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卫星现在已经开始,即便是钱子林全程把控,凌月也不是很放心,原因无他,只因为对于龙国来说,太超前了。
什么是定位卫星,古有烽火戏诸侯,人们也常说站得高望得远,将雷达装上翅膀飞起来,看得更宽,更广,出现成像后进行数据分析标记,这就是定位,慢慢的发展成将雷达制造成卫星,然后进行定位,这就是定位卫星。
其中依靠大量的计算和数据分析。
说得简单做起来难,要完成这样一件事,需要考虑几点:
一,怎么让雷达飞起来,又怎么制造成卫星。
二,距离这么远要怎么传回来。
三,传回来后的画质是否能用,是否收到天气等自然原因干扰。
四,能不能实时传送,延迟时间是否可控。
别等到沧海桑田才传回信息,拿着东西便是一无是处。
······
酒泉,五十岁的钱子林与白发苍苍的七十老翁趴在桌子上,激烈讨论着。
“现在的问题有是目前的摄像水平即便弄出来,画质也会很模糊,观测角度太小,还有抗干扰能力太低。”
几天时间一直讨论几个问题,一点光都没看到,竺先生心中烦躁,将笔一把仍在桌子上,扶着腰站起来,眉目一挑,眼睛还是紧紧盯着桌子上的图纸。
“这些问题现在是一个都没解决,真是,怎么弄?”
目前连图纸都还没绘制成功。
钱子林闻言不急不忙的端起一旁放在角落的水缸,大口灌下一口。
“发什么火,别急,这东西国外都没有,我们有时间,慢慢来。”
“来,继续,我的想法是在观测角度上,充分利用入射角,利用不同频率、不同极化......”
写写画画,铅笔擦了又写,写了又擦,迟迟没有定下图纸。
天色暗下来,直到会议室中亮起了橙色的灯。
“先休息吧,明天继续。”
众人快步去食堂随意吃了点东西,然后回去抱着相关资料书一点一滴查询。
竺老坐在长桌前,戴着老花眼镜,趴在桌子上,透过眼镜上缘翻看资料,而周围全是散落的文件,整个办公室看起来凌乱不堪。
“行了,竺老,先吃点东西,吃完在看。”
钱子林将饭盒放在竺老手边,往前推了推,然后扒拉自己面前的,一边吃一边叹道:“当初凌月丫头在这里吃的第一顿饭就是这个,一模一样,也不知道这丫头现在休息没有。”
听到这话,即便只与凌月生活了八个月的竺榕舫也想笑两声。
休息?那丫头知道休息两个字怎么写吗。
“要我说,成像问题还是专业的人才知道怎么弄,像那照相机,我们也就拍照的时候才看得到两眼,要玩一下人家都不肯,小气。”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埋头干饭的钱子林顿了顿,是了,照相机也是一样的。
想着,连忙扒拉一旁的资料,没找到相关的。
“小李。”
他高喊一声,小李快步跑进来,便听到钱子林激动的吩咐道:“随行的摄像人员是谁来着,请过来。”
小李应了一声,连忙去办。
竺可舫见状,略微一想,是了。
多普勒频率!
想着,竺老也将饭盒一推,拿出笔,翻开本子,将公式写下。
一九六零年六月,凌月看着高耸的接收塔落成,三根天线高高的树立在塔尖。
“零件都到了,可以安装了。”申工站在凌月身旁,轻声道。
回到控制室,木质的零件盒子堆积在墙边,与墙间隔一米。
前面是大大的空地,满面洁白色,不粘一点灰尘。
“接收机的零件注意不要放在外面,最近梅雨季节快到了。”
“现在就差接收帆板没到,先安装接收室的设备。”
不多时,盒子一个个被打开,研究人员或蹲或席地而坐。
控制室由信息处理、显示、传输和监控设施等硬件和软件构成。
这里没有现成的机器,所有都是零件,需要一件件安装。
凌月撸起袖子,也坐在地上扒拉着手边的零件。
整个控制室中乱糟糟的,图纸的嘶嘶声与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原本埋头书写文件的人都发现了自己在做手工活上面的天赋。
谁能拒绝图纸上面的东西变成实物的成就感。
——爱好积木的人发言。
就在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唐南城小跑进来。
“凌月,赵先生出事了。”
一句话,让注意力从手上转移到唐南城的脸上。
她心中一紧,当初担心的还是发生了。
匆匆将零件放在木箱中,在外间将白大褂和绝缘鞋一脱,快速走出去。
“怎么回事。”
唐南城跟在凌月身后,连忙汇报道:“岛上今天早上突发大暴雨,所有专家全部被困在岛上。”
等走出一段距离,凌月这才敢高声说话。
“海军呢?通知了吗?”
“已经在营救的路上了,这件事还是海军部通知我的。”
凌月的眉头紧紧皱着,回到住处,将地图拿出来:“我记得现在他们在太平洋的这个地方是吧。”
她点了点地图上面的位置,正好是南京的东面,与南京的距离大约是一百海里的位置。
按照计划,这个时间他们应该在这附近的岛上收集气象资料。
“通知医院准备接收赵叔叔等人,联系海军,通知救援部队见到人后清点人数,若是少人,往西北方向的海上寻找。”
现在是夏季,刮风应该会受到太平洋高压影响,形成东南风,若是人不见了,在岛上没有找到,那么很可能被东南季风吹到西北方向的海域中。
大海一直是神秘的,他们目前所处的岛屿狭小,几乎没有什么遮拦物,若是暴雨还好,顶多琳雨生场病,可若是刮点风,在没有可以遮挡的地方,简直就无处可藏。
只希望救援部队能及时赶到。
不然茫茫大海,一旦掉下去真是生死难料。
“好!”
说完,唐南城速度极快的通知下去。
不一会儿,南京也开始下雨,稀稀疏疏击打在玻璃窗上,噼里啪啦的响起。
喜欢六零年代:搞科研不小心成了院士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六零年代:搞科研不小心成了院士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