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日子

孙相华

首页 >> 新加坡的日子 >> 新加坡的日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九霄天庭穿成炮灰皇女,我靠宠夫郎赢麻了妖楼记飘渺仙道仙途盗墓:无副作用长生了解一下穿越修仙界左手种田右手美食踏天无痕凌宇秦明月全本免费阅读兵临天下商夏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新加坡的日子 孙相华 - 新加坡的日子全文阅读 - 新加坡的日子txt下载 - 新加坡的日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二十四章 月8日(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二十四章1月8日(一)

这里的特色(所谓特色不过是会给人带来痛苦感受的始兆)除了酷热再就是毫无预兆想下就下的多雨,酷热容易给人带来热射病,据说这里每年都有被太阳的宠儿给看上由此引发病重猝死早升极乐的事发生。伴随雨水降落的还有雷霆,这里的气压极低,雨来的雷声就像过年在头顶燃放的响炮。每年同样有不信邪的人因遭受雷击伤害。因此这里政府对于室外作业的人出台晴天每天下午最热的时候有半小时喝茶间歇避暑、阴雨到来及时停止手头作业躲到安全区域避雷避雨的措施,因此,北星人在这里躲在集装箱里避雨的生活同样使人值得顾念。

这天早上阴阴的天气人们的干劲正高,少去酷热的威逼北星公司的这片海外场地正被叮叮当当繁忙的作业景象忙得不可开交。不到九点竟毫无预兆稀稀拉拉若有若无的落起了雨点,也许看人们竟依然故我照常继续手里的作业,丝毫没有把老天要下雨的意念放在心上。看来不拿出点动静来震震这帮家伙是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的,雨点开始变得密集了起来,接着炉顶突然响起了一个炸雷。

“哎呀!吗呀!我感觉有一股电流从我身边划过。”有人大叫了一声。先是在炉顶吊装作业的人从上面跑了下来,接着所有的人都跟着跑回了集装箱里避雨。雨没完没了的下了起来。

“要不就死热荒天把人晒得要死,要不就稀里哗啦说下就下。”有人说。

“还是下雨好,想躺着就躺着,咋样看手机都没人管。”回到集装箱有人安心的躺在用角钢临时搭设的床铺上,边拿出手机边心里嘀咕着算是对那人的回应。大有那种工期紧不紧不是干活工人该操心的架势。有人跟着扯起了闲篇。

黄茂生是最后一个来到集装箱的,尽管他有五十多岁了,但头发依然是黑黑的,有人问他用的是什么染发剂,他说是天然最好的色素,那种使人怀疑的眼神直到几个月过去依然毫无变色的乌发才证实他比许多同龄人显得有些特殊。略显肥胖的身体加上矍铄的精神,没有人否认他比一般年轻人还要健壮的体格。

这里又有新的规定(似乎不知是谁只要心里萌生一个新的念头,就会有新规定在施工场地落实。)氧气、乙炔、氩气,诸如所有的气瓶只集中放在地面,不允许吊置高处。有人当时就提出异议,“如果盖两百米的高楼,也把气瓶放在地面,不都把气带给鼓破了。”有人跟着愤愤地说,“没准如此的规定只是针对咱们来制定的。”刚好黄茂生没有编入作业小组,项目部直接安排他看管气瓶。

“黄师傅,说点提着水壶浇脑瓜顶的话题给大家长长见识。”有人听了竟笑出了声。人们都知道黄茂生是喜欢读书的,说出的话也总带着几分幽默俏皮,有时还多少夹杂着让人回味不穷的道理。一有机会人们总想听听他对生活的不同见解,有人故意拿醍醐灌顶曲解的意思跟见多识广的黄茂生来开玩笑。

又有人接着说。“早晨刚上班没一会儿,睡觉也睡不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黄师傅你就说一段也让大家解解闷。”自从那天听了黄茂生的说词,人人尽对他多有尊敬,再也不拿老庄稼人的称呼来调侃了。即使偶有玩笑叫他“老庄稼人”也是像对敬待自己长辈一样深有几分尊敬的口气。

