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首页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汉鼎余烟汉道天下道家祖师三国小霸王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神三群聊:三国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这个大明太凶猛全文阅读 - 这个大明太凶猛txt下载 - 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2章 大明特色的士民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乱了!

二月二十,这一天,整个南直隶尽是一片纷乱,数十个卫所同时发生“激变”,上千清量军田的吏员差役被百姓和打的头破血流,狼狈不堪,有些人甚至未及逃跑被剥掉了衣裳,赤条条的丢到路上。

为了向官府表明态度,在人群中的家奴们的煽动下,一时间百姓们变得肆无忌惮起来,甚至直接殴死吏员。

而面对各卫发生了如此恶劣民变,各地州县官员却尽数失声了,根本无人出来制止,一个个都是选择了沉默,只是将民变上报,至于其它一概不问。说他们是一伙的或许有些不符事实,可实际上,他们确实是利益相关。

各地民变的消息,自然传到了朱国强的案前,当然也传到了张亮这,他第一时间就来向大将军禀报道。

“大将军赎罪,下官无能,这民变一起清田实在是无法进行了。”

此刻心里压着火的朱国强盯着张亮问道:

“民变,民变!张亮,你告诉我,为什么我大明每每民变不止!为什么,每到税季,各地都会有所谓的“小民不堪苛税,殴击税吏”,为什么每每都有揭帖说什么“君无戏言,税监可杀”煽动的言闹语!”

明代的民变甚至多到数不胜数,除了临清万人抗税,苏州织佣之变,苏松地区机户官文以揭帖“君无戏言,税监可杀”煽动的劫掠骚乱,杭州机户大规模罢工、逃亡的群体性事件等等之外。几乎每年收税时,各地都会激起“民变”,这样民变少则数百人参与,多则千余人参加,他们殴打税吏、冲击官厅,目的就只有一个——拒缴苛捐。

可为什么,偏偏大明朝的民变这么多?

面对大将军的询问,张亮咬牙说道。

“大将军,百姓哗变皆是受士绅煽动,其目的是为了拒缴钱粮。”

“哦?”

挑了挑眉头,朱国强并没有打断他的话。

“大将军,积欠逋赋是困扰我大明两百余年的长期问题,自永乐朝以来的朝廷都在与“收不上钱”的局面作斗争,逋赋的第一个高峰是永乐朝,动不动就欠上个数百万石,永乐后期,光苏州一府平均每年逋欠就高达百万石。”

积欠逋赋,可谓是明朝的顽疾,很多人说,这是明末才有的,可实际上,永乐年间就已经达到高峰,这个时期欠赋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永乐时代的几个大工程,尤其是迁都,迁都北京一方面导致了明朝对江南财富的需求急剧增加,一方面中央不在南京导致国家能对江南进行的控制大幅度减少。在这个背景下,宣德—正统时代以周忱等精干官僚为代表,对江南的积欠和漕运进行了相当有成效的治理,一直延续到正德中后期,江南基本是没有欠赋的。顺便说一句,周忱被拿下是土木堡之后,所以他的朝里靠山大概率是王振王公公,明代政治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从正德中后期开始,江南逋赋数额逐年增长,再也降不下来了,以对皇帝而言最重要的私房钱,每年一百万的金花银为例,嘉靖三十年到嘉靖三十九年,累计欠三百四十八万;再如万历三十七年,岁欠金花银及三十二万;天启六年统计,各省拖欠金花银二百余万;崇祯六、七年金花银共逋八十九万。这种皇帝自己“专共御用”“例不蠲免”的银子都如此,其他的自然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收不上税?

万历总结的“势豪恃顽不纳,领解员役侵欺”,可实际上呢?从小民到势豪都是拖欠的主体。

“而“积欠逋赋”的根子,说到底,其实还是在高皇帝那,当初高皇帝登极之初体恤贫苦百姓,准贫下户缓缴税粮,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些真正的贫苦百姓因灾缓缴,可到后来其它人也是纷纷效仿,只要有了理由,大家就会利用。到后来下至贫民百姓上至达官显绅,谁家里没拖欠上几十年的税粮,如此也就越积越多,所以,从正统年间开始,每到新皇登极改元,朝廷都会免除拖欠,今上刚登基时,就曾下旨隆庆元前之前的拖欠免除,隆庆四年至万历元年的拖欠赋税只需缴纳七成,即便是今上登基也得屡屡下旨免除积欠……”

天下有这样的操作吗?

搁大明朝非但有这样的操作,而且大明的祖训非但让百姓“缓缴”的祖训,还有“四民之中,惟农最苦,有终岁勤动尚不得食者,其令有司务加存抚。有非强苛刻者,重罪之。”的祖训,换句话来说,若是有地方官敢强征,轻则罢官,重则是要掉脑袋的!

这……这未免太匪夷所思了吧!

给朝廷征粮,可能要掉脑袋,你说官员们敢强征吗?高皇帝啊,你这也忒会坑子孙了吧!

