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策马行在北归的官道上,寒风卷着枯草掠过马蹄,山河会斥候快马奔来的身影,却让这萧瑟的旅途骤然添了几分沉郁。
中京巨变的消息,便随着斥候急促的喘息,一字一句砸进他的耳中 ——
正月十五元宵夜,本应是万家灯火的团圆时节,中京城头的最后一面战旗却轰然坠落。
以诚意伯为首的官员与几位皇子,领着残部打开南城门,向五胡大军屈膝请降。同日,紫禁城养心殿燃起熊熊烈火,燕末帝自焚殉国,用帝王的尊严与王朝的余晖,为覆灭的大燕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异族铁骑踏破城门的那一刻,中京便成了人间炼狱。
异族大军入城,对京城大肆劫掠,城中景象惨不可言。
京城守卫战中,山河会群雄从未退缩。
以燕神机、岳不群为首的山河会群雄英勇参战,协助守军防御。诚意伯献城后,群雄为保护城中百姓出逃,继续与异族大军厮杀,死伤惨重。燕神机、岳不群等豪杰殉国。
如今,五胡大军正盘踞中京,集结兵力,征集粮草,只等开春,似乎便有更大的军事行动。
登临勒住马缰,望着远方灰蒙蒙的天空,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燕神机的坚毅容颜、岳不群的沉稳叮嘱,还清晰地留在记忆里,可转眼间,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已阴阳两隔。
他不仅为英雄的陨落而哀痛,更为天下汉人的命运而沉重:中原已陷,北地成了汉人最后的避风港,五胡大军的铁蹄,必然会率先踏向这片土地。
通往北方的官道上满是拖家带口的流民。
老人们拄着拐杖艰难前行,妇人抱着熟睡的孩子,男人背着简陋的行囊,脚步匆匆却眼神惶恐……
他们操着不同的方言,谈论着中京的惨状,偶尔望向北方时,眼中才会闪过一丝微弱的希望 —— 那里有龙家驻守的燕京,有能与异族抗衡的力量,有传说中能护佑汉人的 “少帅”。
当燕京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登临视野中时,城外巡逻一队骑兵率先发现了登临。为首的军官看清他的模样,立刻翻身下马,脸上满是激动与喜悦,声音都带着颤抖:“少帅!您可算是回来了!”
登临翻身下马,拍了拍战马的脖颈,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金家商铺里打杂的无名伙计。
西征之战中,他率山河会与龙家军屡破强敌,用一场场胜仗赢得了 “少帅” 的名号。中京陷落后,他更是成了天下汉人心中的希望。
骑兵们望着他,眼神里满是崇敬,甚至带着几分近乎狂热的信赖 —— 在这乱世之中,眼前之人,便是他们对抗异族的底气。
军官躬身答道:“大公主特意命卑下在此等候少帅,让您一回来就立刻去节度使府,说是有要事相商,耽搁不得。”
“好,你们在前引路。” 登临点头应下。
若是往日,他定会先回金家商铺看看,可此刻他心中清楚,龙瑶特意派人在城外等候,必然是出了紧急情况,容不得半分拖延。
骑兵队在前开路,护送着登临进入燕京城门。
城中的景象,比他离开时更显艰难。
街道两旁挤满了流民,临时搭建的草棚连绵成片,空气中弥漫着汗水、草药与食物腐败混合的酸臭味……
可即便如此,城中却秩序井然 —— 士兵们在路口维持秩序,官吏们带着粮车分发救济粮,流民们虽面带疲惫,却无一人争抢哄闹。
登临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感叹:这都是龙瑶的功劳,若非她调度有方,燕京恐怕早已乱作一团。
沿途的征兵点前,更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报名的大多是年轻力壮的流民,他们衣衫褴褛,却眼神坚定,有人手中还握着断裂的农具,有人身上带着未愈的伤疤 —— 中京的惨状让他们明白,只有拿起武器反抗,才能守住自己的家园,护住身边的亲人。
抵达节度使府大门前,守门的下人见了登临,立刻快步进去通报,另一名下人则恭敬地领着他往里走。
节度使府规模宏大,廊道纵横交错,登临只来过几次,若是独自前来,定然会迷路。
才走了没多远,便见龙清钧快步迎了上来。他比往日高了不少,身形也瘦了些,曾经脸上的稚气褪去大半,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上位者的沉稳,只是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忧愁,仍暴露了他的心事。
“老师!您可算回来了!” 龙清钧让领路的下人退下,拉着登临的手臂便往议事厅方向走,“姐姐正在和将军们商议要事,咱们快过去,别耽误了时辰。”
“好。” 登临与他并肩而行,目光落在他脸上,轻声问道,“出什么事了?看你这模样,倒是比上次见时沉稳多了,只是这眉头,却一直没松开。”
龙清钧叹了口气,声音沉了下来:“中京陷落的消息,老师在路上应该听说了吧?昨日,五胡联军的使者来了燕京。”
“嗯,路上听斥候说了,皇帝陛下与燕神机、岳不群几位英雄,都殉国了。” 登临叹了口气,提到那些逝去的故人,心中又是一阵刺痛。
“那使者态度嚣张得很,说异族已经集结了近两百万大军,不日就会兵临城下,让咱们立刻投降。” 龙清钧攥紧了拳头,语气中满是愤怒,“还说要爹爹带着我和姐姐,亲自去联军大营‘谢罪’,以表‘诚意’—— 简直是痴心妄想!我和姐姐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向异族低头!”