“不是农村笑话多,而是农村人简直活成了笑话。”黄茂生一开口就给人们带来了几分猎奇的兴致。玩手机的关掉手里的手机,扯闲篇的也静了下来。觉得黄茂生既幽默又富有感染力的说话方式比做任何都使人感兴趣,甚至夹带给人意想不到的快乐、深思,这原本是两个完全不搭边的概念,却总在黄茂生的一出一段的说词里发生戏剧性的反响。不管怎么说,他是一个纯粹来自乡间厚土的好人。言谈举止总也离不开那种带着高粱花子乡土气息的根结。除了他原本性情随和招人喜爱,还有很多人跟他儿子也是交好的朋友。

在人人都追求让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来改变吃苦受累命运的时候,黄茂生的儿子读完初中就再也不想到学校坐在板凳受那种一公布成绩就让自己脸上无光的羞辱,最主要的再也不想跟那些不学好带着痞性处处惹事生非说不定哪天惹上官司的同学鬼混下去了。“要想念书就安心好好学习,既然花钱供你读书就得拿出成绩来,你以为钱是那么好挣的,别到时候把钱花光了,你又功不成名不就的跟我一样依靠到处打工来某营生。我又不像那些干管道的高压焊工,人家干一天比我干两天挣得还多。”黄茂生没想到自己本是随意拿来举个例子教育教育儿子安心努力读书,谁知竟被儿子听进心里彻底放下了学业,萌生了要去学高压焊工赚钱的打算。为此,黄茂生通过傅铭宇把刚下初中校门的儿子送到了海连湾焊工培训班学习,先是学习普通焊接技术,再接着学习管道焊接技术,没想到几年过去,儿子竟在一次焊接技术竞赛中拿到了冠军。成了行业争着抢着要的香饽饽。在薄、中、厚三种管径焊接比赛中黄茂生儿子以工艺精美、焊接速度快,探伤合格度高几项综合评分最高的成绩博得头筹的桂冠。对于技能的认可人们更喜欢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执着以及为人和气的乐观态度。对于他们父子熟悉的人不难发现他儿子身上有很多酷似父亲基因的遗传。当儿子实现了黄茂生当初羡慕别人挣钱多的愿望变成事实的时候,倒不觉得儿子当初放弃学业是多么遗憾的事。

有人特意把不知谁放在集装箱里边,仅有的一把椅子搬了过来放在屁股倚着班长考勤办公桌站着的黄茂生身边,摆出恭维的架势满脸堆笑调侃着说,“黄老师父,您,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在下都想聆听您的教诲,只可惜这里除了一把椅子,竟没有好茶。”那种特意压着嗓子的娘娘腔把人们都逗笑了。黄茂生也跟着笑了起来。“别着这样,简直让我无地自容,我要有人家郑板桥十分之一的才能还犯得上肆鼻子汗流干这个。能忙里偷闲好好歇上一阵都是老天对咱们的眷顾。”黄茂生说着话,朝门外看了看,雨下得更大了,大有一时半会儿不见停下来的意思。

“不用看,听听雨打集装箱铁皮的声音就知道今天是个雨休。”

“你看过那么多的书,随便拿一段有意思的说给大家听听。”

“唉!有啥说的,说出来尽是让人心酸的念头。”

“留在自己心里岂不更是憋屈。像那些世界名着到底都讲述些啥让人动听的故事,怎么就能成为世界名着,咱们中国人写的书为什么不能跻身到世界名着的前列里。”

“英雄振臂一声吼,山猫野兽闻风走。天理公理今何在?天上星星参北斗。”黄茂生几句开场有人跟着鼓了几下掌,又有人说,“好像《水浒传》的说词,只是不太懂。换一个。”