“所以于士绅百姓来说,只要能拖欠钱粮,总有一天会被朝廷免除,甚至有无知小民甚至祈盼帝君驾崩,新皇登极后下旨免其拖欠,皇恩仁爱,所换得的不过只是如此!所以这才有了为能拖欠钱粮,士绅也好普通百姓都是绞尽脑汁,士绅地多,自然更不愿意缴钱粮,普通百姓当然更不想缴,这地多的不想交,地少的也不想交,所以从永乐年至今,士绅百姓早就达成了共识,地多的士绅每到官府收税时就煽动寻常百姓,让百姓殴打税吏,名曰抗粮,有高皇帝的祖训在那,这知县的官帽也戴不稳了不是?穷也好、富也罢的都一样,反正都不想交赋税,士绅人数少可有势,百姓无势可人多,两边加在一起,一边有势一边人多,两边互相配合,这钱粮虽不至于不交,可总能少交不少,这拖欠自然也就的越积越多,反正吃亏的不是自己就行,至于朝廷……谁会在乎。”

好一句话谁会在乎,张亮的一句话,让朱国强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这那里是士绅把大明给掏空了,分明就大家伙合起伙来一同掏空了大明。

当然最可恨的还是那些士绅,我没有他们的在背后策划这些,那些普通百姓又怎么敢如此?

“其实他们也不是交,只是先拖着,等拖到最后,官府自然也就给大家打折了,至于拖欠的先挂在那,等过上个十几、几十年,等到全天下的积欠越多越多的时候,自然有官员动辄鼓吹蠲免赋税显示皇家仁爱,谁家要是交足了,将来一蠲免反倒吃亏了,你说天底下谁愿吃这样的亏?”

尽管关注过明朝税赋拖欠,可朱国强从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内幕,而张亮的话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毕竟许多资料中都是说什么“恶吴中士大夫赖粮”,可怎么到了张亮这,就变了味道了。

“张亮,以你这么说,我大明拖欠的罪人全是小民百姓了!”

尽管听出大将军语气不善,可张亮仍然说道。

“哼哼,大将军“吴中士大夫赖粮”是众所周知,咱大明朝拖欠税粮的说是士绅,可动手的从来都是百姓,百姓哗变抗粮时,士大夫可都是站在官府那边的,他们,那才是咱们大明朝的中流砥柱啊!”

不理会大将军脸色的难看,张亮冷嘲道。

“百姓不堪重负哗变抗粮,怎么办?当然是要靠本地士大夫们去安抚。这样不但能化解哗变,还能收到税款钱粮。地方官员登门拜访豪绅,他们一商量,民变化解了,钱粮也收上来了。绅是良绅,官是能吏,民自然也是善民。”

听着张亮的讽刺,朱国强的反问道。

“他们不是抗粮吗?怎么又交了钱粮了呢?到头来岂不是白忙活了?”

“白忙活?怎么可能白忙活吗?大将军,即便是无知小民也知道,这朝廷的钱粮不可能不交,只是交多交少的事情,所以,才会有官员与豪绅商量,想要收他们的钱粮,就得先让豪绅出钱粮,有他们带头出了钱粮,寻常百姓才会跟着出,到最后,豪绅交的钱粮退回大半,寻常百姓交上七八成,如此一来官府能收个五六成的钱粮,那也就算是能吏干员了,要是碰到强势一点的豪绅,指不定他交的钱粮,还要原样奉还。如此一来,豪绅可以不缴,而小民百姓可以少缴,他们自然乐意如此了,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能少交一些,总好过多交一些。”

瞬间,朱国强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曾要看过那部电影中的那句台词。

“得先让豪绅出钱,带着百姓捐钱。豪绅捐了,百姓才跟着捐。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嚯!

弄了半天,大明朝也就是另一个鹅城啊!

“好一个乐意如此……他们当真以为大明没有王法吗?”

大将军冷冰冰的话语,让张亮说道。

“大将军,大将军有王法不假,可他们有高皇帝的祖制,而且还一句话叫——法不责众!那么多人合在一起,有权的在后面策划,没钱的出头露面,大家一起上,就是地方官也是极为忌惮,到最后也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喜欢这个大明太凶猛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这个大明太凶猛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空奇幻科学霸道凌少的小妻子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星宇晨龙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一世容晴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轻熟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霸天龙帝倾城大小姐爱上我女儿火化后,前妻后悔莫及穿越从遇到刘天仙开始海贼之疾风剑豪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窥命救赎医武天骄叶凡唐若雪医婿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穿成受气包,我靠科举赢麻了
经典收藏金融帝国之宋归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三国群雄乱舞重生之再造华夏江山名士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在下九千岁大明忠勇侯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诸葛亮魂穿崇祯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陛下,臣只想吃软饭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三国崛起并州
最近更新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汉节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花屋湘军传奇白话三国志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东周策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一来开无敌挂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这个大明太凶猛txt下载 - 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 - 这个大明太凶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