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咳嗽一声,明明讲李四和张姑娘的爱情故事,怎么讲着讲着小黑妹就挨揍呢?
孙山此时此刻也看清楚了,小肥妹不省事,小黑妹也一样不省事。
一个暗地里调皮,一个暗地里调皮。
又看了看虎鸣,还是虎鸣最省事,最深得孙山和云姐儿的心。
孙山让汪嬷嬷继续讲下去。
李四秉承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则,把张姑娘送回家,真害怕一转身,又要自寻短见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李四也知道为何张姑娘要跳河了。
事情跟孙大人预测的那样,与她定亲的地主家的少爷要退婚,这么那么地找借口。
见张家实在不开窍,只好恶人先发威,亲自上门退亲。因为少爷的想相好实在不想等了,赶着要过门。
李四瞪大眼睛问:“啥?地主老爷退亲,你们就接受?哎呦,你们不上门吵?再不济,到衙门找孙大人啊,让他替你们一家主持公道。”
顿了顿,补充道:“你们放心,孙大人是好人,一定会为你一家做主。”
张三有抢他布的勇气,竟然没有上门告状的勇气。
呸,懦弱小人!
孙伯民听到这里,憨厚地笑着说:“这个李四不错,会看人,知道我家山子的好。”
苏氏对素未谋面的李四也有好感,只因讲了孙山的好话。
乐呵呵地说:“那当然,我家山子为官清廉,公正严明,声誉又好,跟外面的贪官污吏完全不一样。这个李四不错,有良心。”
云姐儿圆圆的双眼冒着星星地看着孙山,就知道她家山哥是个好官。
只不过来了沅陆县一年多,百姓都知道山哥是好人,自己没嫁错人。
桂哥儿欢喜地说:“山哥,李四还是不错的,虽然吊儿郎当,但总体还算是个好的,慧眼识英雄,知道山哥你的好。”
虎鸣仰慕地看着孙山,暗暗地说一句:义父就是好,虎鸣最喜欢义父。
众人听到百姓夸孙山,仿佛听到百姓夸自己,心里美滋滋。
现场的唯独孙三叔暗暗地翻了翻白眼:真是无知百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山子好?那是装得好。
要是没钱,嘿嘿,不要说进衙门,一里地内休想靠近。
孙三叔好想拆穿孙山的真面目,无奈上了贼船,只好一路走到黑。
张姑娘听到李四追问为何不告状,眼泪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羞愧地说:“我哥抢你布的事,地主老爷已经知道了。他,他说要是我不退婚,就把我哥的丑事说出去。”
地主老爷衙门有人,这不,就知道张三犯法的事了。
张三一步错步步错。本想抢布给妹子做嫁妆,无奈扯进了官司,最后挨了板子。
更悲催的是这件事被地主家知道。
也不知道地主家有良心还是没良心。
要说有良心,因为选择隐瞒这件事,并没有广而告之,只暗地里威胁张家退亲。算是成全张家最后的一点脸面。
要说没良心,因为张三犯错的根本原因是地主家要求高额嫁妆,才导致后面的事情。
最后,张家只能认栽,接受地主家的退亲,从此不相干。
听到这样,孙山感叹地说:“看来人还是不要做错事,一步错,后面就被连累。哎,可怜的张姑娘,就这样被退亲了。”
孙三叔听着八卦,嗑着瓜子。
听到这里,一起感叹说:“可怜的张姑娘,就这样错过嫁入地主家,荣华富贵就这样没了,继续做村姑,嫁农夫,过苦日子。哎,阿爷积的福气,就这样没了,可怜啊。”
随后紧紧地盯着孙山说道:“山子啊,还是我爹厉害啊,活着乐善好义,死后成仙,这不,选中你,保佑你。哪里像张家阿爷,啧啧~~~没鬼用,护佑不了后人。孙女还差点死翘翘。”
这么一说,孙伯民和苏氏连连点头。
苏氏忽然想起什么,紧张地说:“当家的,要不要把阿爹的牌位请到沅陆县啊,好让阿爹更亲近地保佑山子。”
孙伯民想了想,无比认真地说:“嗯,一定要。等夏耕后,我们找张道长商量商量,看一看怎么请才好。阿爹远在孙家村,还是请到沅陆县才好。”
孙三叔一拍大腿,不认同地说:“大哥,大嫂,你们怎么能这样?阿爹好好在孙家村保佑牛仔他们,怎么能请到沅陆县。山子哪里还需要保佑,山子聪明的很,靠自己就可以了。”
孙伯民和苏氏听到这里就不乐意了,逮住孙三叔狠狠骂一顿。
无非就是孙家村有今日全靠孙山,任何事都要紧着孙山,下面的子子孙孙才能好。
要是不保佑孙山,出了什么事,孙家村也跟着遭殃。
大骂孙三叔自私自利,主次不分。
最后的最后,二对一完胜,不,应该说N对一,孙家护卫一起上,把孙三叔狠狠地批一顿。
孙山&云姐儿:......
怎么越扯越远的呢?越扯越离离谱的呢?
小肥妹和小黑妹眼碌碌地看着孙三叔被骂,不由地拍了拍小胸膛。
幸好乖乖听话,要不然骂的就是她们了。
孙山咳嗽一声,把众人的思绪拉回来,说道:“地主家或许还看着张老爷子救过地主老太爷的份上,才没有大声传唱张三的事,算给自家积点德,也给张家留下最后的脸面。”
其实地主家完全可以借着张三抢布这件事,先发制人,广而告之,以达到退婚的结果。
如今选择私底下威胁,一别两宽,没有做绝,或许还因为长辈的那一点情分。
当然可能因为自知无理在先,不想赶尽杀绝。
只不过张姑娘想到因为自己婚事,一来连累兄长,二来退亲连累家里的声誉,一时想不到投河自尽。
李四把张姑娘送回家,这么那么地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张家一家老小抱头痛哭,看得李四也忍不住跟着哭起来。
张家又郑重地跟李四道歉,而李四见张姑娘寻死的份上,就原谅张三。
一来二去,张三和李四不打不相识,偶尔遇到也会打招呼。
后来因为“赊账鸟粪肥料”的事更是加深感情。
李四坚持赊账,张三犹犹豫豫。
李四一巴掌拍醒张三:“就凭孙大人不贪的什么丁娘子布,就知道孙大人跟别的官不一样了。孙大人让大家使用肥料,一定有他的道理。
总之跟着孙大人走就行了。哎呀,怪不得当初抢布都抢不明白了,啧啧,张三哥,你这脑子,没得救了!”
张三很不服气,只是想到李四说的有几分道理。
于是张家在李四的强烈要求下,赊账购买肥料。
这不,张爹看着夏收一麻袋一麻袋的谷子,认为李四有眼光,有胆识,便把张姑娘许配给李四。
而李四呢?
大龄剩男,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不可靠。
就算有孙大人的嘉奖信,大家依旧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自然没姑娘看上他。
好不容易能成亲,李家想也不想就答应。
何况张姑娘模样清秀,干活利索,要不是被退亲,才不会嫁给李四。
《我,孙山,科举》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我,孙山,科举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孙山,科举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