黄茂生又接着说,

“世界名着也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里享受。像《荷马史诗》那样让世人称道的世界名着,实实充满了强者对弱者残忍杀戮人神共存的史诗神话。连天神都参与进凡人的纠纷中。为了一个女人引发争执挑起的残酷战争,使多少无辜的生命为此丧生。无论正义之神还是邪恶之神都不应该直接插手凡人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扰攘纠葛,永恒的天神对于浮云一般的凡人应该秉承沉默不语,一切皆由天定的公道裁判,任何偏倚都将成为任性妄为残暴无道的帮凶。也许我的阅读能力有限。实在弄不明白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对此残暴的描写竟崇拜的五体投地。也许天性就对强霸豪夺的任性独有崇尚。不过从中使人悟道,对强大敌人最好的回击绝不是口舌之争,只有强大到使敌人从心里彻底放弃进攻的打算,像阿基琉斯那样的神勇,连天神都亲自佑助盛赞是真正的英雄。”

“没意思,还不如《西游记》听着让人痛快呢,我做一种设想,如果西方人能看到看懂《西游记》,那么一定会认为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名着。也许咱们的文化缺少推广的力度,也许西方真正懂文化的人根本不懂汉语,懂汉语的又不懂西语。”

“我也曾有过如你所说雷同的想法,《荷马史诗》其呈现的侠气与正义没有《水浒传》那样的爽快,其神话的玄幻又没有《西游记》那样的精彩。但细加思量成书时间几乎使人超越对史前文明的想象。就像无论汉魏,还是盛唐任何诗人的诗章绝不可能说超过先秦《诗经》的滥觞。”

“还是说点跟咱们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吧。咱们属于下里巴人之类,又何必去弹使人无法欣赏的阳春白雪的曲调。”

“别乱打岔,你听不懂,别说人家说得不好。你要是能说,你来给大家说说。”

这下大家顿时都静了下来,默默地听着黄茂生说。我忘记从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给我留下的感触颇深,题目是我给加上去的,叫《农家院子》。

夕阳压山的时候,父亲扛着锄头牵着一头健壮的黄牛走进栅栏围拢的院子,名义所谓的院子却任凭鸡鸭毫不费力大摇大摆的出入,用杨柳树枝搭设在一起已经糟烂得不像样子一个勉强叫做家的地方。父亲锄头挑着一捆新割的绿草,打算把绿草晒干等到山枯草黄的时候喂牛。这样的草即使不加料也是黄牛最好的食料。父亲放下锄头,黄牛伸着长长的舌头要吃地下的草捆。父亲推了一把牛头,又拍了拍犄角说,在外面的草地你不可着劲吃,这可是给你留作青黄不接时备用的口粮。黄牛的妈妈狸牛帮助这家里干了一辈子活,拉犁的时候从不踩苗,拉车的时候总是尽量躲着路上的坑包,只可惜老了,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了,脚步也赶不上趟了,好在它的孩子黄牛长大了,狸牛把自己的脾气秉性还有一身的好活计都传给了黄牛。有人几次上门要买狸牛,父亲知道他们的手段,不忍让干了一辈子的狸牛变成别人餐桌上的一道菜。把狸牛牵到几十里地外的集市卖给了一个陌生人。尽管结局是一样的,但父亲心里尽量不去想这件事。卖掉狸牛妈妈。黄牛似乎知道狸牛妈妈的结局,接连三天不吃不喝,默默的站着流泪。父亲看着黄牛也急得无可奈何,跟着默默的流泪。在父亲想到以前卖掉黄牛妈妈的时候,一个七八岁身体瘦弱的孩子拎着一个大大的筐子吃力地走进院子。筐子里装着新挖的半筐的野菜,父亲看到一脸不悦地说:怎么才挖这么一点。孩子一脸惆怅地说:地里的野菜都让人给抢光了,我这还是挖得最多呢,连刚刚冒头的都挖了来。妈妈热气腾腾的熬了半锅野菜粥,捋了捋垂在额头的头发说:快吃饭吧。爸爸看了看野菜粥说:不是跟你说过好几次了吗,夏天有野菜的时候要少放粮食,留点给小黄当料。父亲把黄牛当做自己孩子一样叫小黄。耕种耥拉的时候,黄牛才是真正出力的重要角色,人只能起到把握方向帮衬的辅助作用。在父亲眼里黄牛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农家人没了黄牛这样的劳动力几乎就瘫痪了。不要说交购粮,交农业税,交提留,都不能实现。地里产不出粮食,即使要了庄稼人的命也是没用的。还好,牲畜的种系里不仅仅延续跟人一样代代繁殖的生存法则,也像人一样老的教会小的,接着老的才会被淘汰。

