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首页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郭嘉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道家祖师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末世:上古踏众寻园三嫁夫君超宠的捡个女帝当老婆天下枭雄藏国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这个大明太凶猛全文阅读 - 这个大明太凶猛txt下载 - 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3章 陛下,臣冤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圣林被烧!

圣坟被毁!

消息刚一传出就天下震动,一时间南北各地的士人都是如丧考妣似的,纷纷前往本地的孔庙告罪。当然,他们告罪的时间都看得到消息的时间。

朱国强是从派到对岸的“探马”那得到的消息,他便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外界。自然是震惊了整个桃源县士林,一时间众人纷纷赶往文庙告罪。

虽然是始作俑者朱国强,可是他也不例外,他同样也要到孔庙装模作样一番,但是在告罪之余,他的心里却在那念叨着。

“哎,你老也别怪,这事我做也就是提前几年做而已,过几年那可是你们姓孔的自己挖的坟……”

这倒是事实,几年后,在满清入关推行“剃发令”后,当代衍圣公孔胤植不仅主动剃了发,而且还为老祖宗重新画像,于是乎孔圣人也多了一个金钱鼠尾的新发形,那模样简直辣眼睛到极点。到后来甚至就连我大清都受不了,对读地方上悬挂的戴帽子的孔子画像全是视而不见。

不仅如此,为了讨好我大清,他甚至还主动把老祖宗的坟重修了一下。

其实,汉人古代用方坟,这是从先秦时承下的规矩,无论是帝王或是普通百姓,都是以方坟葬之,“合窟为窆,方坟以堙。”,汉人用方坟是因为坟即是宅子,生前住屋,身后筑方坟,这是汉人的生死观,千年来一贯如此。

蒙元时蒙古人把圆坟带到中原,这种圆坟其实就是取之蒙古包。明代恢复汉制筑方坟,到满清入关,又令汉人从满人习俗筑圆坟,活人有手满勤活人的规矩,死人也要守满清死人的规矩。

后来这个跟着满清的“剃发令”一起强制的推行的东西,并没有因为辫子的剪去而消除,甚至成为了新的民俗,以至于很多人到陕西看到了秦汉以及唐代皇陵。都会觉得也许方坟是帝王的规制,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汉人百姓同样也是如此。

而孔胤植就是直接把坟头重筑成圆坟,算起来和挖祖坟没有什么区别。而自己也就是让人把它几年后做的事情提前几年做一下而已。

说起来,孔家的识时务确实罕见!不仅活人拍马屁,而且还会拿死人来拍马屁,算起来人家能够传承千年也就不奇怪了。能识时务如此,怎么可能不传奇千年呢?

哭庙告罪,不过只是装模作样,可装模做样之余,更要挑起天下人的愤慨之情,要不然他老人家在泉下有知的话,肯定气得连棺材本儿都得掀开了。毕竟,之所以要这么干,就是为了引起天下人的怒火,让天下人共同聚集在抗虏的大旗下。

于是乎,置身于桃源县文庙前,面对桃源县的数百名官员、士绅以及生员,朱国强愤慨的说道。

“……自逆奴努尔哈赤称乱以来,于今二十四年矣。荼毒生灵千余万,蹂躏州县数千余里,所过之境,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其掳入虏奴中者,剥取衣服,搜括银钱,掳为奴隶……此其残忍残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

置身于台下的龚昌允以及桃源县的士绅生员们,闻听着世子爷的话声,无不是面带惊色,他们看着照在他那张疲倦而愤怒的面孔,照着他的身躯上。

“这篇檄文必定要超过《讨武氏檄》。”

顾皓元心想到。作为军中书吏的他,亲手印制了这篇《讨建奴檄》,他仍然记得昨天看着檄文时内心是何等的激动,何等的亢奋,恨不得立即投向沙场,杀尽建奴,还天下一片朗朗乾坤。

为了印好这篇檄文,他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布局,比来比去,先后用了几个时辰的时间,才终于定好檄文的印制布局。可刚提起笔,他又感到困难,毕竟,这是篇必定流传千苦的檄文,他怕自己万一没有印好,那罪过可就大了!

但是现在顾皓元发现自己真的想多了,天下人谁会在意这篇檄文印出后的布局呢?他们在意的只是文章,只是这篇振奋人心的文章而。,

“……毁我圣林,拆我圣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明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也。”

世子爷的话声传入耳中时,龚昌允觉得这段写得很好,内心激荡间他甚至想大声为世子爷叫好。这些话简单就为天下斯文之辈说出了久蓄于胸的义愤。接下去,世子爷再将建奴入寇烧学宫、毁孔子木主,杀戮劫掠,无恶不做,掠汉人为奴,剃发易服,不复华夏衣冠等话一一道出,朱国强是要以此激起全社会建奴的的仇恨。

确实也达到了目的,此时的文庙之中,士绅官员生员士子无不是群情激愤,无不是目中含泪,满是怒色,

最后,朱国强宣布自己“奉天子命,统帅十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恶奴”,并号召各方人士支持他……

“……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黄河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实鉴吾心,咸听吾言。檄到如律令,无忽!”

