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军区。
迟钝的凌月完全没有想到这些,吃完饭后,这个时间刚好是熄灯时间。
晚上十一点,熄灯的号角响遍整个军营,凌月坐在办公室里也能听得很清楚。
“张嘉,现在十一点了?”
“是的,刚刚熄灯,不过我们是办公区,这里不停电。”
“嗯,你让唐南城去看看那些研究员回去没有,要是没来得及回去的话,让唐南城联系杨怀通融一下。”
今天情况特殊,临时会议指出的问题,等他们去测量数据已经是傍晚。
即便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弄好,搞不好这群人还打着手电筒钻在坦克的肚子下面‘匍匐前进’。
“是,”张嘉应了一声,随即问道:“那凌院士,您什么时候回去休息?”
“马上,我收拾......”
话还未说完,熟悉的声音响起,凌月神情一僵,这个时间打过来的电话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事。
“你先去办,帮我带一下门。”
张嘉见状,不再多说什么,转身出去,将门带上。
凌月接通电话,果不其然,对面就是两个小时前挂了电话的钱子林。
“喂,钱伯伯。”
“凌月,刚刚竺老提醒了一句,目前花费较大的光缆计划,可能也在考虑暂停,你做好准备。”
闻言,凌月心中一紧,喃喃惊讶脱口而出。
随即立马道:“不行,什么计划都能停,光缆计划绝对不能。”
凌月语气之坚定让钱子林愣了愣:“凌月,若是上面真要停下,我们也阻止不了......”
钱子林话音未落,凌月便不顾礼节,直接打断道:“钱伯伯,你是知道这个项目的重要性的,这不是民生,这是国力,一个国家,没有国力怎么发展,怎么保护好它。”
凌月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紧紧握着拳头,咬了咬后槽牙:“这是国之大计,我们不得不重视。”
钱子林默了默,长叹一口气,头疼的捏了捏鼻梁,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若是有这方面的通知,我会和上面沟通。”
“好,谢谢钱伯伯。”
说完,两人也没心情寒暄,直接挂了电话。
凌月坐在办公室中,双手搓了搓脸,瞬间清醒几分,越想越愁。
光缆的重要性即便是她所有的小项目加起来都无法比拟的。
就连后世,光缆也被列为重中之重的保护范围。
它不止具有高速通讯和长距离传输的功能,而且它不受电磁波的影响,可靠性高。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国防和情报领域的通讯保障,在紧急情况下确保通信指挥和信息安全。
可以说,这个项目贯穿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若是这个项目被叫停,国家发展不止会落后更多,还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
坐以待毙不是凌月的性格。
想了想,直接打开电脑,落下几个大字
——《论光缆计划的重要性与可实施性分析报告》。
不似以往的报告形式,一字一句多了一丝情绪。
报告还未写完,天色已经大亮,头顶上只见厚重的云层将阳光遮住。
带着寒意的风透过没有关紧的窗户透进来,袭击着凌月的后背。
她打了一个哆嗦。
这段时间的好天气,让她忘了目前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
收回思绪,将笔放下,剩下的等晚上再继续吧。
想着,凌月推开门,往休息室的上下床倒下去。
刚闭上眼睛便打起了轻轻的咕噜声。
小办公室外面的公共办公区陆陆续续的进来人。
不多时,唐南城抱着信件大步走进来,还未敲响门,便被坐在门口的张嘉拦住。
“一会儿再汇报,她需要休息。”
唐南城望了一眼紧闭的门,声音不自觉的低下来:“又一晚上没睡?”
张嘉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纪同志,这是凌月的信件,上次她让我特别留意的,等她醒了记得第一时间交给她。”
唐南城将信件交给纪茹便走了出去。
即便凌月特地吩咐过,但到底比不上凌月的身体。
张嘉在门口站得笔直,反正今天谁也别想进去。
成功挡走两拨人,凌月也悠悠醒来。
这一觉睡得并不沉,看看时间,也不过过去了一个小时。
今天需要将后面的计划安排好,然后就可以开工了。
等其他的研究员过来,进度应该会快很多。
“纪茹,通知研究员开会。”
凌月坐在狭小的床上,揉了酸涩的眼睛,顶着兔子眼开门。
纪茹的办公桌就在门口,闻言连忙站起来:“凌院士,您再休息一会儿吧。”
“不了,快去办吧。”
纪茹自知拧不过凌月,张嘉对视一眼,无奈的点头应了:“好的,还有这个是唐大哥送来的信件。”
“知道了。”
纪茹没耽搁,将信交给凌月立马转身出去。
不是所有的研究员都在办公室,很多都在外面进行实地考察,全部通知到位需要一点时间。
凌月将信件分好,京城留下两人,其他人全部分出去。
“扣扣扣!”刚忙完,小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凌月抬头一看,唐南城就站在外面。
见凌月看过来,唐南城大步走进来,边走边说道:“凌月,天津过来了两位同志,拿着故宫的任职文件。”
说着,将文件放在凌月面前的桌子上。
“天津?”脑子稍微一转,便明白这两人是谁了。
当即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这么快,我刚刚还想着他们呢,这就到了,快去请进来。”
她倒是想出去迎一下,不过看了看面前的文件和信件,还是算了,这样下去搞不好她会成为第一个年纪最小的猝死科学人员。
不多时,唐南城将人带进来,递上故宫的文件,凌月大致看了一眼,没有问题。
签完字,望了望坐在椅子上的两人,只交谈两句,凌月便知钱子林的靠谱不是吹嘘。
“你们先等一等,一会我们开个会,到时候再分配两位的工作岗位。”
两人都没意见,能重启研究,已经是幸运了,岗位在哪儿真不重要,不会的领域还能不会学吗?
凌月没管两人的心理活动,说完便低头就把那个手上没写完的报告继续完成,大约一个小时后,纪茹过来通知人到齐了。
凌月这才起身离开座位,带着两人来到会议室。
简短的开场白都省略后,这次主要进行数量测量的统计和攻克会议,目前还加上对于新报到的两人的位置安排。
在一轮抢人的活动中,最后两人一人分到飞机小组,一个在坦克小组。
不偏不倚,凌月对于这样的安排非常满意。
看,她还是学得不错的,这管理方式一看就很钱子林。
喜欢六零年代:搞科研不小心成了院士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六零年代:搞科研不小心成了院士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