妈妈说:地里活那么累,孩子又在长个的时候,饭里不能没有一点粮食。吃完饭,孩子要去写作业,放了学就去挖野菜,接连几天作业都没完成,不知挨了老师多少批评。打开书,拿起笔跟本,孩子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没写几个字就趴在饭桌上就睡着了。妈妈抱起孩子放在炕上,让孩子安心好好地睡。哈喇子顺着孩子嘴角流了长长的一条线,孩子嘴里还在喃喃地说着:作业还没有完成呢。妈妈看着孩子默默地流着泪。父亲躺在炕上盘算着秋后交完购粮,家里不再有多少剩余粮食,夏天还好树上有树叶,地里有野菜。到了冬天可就难过了,又寒又冷,寒的是家里好几年都没添棉衣了,冷的是夜里呼呼的北风顺着结霜的窗缝墙缝可劲往屋里灌,想一想都害怕。听说上边有救济粮,自己跟人家又没有好关系,又没好处给人家,不知能不能给自己分点救济粮。明亮的月亮把院子照得亮亮的,黄牛趴在槽边不停咀嚼着白天吃下的青草,瘦弱的黄狗伸长脖子趴在屋门口静静地守护着屋里安睡的主人,让主人夜里能够安心好好的睡觉,明天还有繁重的活等着他们去干。

世路岂无穷?劳生何有限?苦乐几年华?人身怎长健?

鲁迅有句诗这样说过,“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尽管意味深长,却不免使人越琢磨越有些不懂。

黄茂生说完,又补充了后面几句使人费解的话,但人们依然沉思在前面的父亲、母亲、孩子、小黄的故事里,并没有用心去听听也听不懂的话。

开始的玩笑变成了缄默,原本不允许抽烟的场所有人点起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又长长的吐了出来,又把烟掐灭了。这个没啥故事情节的故事像把锥子剜着这些身强力壮不以蛮力胜人而以技艺超群的汉子们的心。尽管自己小时候的家境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比那个孩子好多了,但是吃野菜、挖野菜、帮着家里忙农活完不成作业的生活境况,犹如发生在昨天自己身上的事。如果不是黄茂生当故事给说出来,自己羞怯得连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

黄茂生说完,停了一会儿,像故意打破大家沉默的氛围,又接着开始的话题说下去,

“有人说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写出那样世界顶尖的作品来?在两千多年前东方开始推崇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时候,像《荷马史诗》那样成熟的西方文化就有如此伟大高深的造诣。稍稍深入不难发现,这是两个不同地域衍生出不同思想文化的结晶,或者说两个完全相悖逆相抵触的思想方向,儒家最不喜欢野蛮强霸的欺压,血腥杀戮的迫害,却是西方文化的推崇。”

