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需要安装雷达的装备的时候,众人心中都在计算。
“太小了。”
凡是熟悉一件东西的人,只需要一眼就能在众多数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个。
这群人与雷达日夜相处几个月,连机器零件上的纹路有几条都知道。
凌月点点头:“目前我们的雷达扫描器太大,控制屏也大,大家也看到了,无论是战机,还是坦克的驾驶室,面前就这么大的地方,根本无法承载一个控制屏,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话音一落,众人对视一眼:“这东西是个大问题,我们都知道,小巧的东西一般比大的更加精密。”
“是的,问题就在于精密,目前我们的设备还无法达到将27英寸的屏幕压缩到10英寸左右。”
他们在研究的时候,不止一次往制作的工厂跑,机器的密度是多少,能用多长时间制作一个零件都是了如指掌。
现在一看到这些照片,都能想到驾驶室能给他们留的位置是多少。
研究员想了想,将文件中的设备要求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
“这些是所有的机器设备,要将制作的机器精密度提升上来,这无疑又是一个大工程。”
“那怎么办,都到这一步了,不能不搞了把。”
“那不可能,我们同意,上面也不会同意。”一人对比两张照片,最后,想了想:“我看我们先联系机械方面的专家,看看能不能适当的提高制作机器的精密度,我们也想想办法,将控制屏浓缩一下。”
目前只有这个方法了,双管齐下,总比他们一群搞雷达的转行弄机械吧。
凌月没有插话,等众人商量好了,这才宣布散会。
检验成果的时候到了。
上一次在青海她弄的检测仪器,就是高精密度的,设计图纸和报告都已经交给了故宫,后来故宫将报告和图纸弄成了一本书,专门给机械方面的大学学习。
故宫方面也不怕被国外的人知道,不说这东西国外就有,就算被泄露出去,他们也会嗤之以鼻,觉得这个是我们在哗众取宠。
自大的毛病一直都在。
而这份资料也被各地专家详细研究,目前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怎么样也不至于被这几个机器绊倒。
想着,凌月走在前面,没听到申工叫的声音,等纪茹看到凌月在走神,连忙拉了拉凌月的衣袖提醒一下。
“不好意思,刚刚在想事,怎么了申工,有什么事儿吗?”
“是这样,这次接收的军人有点多,我们的宿舍不够用,这些人怎么安排?”
何止是有点多,两个连的人,就算他们将工作室全腾出来,也不够这群人分的。
凌月也没想到这么多人,她还以为最多一个排过来,让人收拾的房间按照四人一间,刚好够一个排住。
“这件事你和杨怀商量一下,他带来的人,让他安排。”
“行吧。”
申工勉为其难的点头应了,还能怎么办,他们这里的帐篷也不多。
回到自己的休息室,凌月瘫软的靠在桌子上,第一次这么热的天不想洗澡,累的。
——想念钱子林的2n天。
晚上,琢磨着朱先生应该回来了,第二通电话拨过去。
“朱先生,我是凌月。”
为了避免急脾气的朱先生挂断电话,不等对方回答,抢占先机。
“关于武器装备需要安装雷达项目的事情,翔中同志让我直接联系您,您看看什么时候方便,让人安排我们研究人员去军区战略武装部门看看,设计一下方案?”
“还有?”
这个先机直接抢到了高地,朱先生没想到一天的时间,凌月给了两个大惊喜。
得到凌月肯定的回答,想也不想的立马回复。
“不用等,你们什么时候有时间都可以,我这边完全没有问题。”
说完,觉得等着也不是办法,当即又道:
“这样,杨怀那小子是不是在你那边?直接让他领着你们去,我一会儿给他打证明。”
“......好。”
说完这件事,凌月也没有别的事情的,挂了电话,摇摇晃晃往食堂走去。
太热了,去找一碗凉茶。
下午,杨怀带着刚接到的任务找到凌月。
此时凌月已经正在梳理接下来的武器安装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和计划流程需要实地考察,最起码需要知道目前战备的特性。
能不能装,怎么装,装雷达的意义大不大等等,都需要一一核对。
至于机器的精密度问题,除了凌月以外,所有人都觉得不好解决。
申工当天晚上便联系上了中科院的郭开若,分别前往制造厂。
凌月在一旁看着,不给任何提醒,有些事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
制造厂技术与中科院派来的两位机械专家三天后在上海齐聚。
看到凌月带着人等在门口,中科院来的专家不可置信的揉揉眼睛,最后对视一眼。
“凌...凌院士?”
凌月脸上带着微笑,打了声招呼:“你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基地。”
制造厂的技术并没有见过凌月,也没有听说过,当即问道:“怎么,你们认识啊。”
“不是,凌月啊,龙国最年轻的院士,五院...咳咳,不是,那个《提高机床检测精密度》的书就是凌院士的手笔,你们不知道?”
这话一出,技术想起来了,前段时间自己老师寄来的书籍,页面上确实有凌月两个字。
当即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伸出来,与凌月的手狠狠握着在一起。
这种大佬,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接待,这件事能吹一辈子。
等众人平复了心情,专员突然想到什么。
“凌院士,您不是在这吗,怎么还让我们过来看设备的问题?”
“术业有专攻,现在这里的研究员遇到了问题,所以找你们来一起商量怎么解决,”凌月笑了笑,语气温和:“这段时间,你们当我不存在就好,我知道你们都专研过故宫发放的那本书,希望这一次我能看到书上的知识变成实质。”
懂了!
喜欢六零年代:搞科研不小心成了院士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六零年代:搞科研不小心成了院士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