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匡扶天下

迎风三丈

首页 >> 三国之匡扶天下 >> 三国之匡扶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诡三国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金融帝国之宋归天唐我在明末修仙郭嘉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忘气境
三国之匡扶天下 迎风三丈 - 三国之匡扶天下全文阅读 - 三国之匡扶天下txt下载 - 三国之匡扶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1章 黄忠效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朔风卫早已先遣探明:黄忠已卸任襄阳城门校尉之职,返回南阳故里休养。

黄忠的老家,便在南阳郡宛城南郊的一个寻常村落。

此行乃是暗访,故并未惊动荆州牧刘表。

时值仲春,南阳地界刚下过一场细雨,官道微湿,两旁新绿初绽。

数骑快马踏着湿润的土路疾驰而来,惊起道旁数只飞鸟。

为首一骑上的男子身长约八尺,姿貌魁杰,虽作商贾打扮,眉宇间却自有威仪,正是王匡。

他身后四骑上的汉子皆体格雄健,眼神锐利,鞍侧或悬长兵,或佩利刃,正是典韦等四人。

“主公,”张绣催马赶上半个身位,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疑惑,“这黄汉升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烦劳您亲自南下相请?征辟令送达多日,他却既不回应,亦无解释,端的傲气!”

身旁周泰、蒋钦亦随之点头。

他二人当日接到王匡征辟之令,欣喜难抑,当即变卖家产,遣散麾下百余名江上儿郎,弃了劫江的营生,奔马千里投效王匡。

这可是当朝车骑将军、平陶侯、领并州牧的亲召,意味着一条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坦荡前程。

相较之下,这黄忠的做派,确是不识抬举!

王匡轻抖缰绳,目视前方烟雨朦胧的村郭,微叹道:“佑维休得妄言。黄将军乃南阳名将,早年追随刘景升平定荆州,战功赫赫,绝非寻常武夫。近日归隐乡野,想必自有难处。我等亲至,方显诚意。”

途经市镇时,王匡特意下马,亲自挑选了几样品质上乘的帛缎、两坛陈酿,并一些珍稀药材,嘱咐店家以锦盒妥善包裹,令典韦几人携带。

勒马环顾,但见远村炊烟袅袅,阡陌之间农人正忙于春耕,一派安宁平和的田园景象,与关中、中原的肃杀氛围迥然不同。

说话间,几人已至村口。

一株老槐树下,几个总角孩童正围着一个樵夫听故事,见王匡等五人虽作寻常打扮却气度不凡,皆停了嬉闹,怯生生地望来。

王匡翻身下马,姿态温和,向那樵夫拱手一礼:“敢问兄台,此处可是黄家村?”

樵夫见他气度雍容,不敢怠慢,连忙还礼:“此地正是黄家村。不知贵人莅临,有何贵干?”

王匡道:“我等远道而来,特为拜访黄忠黄将军,不知他此时可在村中?”

话音未落,一个机灵小童已抢先脆生生答道:“你是来找黄忠爷爷的么?我知道他家!”

王匡听得这小童竟唤黄忠为“爷爷”,心下不由一阵恍惚。

黄忠年未至五旬,竟已被乡童如此称呼了?

他旋即微笑:“正是,有劳小郎君引路。”

那小童甚是伶俐,蹦跳着引五人穿过几条湿润的田埂,来至一处青砖砌就的院落前。

但见院门虚掩,门前一方石凳上,一个高大身影正低头专注地打磨手中一柄长弓。

闻得脚步声,那人抬起头来。

目光锐利,竟如鹰隼一般!

只是两鬓已然染霜,眼角亦刻着几道深深的岁月痕迹。

王匡呼吸不由微微一促,当即上前数步,对着那身影郑重拱手行礼:

“在下王匡,特来拜会黄忠将军!”

黄忠放下手中长弓,动作沉稳。

他站起身,身形竟比八尺的王匡还要高出少许,声音洪亮:

“来者莫非是车骑将军、平陶侯、领并州牧王公节?”