过了很久以后,有人再回想那天故事的时候,心中不免还在浮潮激荡,情不所由写下,

柳嫩桃花,布谷叽喳。炊烟袅袅一缕斜,春暖雨后野人家。

趁墒播撒,早盼发芽。从小恋青梅竹马,人老喜百岁年华。

***

黄茂生的故事讲完了,集装箱里的人还一时处于静默的思考中。有人提议,一个人即使有很多故事,又怎么一下子都想得出来,再说一个成熟的故事需要语言的严密构思。倒不如谁有藏在心里的故事不妨说出来供大家来的欣赏,篇幅不在长短,能够在这小小的空间里给人带来愉快的消遣,都将成为咱们人生彼此难得聚在一起短暂生活的、值得回忆的、永远的记念。

在那人的提议下,一个跟黄茂生年纪相当的焊工从集装箱里面来到门口的床铺边坐了下来。有一桩事若不是借着黄师傅的故事,我都将打算在我的心底里深深的给掩藏了起来。在他没有说出自己故事的时候,不放介绍一下,这些大多来自乡下的民工,不要以为他们没有正式工的称号,就以为他们是没有文化,没有思想只会卖苦力的蛮汉。不要说国家早就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都完成了基本文化的认知基础,有的是高中毕业差几分就考进理想大学的落榜生,还有考上大学觉得所学的专业根本不是自己喜欢的而放弃了学业。总之像这样讲故事听故事简单的语言游戏头脑思维都绰绰有余。

那个焊工在说出自己故事之前居然还有几句像评书一样带有文学色彩的开场白。足以见得这桩事在他心里曾给他带来多大影响,犹如代表家史变迁保存已久陈旧的家具,防止因腐朽而被抛弃,经过一次又一次尽量保持原貌的卯榫弥合再度漆新。

普降的甘露滋润着广袤的大地,肥美的庄稼见到了秋的希望,涓涓细流流经过的地方曾经肆虐的狂沙再也不见了踪迹,被厚厚的绿植严严实实的裹住了。浓浓的绿叶,茵茵的野草,绿野里各样争相开放的花朵辛勤忙碌着,终其一生都在为美丽的山川织造着画一般的锦绣。阑珊的落叶,衰残的枯草,在岁月的腐蚀下变成了厚厚的黑土。那里就是我的家乡。

我说的这件事是发生在我们家像黄师傅说的那样村子。

“快去看看吧,你们邻居家的毛驴快把你家下河湾的谷子给吃光了。再不赶快过去整块就绝收了。”随着那个夸大其词即好心又怕事小总爱从中挑拨离间小娘们儿的提醒。一个老奶奶叫过正在院外玩耍的孙子,“你腿脚好,快去下河湾看看到底咋回事?下河湾的谷子可是今年长势最好的,指望着交购粮的时候当一等粮呢。”孙子跑跑颠颠的去了。

谁家的牛马驴骡,谁家的绵羊山羊一时经管不住偶有跑到地里吃庄稼的事时有发生。大都彼此相让就当没有发生毫不影响和睦。老奶奶早就知道那个快嘴娘们儿没安啥好心,明明芝麻大的小事儿,总玄玄乎乎说成西瓜样大。但人家传话总不能不信。孙子回来说,“是毛哥牵着驴在咱家谷地吃谷子,没吃多少。”

“奥,我就说吗,本来没多大的小事儿不过跑来讨个人情罢了。”奶奶说完问孙子,“毛哥把驴牵走了吗?”

“没有,还在吃呢。”

“他一个城里来的孩子,哪里知道啥是谷子,啥是野草。我让你去干啥了。”

“我不好跟毛哥说,他比我懂得多,怕他不再给我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死孩子,啥时候还想着讲故事的事儿。”奶奶这下可急了,“没告诉他那是咱家的谷地,不是野草。”说完奶奶尽量拿出最快也不比孙子跟着走速度快的脚步朝着下河湾的谷地跑去。

在孙子心里故事比谷地重要得多,奶奶心里故事又不能顶吃顶喝。听不听有啥关系。等奶奶到谷地的时候,邻居家城里远来的十三四岁孙子叫他毛哥的外孙牵那头灰驴还在谷地吃着。灰驴也不明白今天新换的主人为啥让自己开了荤,只掐着谷穗出头的地方吃。奶奶大喘着气,小心地对邻家城里来的外甥说,“孩子,那不是野草,是谷子,是秋收能打小米的庄稼。”

