息吧。”
“是,皇爷。”陈矩赶忙应道。
兴致确实是来了。
可现在的朱翊钧可不是十年前,三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了,即便此时的他还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可……对于他来说,龙体最为重要,所以,克制一下也很重要。
自己老爹倒在哪里,他看的真真的,可不能在犯了。
朱翊钧清晰地感觉到,对于他来说,时间仿佛进入了一条湍急的河流,奔流不息,快得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不知不觉,自己竟已到了不惑之年……
人年龄大了,需要注意的东西就更多了。
接着又看了一会儿奏疏后,朱翊钧便也真的老老实实去休息了。
………………
黎明前的黑暗尚未完全褪去,但皇极殿内外已是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汉白玉的台阶、雕龙刻凤的丹陛、金碧辉煌的殿宇,在无数宫灯和火炬的映照下,显得庄严肃穆,气象万千。
寅时三刻。
文武百官早已按品级肃立于丹墀之下,鸦雀无声。
随着鸿胪寺官员悠长的唱喏,百官依序鱼贯而入巨大的皇极殿。
文官班列以东班为首,武官班列以西班为首,各自按照品级站定……
大明天子朱翊钧,身着十二章衮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出现在了众臣的面前。
等他坐在九龙金漆宝座之上后,面容沉静,目光扫过殿下的群臣,不怒自威……
皇太子朱常澍,作为储君,立于御座之下的东侧首位,神情恭谨,努力模仿着父皇的沉稳。
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静立于御座之侧稍后的位置。
殿门处、丹陛旁,则是身着金甲、手持金瓜斧钺的锦衣卫大汉将军,如同雕塑般肃立,护卫着天子的安全。
等到天子坐定。
文武百官开始叩拜。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
“众卿平身……”
等到文武百官起身之后,内阁首辅叶梦熊手持玉笏,出班奏事。
“启奏陛下,吏部与礼部会同奏报,官立蒙学于湖广、江西、广西等省推广顺利,新增蒙学八百余所,延聘塾师,惠及蒙童数万。此乃陛下兴文教、开民智之德政,各地士民,无不感念天恩。”
朱翊钧微微颔首……
叶梦熊继续道:“另有原朝阳省布政使,已致仕之金正三,呈递谢恩表章。金正三自万历二十五年致仕后,仍悉心辅佐流官,稳定地方,至今五载,劳苦功高。今朝阳省局势已定,政令畅通,金氏自感年老,且虑及其在朝鲜旧地威望过高,恐于新政不便,恳请陛下恩准,允其携家眷迁居京师,颐养天年。”
朱翊钧对此事早有了解。
金正三可是大明朝的大功臣啊。
在后续其主动让位并协助大明官员平稳过渡,更是功不可没。
如今功成身退,主动要求离开权力中心,明智之举。
“金正三抚慰旧藩,助定新省,劳绩卓着。今功成身退,忠谨可嘉。准其所奏,着户部于京师择妥善宅邸赐予居住,一应供给,依致仕二品大员例,以示朕抚慰功臣之意。”
“陛下圣明!”
随后,又有几位部院大臣汇报了些许钱粮、水利、边备等事务,皆是有条不紊,国势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之势。
待日常政务奏报完毕,殿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朱翊钧清了清嗓子,目光变得愈发深邃。
他在第一次去太庙的时候,就对成祖皇帝发下了宏愿。
要把他的尊号改回来。
现在的自己,在大明朝威望极高,在这个时候去把早就定性的事情,在重新拿出来,也不会引起太大大的波澜。
“诸卿,近日朕检阅《皇明祖训》,观我朝太庙规制,心中常有所感,夜不能寐。”
众臣闻言,皆屏息凝神……陛下已经两三年,没有这样的开场白了,肯定有事,事情还不小,皇明祖训都出来了。
“我大明开国,太祖高皇帝肇基立业,功德巍巍,为万世不祧之祖。此乃国本,毋庸置疑。”
“然,自嘉靖年间以来,太庙之中,于‘祖’之定位,似有可商榷之处。”
“成祖文皇帝, 迁都定鼎,五征漠北,七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使我大明声威远播,功业之盛,直追太祖。然,其庙号‘成祖’,乃……乃后世所上。”
“朕每思之,‘祖’之功业,在于开创,‘宗’之德行,在于守成兼开拓。”
“成祖皇帝之伟业,虽近乎开创,然究其根本,仍是承太祖之基业而光大之,守成而兼开拓,其庙号定位,当以‘宗’为更妥,方能彰显其承上启下、守成开拓之实,亦合于古礼‘祖有功而宗有德’之要义。”
“且,我朝太庙,如今有九庙之制。嘉靖年间,将兴献帝拊庙。朕非敢妄议世宗皇帝之决,然,一朝太庙,岂能有二‘祖’并立?”
文武百官听到这里,都已经明白了一些东西,不过,明白一些东西之后,又更迷糊了。
又是大礼仪。
不过,这个时候谈大礼议,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啊。
当今天子陛下,也不需要用这样的事情,去打压权臣啊,难不成,真的是站出来主持公道……
陛下这样拥有雄才大略的君王,真的会,没有任何目的,单纯的站出来主持公道?
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问号。
包括此时站在朝会之上的叶梦熊,王家屏,孙承宗……甚至,站在皇帝不远处的太子,都是如此……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