王匡再次拱手:“正是王某。久闻将军威名,如雷贯耳,今日特来拜望。”

黄忠目光如电,仔细打量了王匡一番,又扫过其身后按剑而立、神色警惕的张绣、典韦等人,疲惫的眼底掠过一丝属于沙场老将的机警与审视。

他推开院门,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车骑将军亲临寒舍,黄忠未能远迎,失礼之至。还请入内叙话。”

王匡并未纠正他口中那一长串官职,只道了声“叨扰”,便迈步而入。

身后典韦四人各提礼物,随之进入。

“初次拜会,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将军笑纳。”

黄忠并未虚言推拒,只道:“将军厚意,黄某愧领。”

引王匡在院中石桌旁坐下,斟上粗茶,方才落座,看向王匡,语气诚恳却带着疏离:“黄忠虚度四十有七,年近知命,朽钝之躯,竟能得王车骑如此看重,实乃黄某之幸。只是……唉,如今老夫确已年老力衰,兼之家中颇有琐事缠身,恐怕难以在将军帐前效力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前番将军征辟之令,黄某心领,然实难从命,万望海涵。”

张绣年少气盛,且对王匡尊崇备至,见黄忠竟再次当面拒绝,忍不住按剑嗔目,开口道:“黄将军!我家主公位尊权重,却不辞劳苦,千里迢迢亲至这乡野之地,礼贤下士之心,天日可表!你却一再推诿,言称年老琐事?莫非是惜身惧战,徒有虚名之辈?”

黄忠眉头骤然紧锁,看向张绣,目光微沉:“这位小将军此言差矣。黄某自束发从军以来,大小数十战,从未惜身畏战!如今确是年事已高,只愿在此乡野之间,苟全性命,安度残年而已。”

“安度残年?”

张绣冷笑一声,“我看你就是胆气已失!”

话音未落,竟已掣出腰间那杆乌金点钢枪,“既如此,可敢与我切磋一二?若真是浪得虚名之辈,确实不配主公如此诚意!”

黄忠眼中怒意一闪而逝,旋即压下,只是淡淡道:“黄某不敢与张将军动手。”

“你不敢?”张绣枪尖一抖,直指黄忠,“我看你是无此胆量,亦无此本事!”

“佑维!放肆!速退下!”

王匡当即出声喝止,语气严厉,“你绝非黄将军对手,休要莽撞!”

此言一出,不仅张绣愕然,连黄忠眼中也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诧异。

王匡竟如此肯定张绣非自己之敌?他如何得知?

王匡的话听在张绣耳中,更是让他面皮涨红。

他在王匡麾下,枪术堪称一流,除却典韦大哥神力惊人、以及小师弟赵云能与他战个平分秋色外,罕逢敌手。

主公竟断言自己非这老卒之敌?

“主公!”

张绣梗着脖子,抱拳请命,“末将请战!纵然不敌,末将亦要亲眼见识,究竟差距何在!”

“这……”王匡沉吟片刻,转而看向黄忠,语气缓和下来,“黄将军,我这小兄弟性情耿直,酷嗜武艺,不知将军可愿指点他一二?也好让他知晓天外有天。”

黄忠目光扫过满脸不服的张绣,又看看神色诚恳的王匡,终是轻叹一声:“王车骑言重了。既如此,黄忠便献丑,与张将军切磋几合。”

他一口一个“小将军”,听得张绣心头火起。

“看枪!”

话音未落,张绣手中乌金枪已撕裂空气,带着一股锐风直刺黄忠面门。

其势迅捷狠辣,显是动了真格。

黄忠却是不慌不忙,脚下看似随意地一错,身形如鬼魅般轻飘飘避开锋芒,同时右手一扬,已从身旁武器架上抽出一柄凤嘴刀,刀光一闪,反向张绣腰间横扫而去!

这一刀后发先至,角度刁钻,劲力沉雄,逼得张绣不得不回枪格挡。

“铛!”

一声震耳的金铁交鸣炸响!

张绣只觉手臂猛地一麻,心中大惊:这老卒好惊人的膂力!