尽管城里来的孩子不知道谷子这种作物是干什么的,但他从奶奶的表情里一下明白自己犯下严重的错误,庄稼这个统称跟粮食相同的概念是再明了不过了。顿时红着脸作出学班犯了严重错误等待接受老师批评时一样的表情,“我看姥爷把驴子拴在野地,那里的草不如这里长得高,就解开缰绳让它过来吃。”

“我就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倒是城里的孩子好,连谷子都不认识。哪里像咱山村的孩子身子骨刚长硬邦就当驴一样来使。”奶奶说完。孙子以城里孩子怎么连谷子都不认识,就像他不知《一千零一夜》来自何方疑惑的眼神呆呆看着毛哥。

城里的孩子领悟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晚上家人都回来的时候,跟妈妈说自己牵驴吃了邻家奶奶谷子的事儿。姥爷说,我早就知道了,给邻家的嫂子说过了,她还夸奖我外甥到底是城里人,到底比咱乡下的野孩子有出息多了。

妈妈没有责备孩子,让你认识认识啥是庄稼也不算白回来一趟。晚饭后,妈妈拿着几斤大米跟白面领着毛孩子到老奶奶家赔礼。妈妈说,“都是我不好,要说我是您看着长大的,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是孩子城里出生,第一次回到农村,地里的庄稼野草分辨不清,谁知闹出这么大的事儿来。给你家拿点粮食先吃着,到时候地里减的产量我给你们补上。咱们自打建村几代的邻居绝不会让你家损失太多,更不能因此而伤了和睦。”

“他姑,看你说的,我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这些稀罕粮食我可不能要。你从城里车马劳顿带来多不容易,我们怎好拿你们的东西。等秋天打下粮食还打算给你们捎去一口袋呢。”奶奶说啥不留,邻家姑姑说不留也不好走开,没办法奶奶千好万好的留了下来。

孙子对奶奶留下邻家姑姑米面觉得伤了自己跟毛哥的关系,开始生气起来。觉得毛哥再也不会理自己了,再也不会给自己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了。但是吃到白米饭的时候,觉得驴把谷地给吃了很值。要不哪里会有这么好的白米饭可吃。孙子问奶奶,“这么好的白米咱们为啥不种?”奶奶说,“这里不适合,需要很多的水。”“那城里一定有很多的水?”奶奶看着啥也不懂的孙子说,“城里人不种地。”“不种地,白米白面哪里来的?”“是国家供应的,城里人天生就有国家供应的粮食。”孙子那时才知道邻家姑姑每次从城里带回来的米面都是国家供应的。奶奶告诉孙子,邻家姑姑是读书出去嫁到了城里。你以后也要好好读书,读好书进到城里,也过着不缺吃不缺穿要啥有啥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孙子默默不再言语了。说到这,那个焊工停了下来,尽管人们没有像黄茂生那样听得深有感触,除了节奏不变的雨声,依然静静地保持着耐心听下去的礼貌。那人又接着说,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于是又接着说。

没过几年,随着邻家老人相继去世,邻家的姑姑再也没有回到村里。以前每次回来的时候,总带些礼物特意看望邻家奶奶,毛哥也会捎些书籍给邻家孙子,在寄来的《一千零一夜》的扉页上写着这样的几句话倒使他一直记忆犹新。