终于,在朱国强的话声落下时,文庙中突然是一阵雷动喝彩声,疾呼声,似乎在这一瞬间,所有的民心士气,都被这篇檄文鼓动了。

那些年青的士子们,更是纷纷表示愿意随世子爷北击建奴,保我名教,卫我孔孟!

对此,朱国强当然没有拒绝,实际上,在写好这篇檄文后,他就命人印刷了数十万份,一边四处张贴,一边四处传播,就是要使闹市僻壤,人人皆知,只有如此,才能争取更广大的支持。

保我名教,卫我孔孟!

这也是一个好名头啊!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明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也。好!好文,好文!”

这篇《讨建奴檄》,最先传到黄河对岸,传到洪承畴的案前,幕府幕僚们念着这篇檄文时,忍不住也为它叫起好来,没办法,谁让檄文写的如此精彩。

“好文章,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激励天下人心就是《讨武氏檄》也不过的如此吧!今日终知道,为何武氏会为骆宾王叫好,这《讨建奴檄》虽出自叛逆之手,可独此文便可流传千古,流传千古啊!”

帅府内,当幕僚们念完了这篇《讨东虏檄》后,即便是先前他们曾对德世子痛加指责,但现在却无不是纷纷连声叫好。

而身为督师的洪承畴却眉头大皱,瞅着叫好的众人,他的脸色难看至极点。

洪承畴心里苦啊!

多尔衮那厮怎么能这般背信弃义,他不是说撤军的时候,沿途秋毫无犯吗?

鞑子无信无义,他知道,可是你犯就犯呗,你杀百姓也好,杀官员士绅也罢,你为什么篇篇去毁孔林?为什么要去拆孔庙?

哦,这个还没拆。

可,你就是想拆,也不能大模大样的说出来吧!

现在好了,你一拍屁股走了,我,我可怎么办啊!

甚至不用去想,洪承畴都能想到消息传到京中的时候,会在京城里掀起什么样的风波。

那样的风波不是他能承受的,但更让他担心的却是陛下的态度。万一闭一下,要是追究责任,要给天下一个交代。

到时候该怎么办?

共享,他都知道要用什么给天下一个交代,也就是他洪承畴甚至他洪承畴的脑袋。

“陛下,您不会真的相信东虏来山东是为了毁孔林,拆孔庙的吧?”

其实即便是到现在,洪承畴都觉得这件事太多的疑点。

自己明明已经和多尔衮达成了协议,那多尔衮又怎么会违背协议呢?

难道他就不知道,一旦皇上追究起来,他洪承畴被召回京城问罪,到时候遂在这里抵挡德世子?

万一要是那个人挥师京城,到时候对东虏可是没有一丁点的好处。对东虏来说,应该是自己守在这里,防止德世子北上吗?

也正因如此,洪承畴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而且越想,心里的疑问也就越多。

除了疑问之外,他还看到了很多疑点。比如那支东虏骑兵在烧了圣林之后就很快消失了,就像从来都不曾存在过似的。

哪怕就是他派出去追踪的兵马,也没有发现他们。那些人去了什么地方?他们怎么能逃得那么快?

洪承畴的心里没有答案,当然,他隐隐约约的觉得这件事儿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现在已经容不得他想那么多了,哪怕就是疑点再多,现在皇上所看到的可不是这些,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写封奏折告罪。

无论如何都是自己督师不利啊!

写奏折的时候,洪承畴的心里是那个苦啊!

陛下,臣冤啊!

喜欢这个大明太凶猛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这个大明太凶猛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四合院:阿瞒看了直点头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直播算命:因果不空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药膳窥命救赎我的高中生活日常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霸天龙帝星空奇幻科学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我的极品小姨你惹她干嘛!她背后有帝国撑腰忘气境恃美而娇,纨绔世子他宠妻无度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西域情怀
经典收藏最强医仙混都市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女帝的内阁首辅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凤倾妆全日谈说唐演义三国第一奸贼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种田之天命福女男配个个是戏精【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史上最强太子!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异界军火帝国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与秦始皇做哥们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在下九千岁皇帝好多啊诸葛亮魂穿崇祯
最近更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权香枭婿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小强逆袭记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世家的上下三千年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汉末听雨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这个大明太凶猛txt下载 - 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 - 这个大明太凶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