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哲清晰地道出了比试的彩头,将球踢了回去。
虽说吕哲言辞谦和,可在禄赞和苏合两人听来,这何尝不带着通知的意味。
苏合眼神微眯,紧紧盯着吕哲沉默下来,禄赞脸上带着笑意同样捋须不语。
屋内气氛一时彻底沉寂下来......
吕哲也不着急,人上了年纪就惯回忆往昔,他也不例外,那就品品茶,等着两人回答。
良久以后,禄赞与苏合交换了一个眼神,禄赞脸上笑容不变,抚掌赞道:
“陛下此法甚妙!以实力定归属,公平公正,外臣佩服之至。”
他先是肯定,随即又露出些许为难之色,
“只是……吕大人,贵国人才济济,俊杰如云,我使团区区十数人,若要与贵国饱学宿儒、沙场老将相较,恐力有不逮,难以尽展所长啊。”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愈发诚恳:
“外臣斗胆,有一不情之请。既然比试意在考量两国未来,不若将参与之人,限定在双方年轻一辈之中?
如此,既显公平,亦可见证两国后继之力。若我草原儿郎能侥幸胜得大宣未来之栋梁,方显本事;
若败,亦是心服口服,更能见天朝人才辈出,传承有序。还望吕大人代为禀明陛下,成全我等这点小小的心愿。”
吕哲听完,面色不变,心中却飞速盘算。
禄赞此言,看似示弱求公平,实则暗藏玄机,必是有所倚仗。
他沉吟片刻,并未立刻拒绝,只是微微颔首:
“禄赞先生所言,亦有几分道理。年轻人确需历练之机,此事,关乎比试规则,本官需如实禀明陛下,由陛下圣心独断。”
他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保持了老练的审慎态度。
禄赞见状,知道目的已达,也不纠缠,含笑躬身:
“理应如此,那外臣便静候吕大人佳音了。”
当吕奉孝将禄赞的请求上报宣帝后,宣帝与几位心腹重臣略作商议。
程明虎当即皱眉:
“这蛮子好算计!定是带了什么年轻的高手来!”
戴昼却捋须道:
“陛下,我大宣年轻才俊亦是不凡,岂能示弱?正好借此机会,扬我国威,让草原见识我天朝底蕴。”
宣帝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锋芒,大手一挥,最终拍板:
“准奏!朕便依他所请,限二十五岁以下子弟参与。朕倒要看看,他草原使团到底有什么样的年轻才俊,敢在我长安放肆,与我大宣所有年轻才俊相比!”
“陛下圣明!”
众臣拱手应和,只是在人群之中,李卫与崔颢眼神交错,意味深长。
三天之后。
草原使臣要跟大宣的年轻俊杰比试、还想求娶公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京城。老百姓一听就炸了锅,有脾气暴的当场就骂开了,也有那捧着圣贤书的酸儒摇头晃脑,说什么“此乃祖制,可安邦交”。
这天在长安街边的一个小酒馆里,就有这么一位老学究,正捻着胡须大谈和亲的好处。话没说完,旁边一个黑壮汉子听不下去了,一把揪住他衣领:“呸!放你娘的狗臭屁!”
那老儒生被吓得一哆嗦,嘴唇发白,手指头抖得像风中的树叶。
别看这汉子没念过几年书,可宫里传出来的王状元那几句硬气话,他记得比谁都清楚。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心里门儿清:咱们大宣的皇帝这么有骨气,老百姓也不能怂!再说了,这些年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眼睁睁看着公主往那草原火坑里跳,连个屁都不放,那还算是人吗?
“老东西,你这般替胡人吆喝,收了草原多少牛羊啊?”汉子嗓门洪亮,整个酒馆都听得见。
老儒生顿时涨红了脸,额上青筋直跳,结结巴巴地争辩:“睦、睦邻之道……岂是收受贿赂……圣贤之训,能算里通外国么?”
他越说越急,扯着嗓子冒出什么“怀柔远人”、“王者无外”之类的酸词儿,只是这文绉绉的话混着唾沫星子,在这闹哄哄的酒馆里还没飘出三尺远,就被汉子一声“听不懂!说人话!”给怼了回去。
老儒生被噎得直翻白眼,那副又急又窘、对牛弹琴的模样,逗得满屋子人哄堂大笑,连柜台上的酒碗都震得叮当响。
掌柜的咧嘴偷笑,可看着老儒生一副快背过气的样子,也只好站出来打圆场,呦呵着让众人落座喝酒后,才拍着老儒生的后背边给他顺气,边指着路边一路过汉子扛着的猪笼说道:
“老人家,咱们是不懂你嘴里那什么之乎者也,可咱们是人,也得懂个恩仇吧?”
“前些年,南边水灾打仗,草原蛮子打到长安,陛下虽说是一人一马逼退了草原,可那也是陛下的耻辱,更是咱们百姓的耻辱啊,这是仇,咋能忘了?还给他们嫁公主,嫁个屁!”
“还有嘞,你看那汉子竹竿挑着的猪笼,那里面的猪仔可能长到上百斤,还没有骚味,这都是陛下朝廷和王状元郎对咱们百姓干的大好事,更别说那两年遭了灾,朝廷打了仗,多向百姓收一文钱的没?还免了不少地方的租子?”
“这些还不够?你老也是五六十的人了,半截身子埋土里的人物,咋能想不清这些?”
“那什么比斗咱们百姓帮不上忙,可吆喝两句总会吧?”
“俺一个当掌柜的不识字,可几句话还是认下了,您老好好看看吧!”
掌柜的叹了口气,给老儒生指了个方向,走去招呼其他客人。
老儒生颤巍巍的顺着掌柜指的方向望去,那里有一块新挂上的牌匾,他眯着眼勉强能看清写的是什么,只是看清以后,老儒生不禁如遭雷击,呆立当场,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入夜。
鸿胪寺之中,
一道身影在悄无声息之中,借力跳出院墙,几经周转,来到一处巨大宅院的门口,那身影四下瞧了又瞧,曲指有规律在木门上敲了起来。
“谁?”
门外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那黑衣身影扯了扯黑色围巾,冷笑一声道:
“还能有谁?”
不多时,吱呀一声,木门被打开,一管家模样的老者,对着黑衣身影拱了拱手,小声开口道:
“右王殿下,快请吧.....”
来人正是苏合,他瞥了眼老者,点了点头飞快走了进去,老者来到门口,左右看看这才放心关好大门。
而在两人未曾看到的远处,一位身着劲装的男子,却冷眼将这一切收入眼底。
若王平在此,便能发现,此人,正是密谍司赵林!
喜欢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