怨我做事欠思量,野草天然生的矮,庄稼辛苦长势高。

自作聪明犯下错,好在农家人宽厚,不急不恼反说好。

尽管邻家孙子也曾细心读过那些书,总不能从书里得到像听他讲《一千零一夜》故事那样着迷的兴趣。

邻家姑姑最后那次离开的时候,给邻家奶奶深深鞠了一躬,接着把一个红包留给奶奶,尽管奶奶一再拒绝,不能收。邻家姑姑说,“大娘,收下吧,这钱我不是以邻居亲戚的身份给您的,是我做一名党员应该做到的。别人怎样我自不知,我只做好我自己。正因为你家大爷的事儿才激励我努力去读书,我才走进了城里,你们是我心里最敬仰的人。”以后每年奶奶都会收到邻家姑姑寄来的红包,直到奶奶去世。以后,那家的孙子长大了,一直带着愧疚的心理把这件事深深地藏在心里。尽管孙子从来没问过奶奶,奶奶也从来没跟孙子说过,但孙子什么都知道。爷爷是在战场打鬼子的时候牺牲了,回来的人说,“爷爷遭到鬼子袭击的时候手里的武器压制不住敌人的进攻才牺牲的。”那人送来爷爷遗物离开的时候,眼里流着泪说,“是咱们武器不赢人,要不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牺牲。尽管战争结果是胜利的,但咱们付出了更多英勇不屈的生命,为战争而牺牲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如果咱们有像敌人一样的武器,我敢说凭咱们毫不惧怕死亡的机智果敢,定会用最小的牺牲赢得最大的胜利。咱们可是自古就参透兵法的民族。会一战而使敌人再也不敢轻易冒犯。只可惜精良的武器不是那么轻易得到的,靠着缴获敌人的武器来战胜敌人终究不是战争获胜的法则。打铁还需本身硬,战争光靠英勇是不行的。”村里人都知道这件事儿,邻家的女孩从那以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努力读书。一定为国家制造更赢人的武器来,为像邻家牺牲的大爷一样逝去的英烈复仇。邻家的姑姑终于考进一所出名的理工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尽管那家的孙子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也曾经努力过,但终究没有实现像邻家姑姑那样的志愿。

那个焊工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人们依然处于一片静默中。过了一会儿,有人接着说,“没有实现卫国战争出力的志愿,做一名焊工为国家电力事业贡献也是一样的。国家电力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无论什么事业都需要有人去做。”

《新加坡的日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新加坡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新加坡的日子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血月临,僵尸出我有修真界绿卡茅山升棺人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霸天龙帝我的高中生活日常随身一个迷雾世界刀与剑的征程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娱乐:开局破产,女友跑路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重生之独步江湖全球冰封十日终焉星空奇幻科学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诡仙族
经典收藏铠甲:系统你让我搞直播变身从古代开始灵气复苏反派神豪:被舔你不高兴,逆推你哭什么!诡途觅仙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真千金没丢,换个开局训狗嫁良缘我一真千金,会亿点点玄学过分吗毒医傻妃萌萌哒庶女的权力逆袭鬼魅觉醒抗战之飞龙突击嫁狐快穿之女配携系统逆袭为王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鹤爷,您和夫人早就成功奔现啦换来的短命夫君,要靠我用异能救甄嬛传之穿越嫔妃逆袭记翘然有你仙道衍
最近更新我靠位面商城在古代成首富快穿之天降萌娃战爷的小娇妻可甜可咸可狼狗穿成后娘不洗白,七个崽她不伺候恶雌丑又渣?空间养崽被兽夫团宠马甲大佬她又轰动全球了嫡女妖娆:毒妃倾天下手握种田系统,我竟然飞升了金阁念万人迷娇又媚,勾得儿郎们心尖颤快穿直播:宿主又把反派宠娇了你来时,风好甜快穿:这个大佬画风清奇稳住,我们能赢腰软娇娇超会撩,禁欲世子沦陷了快穿直播:女配大佬她A爆作精绿茶和离后,医妃被疯批摄政王缠住了帝国公爵请自重快穿之系统教我谈恋爱快穿:宿主把偏执男配宠翻天
新加坡的日子 孙相华 - 新加坡的日子txt下载 - 新加坡的日子最新章节 - 新加坡的日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