黄忠一击占先,却并不追击,反而收刀退回原位,抱拳道:“张将军,承让。黄某确无意争斗,还望息怒。”

张绣正在气头,哪肯就此罢休,低吼一声,再次挺枪攻上,枪影点点,如暴雨梨花,尽罩黄忠周身要害。

黄忠无奈,又不敢大意,只得振起精神,手中那柄寻常的凤嘴刀划破空气,发出沉闷的呼啸,迎了上去。

转眼间,两人便斗了二十余合。

张绣的乌金枪灵动狠辣,招招迅疾,攻势如潮。

黄忠却似无心缠斗,手中凤嘴刀守得滴水不漏,偶尔反击一刀,必是攻其所必救,劲道刚猛无俦,每一次兵刃相交,都震得张绣气血翻涌,不得不凝神应对。

一旁观战的典韦,铜铃般的眼睛早已眯起,粗壮的手指无声地握紧了背后那双铁戟,看向黄忠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郑重。

周泰、蒋钦更是看得目不转睛,额头竟渗出细密冷汗。

他们自忖,若换自己上场,恐怕难以在这黄忠刀下走过三十回合!

又斗二十余合,张绣已是攻少守多,额头见汗,显然落了下风,只在勉力支撑。

王匡见时机已到,高声喝道:“佑维!还不住手!”

张绣闻声,虚晃一枪,借势跃出圈外,拄着枪喘息不定,脸上傲气尽去,只剩下难以置信的惊愕与一丝不甘,闷声道:“主公……此人,确有万夫不当之勇!”

黄忠亦微微喘息,将凤嘴刀放回原处,转向王匡,笑容略带苦涩:“王车骑请看,老夫年力实不如前,区区数十合便已气促。且家中确有羁绊,实在要辜负将军的美意厚恩了!”

王匡却上前一步,主动拉住黄忠布满老茧的右手,言辞极为恳切:“黄将军,王某冒昧,敢问究竟是何等要事羁身?或许……在下能略尽绵薄之力?”

一旁典韦见状,肌肉瞬间绷紧,猛地踏前一步,巨目死死盯住黄忠,戒备之意溢于言表。

此人武艺绝不在自己之下,若暴起发难,主公危矣!

黄忠自然察觉,却只作未见。

他感受到王匡手上的力度和眼中的真诚,再想到对方位高权重,门路远非自己一个失势校尉可比,心中那道坚冰般的壁垒,终是裂开了一丝缝隙。

他长叹一声,声音陡然低沉下去,充满了为人父者的沉重与无奈:

“不瞒将军……黄某有一独子,名曰黄叙,自幼身患顽疾,体弱不堪,多年来延请四方名医,汤药不断,却……却难见起色,近年尤甚……”

“去岁,听闻长沙太守张机,医术通神,尤擅疑难杂症。黄某冒昧,曾亲往长沙郡治求医,奈何……缘悭一面,彼时张太守竟已挂印而去,不知所踪……”

“或许,此乃天命吧!”

黄忠语气中尽是萧索,“黄某半生征战,于家少有看顾,心中愧怍良深。故而辞去官职,归此乡野,只求能多陪陪孩儿,尽人父之责于万一……”

王匡闻言,心中顿如明镜,反手握紧黄忠之手,急道:“黄将军!你所言长沙太守,可是张机张仲景?”

黄忠眼中猛地爆起一点希望之光,声音都有些发颤:“正是他!将军莫非知他下落?”

王匡抚掌笑道:“若真是仲景先生,我确知他身在何处!”

他话语不停,再添一剂猛药:“非但如此!当世另一位神医,谯郡华佗元化先生,此刻亦与他同在一处!”

黄忠闻言,如遭电击,眼中黯淡的光芒骤然炽盛起来!他竟不顾礼节,反手紧紧抓住王匡双臂,声音颤抖得几乎难以成句:“此言……此言当真?!将军!还请……还请不吝示下!黄忠……黄忠愿倾尽所有!”

王匡扶住激动不已的黄忠,坦诚相告:“汉升岂不知,新都安邑初立,陛下求贤若渴,诏令广征天下贤才。长沙太守张仲景先生,早已应天子征辟,如今正在安邑太医署供职,潜心编纂医书,惠泽苍生。”

他稍作停顿,观察着黄忠愈发急切的神情,继续道:“而华佗先生,亦被聘入太医署,两位神医时常切磋医术。若将军肯随我出山,共扶汉室,我王匡即刻便可修书安邑,请张、华两位神医共同为令郎悉心诊治!集两位当世神医之力,纵是沉疴痼疾,也未必没有回春之望!”

