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吹牛者

首页 >> 临高启明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密战无痕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末世:上古踏众寻园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天唐神武太医俏女帝奋斗在沙俄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封侯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十三节 防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也罢了,继而又在豆浆的香味中嗅到一股恶臭――刘三已经很熟悉这种味道了,这是豢养大牲口的牲口棚才有的气味。铺子旁有扇小门,推开却是个小院,院子里搭着个棚子,拴着一头小毛驴,正在槽上吃草。离驴槽不远的地方便是一具石磨,上面还残留着一大早磨豆浆残留下的豆汁豆皮。

显然外面案板上晶莹的豆腐所用的豆浆,便是在这满地驴粪臊臭的小院子里磨制出来的豆浆做得。

刘三心想,幸亏做豆腐事先要把豆浆煮沸。他现在愈发感到办公厅为元老们搞特供是多么的“正确”。

他正要出去,忽然眼角一撇,看到棚子角落里似乎有个人影在蠕动。吓得倒退了几步,大声道:“什么人?”

他这一喝不要紧,聚在外面的协从们立刻涌了进来,大声吆喝:“什么人?快出来!”

这一喝,却从牲口棚后面喝出一个抖抖索索的小女子来,脸上被炉灶灰涂得乌七八糟的,凌乱的头发上身上还挂着稻草梗。

一个协从大声呵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躲在这里?”他们都是快班旧人,在老百姓面前摆威风是基本素养,小女子顿时哇得一声哭了出来,顷刻间眼泪就把炉灰冲得横七竖八,弄了一个大花脸。

在铺面上登记的豆腐店老板老板娘赶紧过来打招呼,说这是他家的女儿。

“你女儿?不是说去舅舅家了,不在家中吗?”负责登记的警察问道。

“大约……大约……是刚才回来了……”老板甚是狼狈,赶紧拿出一串钱,“这是一点心意,几位差爷拿去喝个茶。”

警察摆手说道:“钱,我们不要。你配合政府普查要老老实实的!你女儿明明在家。为什么要说不在家?这是欺骗政府!”

豆腐店老板弯腰区背,连连作揖:“是,是。都是小的一时鬼迷心窍。”心里暗暗叫苦。今天澳洲人来查户口,他不知道里面的路数。生怕海外蛮夷看到了自家女儿生出什么事端来,便叫女儿躲在牲口棚里,谎称不在家。没想到这澳洲人办事精细,连这个臭烘烘的牲口棚子都会进来看一看!这个差池被当差的揪住了,可有得狮子大开口了。几百钱都不要,看来非使银子不可了。

他愁眉苦脸的从腰搭链里掏摸出一两银子来又往为首的警察手里塞,再次被拒。刘三冷眼看出去,几个协从眼里几乎要喷出火来。不由得暗暗好笑。

刘三要老板带他去看水井。老板不解其意。但是见澳洲人的快班屡次不受银钱,也无故意刁难之举,纳罕之余心中也安定了不少。刘三要看水井,他也带着去看了。

这水井就在铺面后面的厨房里,用的却是木井栏。刘三还是头回看到。刘三关照他打了一桶水上来,用手测了测,水温很低――这是优质水的一个特点。他手里并无生化设备,只能靠目视检测法,用玻璃试管取出水样来在阳光下审视:水质清澈透明,悬浮物极少。从随身的石蕊试纸上撕了一条下来测了ph值呈弱碱性。总体来看水质不坏。他想难怪有人说要做豆腐必有好水。古代没有自来水。一口好水井就必不可少了。

老板看着他一番摆弄,不知道在做什么,也不敢多问。忽闻这澳洲快班问道:

“这水井是什么时候有得?”

“小的家祖传的……”老板不知道他这么忽然对水井来了兴趣。“这豆腐店传到小人是第五代了。”老板说起来还很自豪的样子。

刘三点点头,难怪他家可以做豆腐了。

“你家的水不错啊,”刘三问道,“这条街上大家平日里用水喝水都是怎么解决的?”

老板不解其意,道:“有的人家自己有水井,没有水井的人家,要么去公井上去取水,要么便是买水。”

公井有得是官府开凿,更多的是市民集资或者大户人家“做善事”开凿。水质好坏不一定。但是用水不要钱。好得水井一样可以烹茶,差得除了洗濯衣物之外根本不能入口。

买得是水是水夫从珠江边挑来得。虽然江水浑浊,但是是活水。不像大多数井水那样的“质重”,用明矾净化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即使有水井可用的人家,因为井水质地不好,买江水的也很多。

再高一级的,便是白云山、越秀山等地用水车运进城的山泉水,专送城内的大茶楼、行院和达官显贵人家烹茶炊事之用,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这里公井的水好不好?”刘三问道,传统豆腐制作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所以豆腐店老板对水的好坏有相当的鉴别能力。

