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吹牛者

首页 >> 临高启明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见龙定鼎我,孙山,科举浪漫三国行天唐道家祖师神武太医俏女帝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十五章 增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解迩仁这十多天来一直忙着善后工作,开始只觉得诸事难办,缺粮少钱。没想到善后局的一班人还真能办事,不仅顺利的筹到了部分粮款,千头万绪的许多事情也一桩桩的开始办了起来。虽然还有诸般问题放在眼前,总算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原本对善后局和留用人员的看法也有所改观――虽说在上课的时候曾经告诫过他们,这些人“可用不可信”,但是在“用”这方面,这些人还算得力。要单靠自己的带来的那点人,现在大概连尸体都没收拾完。

所以如今他不在把干部们“洒胡椒面”一样的派出去到处到处当“监工”,而是让他们办更重要的事情去。比如:筹粮。

筹粮当然不是就地筹粮,梧州的存粮有限,按照善后局的说法,各家粮行勉强还能维持个一个月的正常售粮,在多就挺不住了。不过解迩仁知道老财们最擅长哭穷,这话里至少也有半个月的水分。

就算有水分,一个半月的粮食也很难挺了。距离秋收还有好几个月,指望不了粮赋。至于收取四乡地主的合理负担,他这点人马也不敢随意派干部下乡――四乡匪患严重,且不说地主愿意不愿意缴,就愿意,要把粮食运回来也有很大的风险。

至于联勤当初第一旅运来的粮食,虽然当时都已经移交给了地方,但是战俘、劳工队和难民都消耗了大量的粮食,朱全兴的营粮食补给也是从这部分存粮中出的。这些“公家粮食”充其量只能保证“吃公粮”人员的正常的伙食供应,想挪出一来一部分来供应市场是办不到的。

在“缺粮”的阴影下,梧州城里的粮价慢慢上涨,没几天,粮价就到了他规定的涨价上限,虽说没人敢违拗他的粮食限价令,但是各家粮铺都开始限售。有的铺子虽不限售,却每天只开门一两个时辰。市民受到恐慌情绪的刺激,纷纷去抢购,结果进一步扩大了紧张情绪。眼下别看表面上市民们“情绪稳定”,实则恐慌情绪一直存在,要不是乡下治安不靖,不少乡下有田庄或是亲戚的早就跑了。

自古粮食是民心稳定的根本,解迩仁知道自己的限价令那是治标不治本,就算再下一道命令命令粮商24小时营业也不顶用――不能赶紧确保粮食供应,梧州迟早会不战自乱。

无奈之下,解迩仁和许可商议,一是准备在梧州城开始“计口配售”,二是想请许可回三水一趟,去找老洪弄点军用口粮回来。

“计口配售”,按旧时空的话来说就是“计划供应”。但凡闹粮荒的时代,就会有这个政策出台。解迩仁暂时变不出粮食来,只能求助于这个法子。

至于要许可回去弄粮食,自然也是因为元老的面子大。要是派赵丰田回去,三水那边就只有“公事公办”了。解迩仁少不得先得打报告给广东大区的文区长,等他批准了再调集粮食。这个过程对解迩仁来说太漫长了,不如直接请许可到三水去“借粮”来得快捷。

“什么都可以,那些砸的死人的军用口粮夜行,咱不挑剔。”

“我去三水跑一趟没问题,”许可满口答应。他这些天一直在忙于审俘和了解梧州和广西的情况,原本就打算找个机会回肇庆一趟,汇报情况。再跑一趟三水也没什么关系。

“不过你要计口售粮,这可不是件简单的工作。这里的户籍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除了留用的衙役,也没有警察。发粮本拿什么做依据呢?梧州城里光在册的户籍人口就有差不多三万――大明的黄册数字本身就不准,又打了这么一仗,跑路的,死亡的,外面跑进来的……里面进进出出的可是很大一个数字!”

解迩仁摇头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不过搭建警察班子不是一朝一夕,琼崖纵队就给我派了个郑二根当梧州警察局局长。他呢,一共就带来两个警察。如今只能先用临时治安队里苍梧县、梧州府的留用衙役――这帮衙混子,不能指望他们做这样细活:第一做不来,第二肯定会舞弊,好事肯定会办坏。”

许可心想这解迩仁别看平日里风花雪月,看问题倒还算明白。

解迩仁苦笑道:“你别忘我是当过记者!社会上什么丑恶的事情没见过?!自古以来,基层都是一个样,我们自己培训的人,多少还能放心些,交给那些胥吏,那还了得――以狼牧羊啊。”

“你打算?”即没有警察又不打算用胥吏,许可倒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国民军!”解迩仁说,“国民军这两天就会到梧州。北炜和我说了,梧州的国民军会配一个大队――不是一个中队。”