黄忠眼中希望之火熊熊燃烧,却又被多年失望所折磨,瞬间黯淡几分:“只是……叙儿的病……缠绵多年,请过无数杏林高手,皆……皆束手无策,只怕纵是华、张二位神医,也……”

“黄将军!”王匡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目光灼灼,“信我一次!我王匡在此立言,向来说一不二!只要将军肯助我一臂之力,匡扶汉室,我必竭尽全力,延请名医,为令郎治病。所需一切珍稀药材,纵是千金之费,亦由我承担!待将来大业有成,我必表奏天子,为将军封侯授爵,让令郎亦能享尽荣华,一世安康!”

黄忠沉默了。

他望着王匡那双诚恳而炽热的眼睛,再想起病榻上儿子那苍白瘦弱的面容、被病痛折磨得失去光彩的眼神,半生戎马的豪情与为人父的柔肠百转千回,在心中激烈交战。

他何尝不想再提虎贲,沙场建功,博个封妻荫子?

只是爱子的病,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将他牢牢困在这方小小的院落之中。

“将军……”黄忠声音沙哑,充满了挣扎,“当真……当真能治好叙儿?”

“绝无虚言!”王匡的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若不能治愈令郎,我王匡,愿受将军打骂!天地共鉴!”

黄忠猛地闭上双眼,胸膛剧烈起伏。

片刻之后,他倏然睁开双眼,眼中已是一片决然。

他后退一步,推开王匡搀扶的手,旋即单膝跪地,抱拳过头,洪亮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黄忠……愿效死力!从此追随主公左右,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王匡大喜过望,连忙双手用力将黄忠扶起:“汉升快快请起!得将军相助,真如久旱得甘霖,猛虎生双翼!何愁社稷不稳,大业不成!”

张绣、典韦等人亦面露喜色,上前与黄忠重新见礼。

张绣更是面露惭色,挠了挠头,赧然道:“黄将军,适才是绣年轻孟浪,口出狂言,多有冒犯!还请将军海涵,勿与我这粗鄙小子一般见识。”

黄忠见状,哈哈一笑,心中块垒尽去,拍了拍张绣的肩膀:“张将军性情豪爽,是真性情!黄某岂是量窄之人?日后同帐为将,并肩杀敌,正需如此!”

就在此时,屋内传来一阵压抑而痛苦的咳嗽声,一声接一声,听得人心头发紧。

黄忠脸色骤变,也顾不得礼节,急道:“主公,屋内便是犬子黄叙。”

王匡神色一肃,点头道:“快带我去看看。”

黄忠连忙引着王匡走向屋内。

张绣、典韦等人默契地留在院中守卫。

屋内光线稍暗,陈设简陋却整洁。

一股淡淡的药味弥漫在空气中。

靠墙的床榻上,躺着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面色苍白如纸,双颊却泛着不正常的潮红,气息微弱,瘦骨嶙峋,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

此刻正因剧烈的咳嗽而蜷缩着身体,显得异常痛苦脆弱。

那少年见有生人进来,努力止住咳嗽,怯生生地望向来人,眼神黯淡却带着一丝属于他这个年纪应有的好奇。

喜欢三国之匡扶天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之匡扶天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你找到我了轻熟单调的星空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刀与剑的征程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40k,但随身携带讲话器暴君总想生三胎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苟在修真世界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大唐狂士窥命救赎宫宸谋我的道士老婆霸天龙帝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
经典收藏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陛下,臣只想吃软饭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三国第一奸贼靑海传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女帝的内阁首辅我真不想当圣人啊!苏丹的新月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大航海之重生主宰画河山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最近更新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大明辽国公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大周第一婿大宋伏魔司明朝的名义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唐代秘史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三国之匡扶天下 迎风三丈 - 三国之匡扶天下txt下载 - 三国之匡扶天下最新章节 - 三国之匡扶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