“这惠福街上几口公井的水,家中洗濯、炊事都能用,只是不能烹茶。”老板道。

刘三点头,不能烹茶,说明井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偏高。广州地处珠江边,又有北面的越秀山等山地的泉水下泄,地下水非常丰富。但是浅表地下水易受污染,特别是在排污设施不完善的古代城市,大量密集人口排放的污水下渗,很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这是历史上一些北方大城市每次重建都要挪个地方的重要原因。

广州水源丰富相比之下要好很多,而且国人都有煮沸水之后再喝的习惯。所以供水上的隐患不是特别突出。

从厨房回到铺面上,却见刚才那小女子已经洗干净了脸,头发也梳了起来。正在填报户口。刘三看了一眼,见她面孔稚嫩,不过十四五岁样子,大约是生在豆腐店之家,蛋白质摄入比一般人多的缘故,生得皮肤白净细腻,珠圆玉润的可人模样。不知道怎么的,他想起了留在临高的儿子,又想起了萱春,不由得心头一动。

刘三随着普查组在城里跑了几天,大致了解了广州的公共卫生情况。更全面的情况要等普查组的资料汇总之后才能掌握。刘三便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广州特别市还没有卫生局的建制,他是以“民生劳动省卫生署专员”的头衔来到广州的,他的办公室便暂时设在林佰光的综治办内。

回到办公室刘三便动手整理搜集到的资料,特别是这些天的所见所闻。按照他的看法,广州的公共卫生是严重的不合格。但是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大图书馆提供的资料汇编里却没有什么“大疫”的记载。莫非真得是古人在恶劣环境中生活,抵抗力强吗?

刘三找来贾觉询问,贾觉说每年的“回南天”,城中必有“时疫”,死人不少;到夏天又有所谓的“发痧”。但是死者多是贫民,所以很少有人关心。至于小规模的疫病流行,在城里是见怪不怪的。换句话说,这个时空里一次流行病爆发死个几百人没人当回事。

刘三有心想问得再仔细些,但是贾觉不是大夫,提供不出太多资料。他说如果刘三想多了解些的话,可以找府县医学的医官问一下。

医学就是州县医药行政兼机关医院,州署医学的负责人称典科,县署的称训科,手下各有医务人员若干。既为官办机构中人,老百姓浑称之为“医官”。

中国自唐宋起便有在地方上开办官营医疗服务的传统。明代每个县都有“医学”设置,一方面受理医药行政事务,并为县署官吏工役提供公费医疗,另一方面也为民众看病,乃至出诊。海瑞在任淳安知县时,写过一篇关于整顿机关职能和改变作风的《兴革条例》,在“医官常例”名目下便有“医生四名”的记载。

广州府是通衢要道,一省的省会。一府两县的医学医官足有十几人。刘三读城工部编撰的参考资料的时候就知道这医官的生意很是兴隆。因为医官中除掌印者即典、训之外,都无俸禄,收入来自替民众看病的诊金。

虽然没有薪水,这个职务却有不少人抢,甚至要纳银贿买才行。海瑞在《兴革条例》中又说:“医官察病症脉理,识药性,以利一县之疾,近多纳银为之,图差遣取利……”其实医官中除掌印者即典、训之外都无薪水,收入都来自替民众看病的诊金。因为老百姓总认为公立医院比江湖郎中可靠,所以医官的生意兴隆。但是真正有本事的郎中却不屑为此,反过来多数医官的技艺也就不难想象了。

刘三进城伊始便见过府县的医官,想看看能不能以此来组织一个简单的中医院。结果谈了些当时常见的大夫必读的书籍中的内容,有几个居然瞠目结舌,一句也应不上来。有人干脆连《脉经》都没读过,基本的药性都不知道。倒是会后立刻进奉了几部《黄帝素女心经》之类的书籍给他。亦有人敬献春药的……让刘三很是讨厌。

幸而其中有几个还算有真才实学。林佰光便关照人将他们请来相谈。(未完待续。)

喜欢临高启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临高启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霸天龙帝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暴君总想生三胎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新婚夜,废物老公他站起来了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大佬他命里缺我穿越自救修仙官之位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迷雾岛奇遇伊庇鲁斯的鹰旗你找到我了
经典收藏金融帝国之宋归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我的军火商人生涯谍战风云录:大宋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诸葛亮魂穿崇祯重生之再造华夏宋神宗的新宋【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南宋弃子鬼明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国宝的文明密码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
最近更新我自己搞,新大魏!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开局被妻妾们逼宫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那时的原始纪元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大唐风流小厨师在大唐苟活玄黄十二域黑风寨主成帝路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司马老贼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