登临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投降?他们也配!不过是攻破了一座中京,便敢如此狂妄。”
“姐姐也说,那两百万大军肯定是吹牛皮。” 龙清钧放缓了语气,脸上露出忧虑,“可根据斥候传回的情报,他们进攻中京时,光是各族的精锐就有近五十万,还有那些投靠他们的汉军、强行征集的民夫,加起来有五十多万。如今攻破了中京,又集合了不少军队,总兵力恐怕有一百二十万到一百五十万之间。”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咱们龙家辖地的兵力,满打满算也就二十来万,就算加上姚家那些听调不听宣的军队,总共也才三十万。兵力差距这么大,姐姐这些天愁得都没睡好。”
登临停下脚步,轻轻拍了拍龙清钧的肩膀,眼神坚定:“清钧,记住了,打仗从来不是只看兵力多少。军队的士气、士兵的战斗力、将士们的意志,还有战法谋略、天时地利,这些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当年西征时,咱们兵力比敌人少,不也打赢了吗?”
龙清钧抬起头,看着登临眼中的自信,心中的焦虑渐渐消散,重重点头:“老师说得对!清钧记住了,以后不会再只盯着兵力差距发愁了。”
“对了,你爹的身体怎么样了?” 登临想起龙节度使南征时受的伤,又问道。
提到父亲,龙清钧的眼神黯淡下来,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爹爹南征时又受了重伤,为了稳住军心,一直强撑着指挥军队,回来后就病倒了。现在每天清醒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候都在昏睡。追星将军用了仙山送来的珍贵药材,也没什么效果……”
两人说着话,已走到了议事厅大门前。
守在门口的两队甲士见了登临,立刻挺直身躯,“唰” 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卑下见过少帅!”
“诸位兄弟不必多礼,快请起。” 登临连忙抬手说道。
一名甲士上前推开议事厅的大门,暖融融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厅内众人听到动静,纷纷转过身来,目光齐刷刷地落在登临身上。
龙瑶坐在上首的次座上,一身戎装未卸,肩上的披风还带着几分寒气,她的脸色虽有些苍白,眼神却依旧锐利,见登临进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下方两侧,依次坐着赵威、重甲军统帅武界、骑兵将军百里追星、李芸儿、毛远航,还有十多位身着盔甲的将军与身着官服的文官。
这些将军中,绝大多数都曾跟随登临参加过西征之战 。他们看向登临的眼神,满是狂热与信赖,那是在一次次生死与共的战斗中,凝结出的最深厚的情谊。
即便是那些未曾跟随登临出征的将军与文官,看向他的目光中也满是尊敬。
谁都记得,登临第一次踏入这座议事厅时,除了赵威,满厅文武要么怀疑,要么轻视,甚至有人直接无视他的存在。
而如今,他站在厅中,无需多言,便已是众人目光的焦点,是所有人心中对抗异族、守护北地的最大依仗。
《九曜:都市妖之族》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九曜:都市妖之族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九曜:都市妖之族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