由于梧州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又是前线的关系,解迩仁得到了一个大队的配置。

“这个大队正好先用来当一回警察,起码先把警政工作搞起来。”解迩仁已经盘算好了。国民军一到,先把户籍搞起来,来个全城摸底。

许可点头,虽说这注水版的国民军素质可疑,但是无论如何都比留用的衙役要可靠些强。关键是,现在解迩仁不得不在很多事情上依赖留用人员――时间长了难免要生出骄惰的情绪,国民军一到,政权内的平衡就建立起来了,留用人员也会知趣收敛的多。

两人正说着话,通讯员来报告:“国民军梧州大队刚刚抵达。大队长已经过来了。”

“快叫他进来!”解迩仁精神一振。

不多片刻,只见一个青年军官大步走了进来,啪的一个立正敬礼,大声道:“报告:国民军广东中队梧州大队大队长,国民军中尉,朱四向您报到!”

解迩仁见来者年纪很轻,皮肤黝黑,是个精装干练的小伙子,颇为高兴。起身欢迎道:“一路辛苦!怎么样?路上还顺利吧?”

“我们坐的是火轮,又有枪炮,路上没人敢惹――就是……”

“就是什么?”许可问道,“不要吞吞吐吐,有话说话。”

“是!”朱四又是一个立正,“两岸经常有不明身份的武装在活动,夜间停船休息的时候,发生过一次企图偷袭的事件。”

“噢。”许可的眉头皱了起来,西江两岸的骚动他是知道的,但是没想到不过几天功夫,就已经开始影响江面航运了――这瑶乱的发展速度也太快了吧!

“是瑶峒的武装吗?”

“报告:不太象。”朱四说,“我们大队里有过去明军的兵丁,据他们说这些人不是瑶峒的人马,但是几次遭遇到的队伍里的确又有瑶民存在。”

“是不是当地的乡勇团丁?”

“他们也这么说,不过乡勇团丁一班都是在本村本寨内守备,很少这样大股聚集在一起活动的。”

许可心想,这倒是个新情况!他意识到这次“瑶乱”不但来势猛,范围广,而且很可能因为己方的涉入历史的变化,造成了新的形式。仅仅依靠史籍来判断未来的走势已经靠不住了。

应该尽快赶到肇庆去,把部队搜集到的情况好好整理一番。想到这里,他决定,明天一早就动身。

解迩仁却不在意这些,他更在意部队的情况。

“部队情况怎么样?”

“我们大队一共三个中队和一个直属小队,目前实编三百三十二人。其中病号三人――都是轻病号。”

“好,好。”解迩仁听说来了三百多人,信心大涨。

“武器配备不大理想,只有一个中队有南洋式步枪,其他中队都是标准矛……”

按照原来的计划,苍梧县的配置只有一个中队,现在是临时扩编成大队的。朱四说扩编的部队成分以广州府地区的收容的明军降兵为主。训练和纪律都不太好。

“都是前明的官兵啊……能放心么?”解迩仁有些担心了,招降这些官兵没多少日子,又没有经过政治学习和内部清洗,忠诚度怎么办?”

朱四却一脸满不在乎,“虽说这些前明官兵都是新近归顺的,首长也不必担心:一来他们都是有根有底的,有家眷在广州府;二来我元老院自他们归顺,便付清了伪明的欠饷,军饷又是从优发给,他们就算是傻子也该知道该给哪边卖命。第三嘛,我们核心的一个中队都是归化民组成的,配发的都是南洋步枪。”

解迩仁还有些不放心,许可其实也不是很放心,他低声说:“老解,你也不用担心,满清当初进关,打仗还不是靠绿营?绿营不一样是前明的官兵和农民军的残部?满清也不见得有什么政治学习。还不是靠着‘按时发饷’,‘赏罚分明’这么两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打天下了……”

许可没有说的是这只是部分事实:清初,绿营将领反正的事情屡见不鲜――不过许可认为这里面绿营将领个人主导的因素比较大,封建军队兵为将有的人身依附性很强。而现在国民军里收编的是明军的兵丁,并无军官核心,这种危险性就要小的多。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49节

喜欢临高启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临高启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霸天龙帝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温家有娘子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神霄赵十八传奇茅山升棺人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随身一个迷雾世界一世容晴血月临,僵尸出迷雾岛奇遇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六个哥哥很护短:离我家奶包远点宝贝乖乖,跟我回家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仙武神皇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
经典收藏谍战风云录:大宋请叫我威廉三世大庆风云录宋神宗的新宋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药满田园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庶女攻略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三国之极品纨绔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大航海之重生主宰种田之天命福女重生之极品姑爷国宝的文明密码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明末不求生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最强战兵
最近更新七星大罗盘异世界的大明天下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梦白话文版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奋斗在激情岁月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穿越大夏秀诗词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