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青王韩泰与公主兄妹情深,若王平在比试中落败,导致公主不得不远嫁草原和亲,青王必定会因此与陛下产生嫌隙,更会将怒火迁到王平身上。
这位青王的封地在宁、元诸州,皆是南淮要冲之地,可他却只知闭门钻研经义,结交士人,对民生实务一窍不通。
届时,李家便可借势而动,用早已备好的手段徐徐图之,借青王之手,继续延续李家产业。
其二,王平年少成名,“六元及第”的光环让他备受瞩目,世人皆以其为大宣栋梁。
若他连草原的比斗都无法拿下,李家遍布朝野的门生故旧便可趁机发难,纵然不能彻底摧毁他的根基,也足以让他声名扫地,至少沉寂数年,断了其青云之路。
李家几次出事,在其背后都有此子的影子,趁着此子彻底成长起来之前,必须将其扼杀出来,李家不想让你大宣出现第二个更强更有能力的“浮云老道”。
其三,李卫心念微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朝廷推行的互市之策,陛下与戴昼几人封锁得极为严密,其中必定藏着深远的谋划,这些年宣帝对于世家的态度愈发强硬,不排除其中有算计世家的可能。
另外一旦互市成功,李家多年来暗中向草原走私货物的财路必将被彻底截断,此番设计,既能破坏朝廷的布局,又能借苏合之手保住李家的利益,可谓一举两得。
苏合对李卫的心思不置可否,不过借着此举除去日后一位可能的大宣重臣,倒也不是不行。
至于走私和互市..
走私都是铁器一类,且数量并不算多,能流通到他手里的更是少之又少,左王那个蠢货,虽是自己叔叔,可没有半点与父汗一般的能力与胸气,若不是父汗偏袒于他,自己迟早会彻底废了他,苏合眼中杀机一闪而逝。
但是互市不同,虽然隐隐感觉有些不对,但若是自己能够谈成互市,不管是羊毛利润还是边关集镇等等,自己都会有参与的话语权,就单单去年那次与大宣短暂的交易,都让几个小部族彻底选择依附。
长此以往他的麾下,实力只会越来越强,走私和互市孰好孰坏,也得看谁能得到利益才是。
苏合神色淡漠,随手拿起其余密报继续翻看,只见上面还有一页汇总上面写着:国子监陈允虽有“弈林新星”之称,却心性浮躁,久战之下必失章法;
翰林张清诗赋清丽脱俗,却拙于急智,若限定韵脚,便会文思枯竭;
代国公之子程初刚弓马娴熟,惯用回马枪制胜,若诱其三次出手,必会露出破绽……每一条记录都精准地戳中要害,仿佛这些大宣才俊早已被剖解透彻。
苏合唇边掠过一丝冷笑,大宣人才虽多,却被自家重臣如此详尽地出卖,这场比试尚未开始,胜负似乎已见分晓。
他收起密报,向李卫略一颔首:
“李尚书果然考虑周全。”
“李大人这般‘忠心为国’,倒真是让本王刮目相看。”
苏合将密报妥善收入怀中,唇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
“连自家年轻才俊的弱点都整理得如此细致,小到饮茶习惯、思索动作都不放过,不知大宣皇帝若是知晓此事,该作何感想?”
李卫神色丝毫未变,只是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在案几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在其位,谋其政罢了。”
“好一个‘在其位谋其政’!”
苏合闻言发出一阵低沉的冷笑,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李卫,
“李尚书身居吏部要职,掌百官考核任免,却将大宣俊杰的底细尽数卖与敌国,这般‘勤勉’,当真令人叹服。”
说罢,苏合起身披上斗篷,临行前又意味深长地回望了一眼书房内的烛火,将那叠关乎大宣国运的密报紧紧攥在手中,忽然状似随意地问道:
“上月那批发往草原的铁器,为何突然少了三成?”
李卫正执壶为自己续茶,闻言动作一顿,随即恢复平静,淡淡道:
“陛下月前下旨,加强了全国盐铁管制,边关的盘查也日渐严苛,这批货能顺利送出去,已是多方周旋的结果。”
他抬眼看向苏合,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往后,这般私运怕是只会更少。”
“连你李家也没办法?”
苏合蹙眉看着李卫,李卫神色不动,淡淡摇头。
见状,苏合闻言脚步骤然一停,眼中锐光乍现。
他瞬间将此事与近日听闻的互市之议、边境练兵等种种迹象联系起来,心下陡然一凛——大宣恐怕并非表面那般平静,陛下或许正在暗中酝酿着什么大动作。
“往后若有任何风声,务必及时告知本王。”
苏合深深看了李卫一眼,不再多言,转身快步走出书房,身影迅速融入浓重的夜色之中,只留下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待苏合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小径尽头,李卫仍静坐于案前,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阴影,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神情。
良久,一声几不可闻的冷哼在寂静的室内响起,带着几分算计得逞的冷冽,又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院里,秋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院外,赵林深深看了眼李卫书房的位置,眼里满是寒冷,俏俏跟在苏合身后,消失不见。
喜欢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