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大明

东仙轩辕

首页 >> 天策大明 >> 天策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扼元明朝伪君子重生之极品姑爷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我在明末修仙一等庶女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扶明录什么!越娶妻越强
天策大明 东仙轩辕 - 天策大明全文阅读 - 天策大明txt下载 - 天策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军出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顺六年十一月。

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率领陷阵军、越骑军、折冲军,将近六万将士抵达了大同镇城。

山东镇副总兵张骁军留守济南府城,指挥玉山镇等处训练营中的预备役将士驻守各地。陷阵军则是由右营游击将军刘有福暂时统领。

刘君韬率领驻守山西的一众天策军将领,以及山西总督府幕府的一众官吏在南门外迎接大军将士们。

代王和大同府知府也纷纷派人前来迎接,大同府知府还调集了大批的粮草犒军。

众人寒暄一番之后,刘君韬便命令大军将士直接在大同镇城北门外安营扎寨,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和一众游击将军以上将领,则是跟随刘君韬进城,准备听候刘君韬的调遣。

山西总督府。

天策军各部将领齐聚一堂,众人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纷纷寒暄了起来。

刘君韬笑着摆了摆手,让众人先入座,于是众武将在右、幕府官吏在左,众人纷纷入座听令。

刘君韬先是询问了一下大军钱粮的准备情况。

商部部长唐宇和民部部长郭永忠先后做了汇报。

此时,商部和民部已经筹集了大量的粮草,足够十三、四万天策军将士吃用三月有余,而且还调集了四百万两银子,作为大军的军饷,后续还会陆续调集银子,以保证大军的后勤。

之后,情报部和稽查部也做了汇报,两个部门已经将搜集到的情报加以整理,并且呈报给中枢部、赞画部和军部,作为制定作战计划、筹划北上兵站、制定各种策略的依据。

中枢部、赞画部也将各自的准备情况汇报了一下。

军部更是拿出了一份详细的北上作战计划,计划中,十三万多天策军将士将会一路北上,兵锋直指鞑靼部汗帐,逼迫鞑靼部主力大军与之决战,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鞑靼部的问题。

看着在座众人激动的神情,刘君韬豪气冲天的说道:“诸位!此战,将会是歼灭瓦剌部之后,最大的一场大战,我辈此战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击败鞑靼部,不仅仅是迫使鞑靼部停战求和,而且是要彻底歼灭鞑靼部,彻底吞并大漠!”

说到这里,刘君韬大声说道:“此战,本督准备在鞑靼部、瓦剌部侵占之地,重建瀚海都护府,作为我皇明之屏障!”

这可是开疆拓边啊!

对于武人来说,这既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是必胜所追求的极致目标。对于幕府各部的众人来说,这也是一个莫大的荣光。

一时间,众人都是欢呼雀跃、战意高涨。

接着,刘君韬便下令,天策军各部两日之后汇集大同镇城北门外大营,誓师出征!

大同府知府当天便得知了消息,两天后早早的便将大同镇城城内的官绅全部召集了起来,在北门外将城内百姓送来的猪羊、美酒献给了刘君韬。代王也派长使前来为大军送行。

对此,刘君韬非常高兴、欣然接受。

大同府知府和代王府长使看着旗帜鲜明、气势如虹的出征将士,心中都是十分的激动,当即纷纷作诗为将士们壮行。

大同镇城的百姓也是纷纷赶到北门附近为大军送行,而大同镇总兵官薛桐也率领一众手下赶来,众人见到自己的同袍顶盔掼甲、威风八面,也全都心神向往,纷纷大声叫道:“我等定当苦练技艺,以便早日随督宪征战四方、搏取战功!”

而北门城楼之外,还有十几名衣着华丽的商人在眺望着无边无际的军阵,这些人都是与商部来往甚多的豪商。这些豪商听说刘君韬即将出征塞外的消息之后,便立马赶了过来,想要看一看出征的大军,同时也是准备承担一些为大军转运粮草、辎重的生意,并且看看能不能招呼起一众人马,跟着大军去塞外抢上一番。

此时,在看到了眼前的十数万天策军将士之后,这些豪商原本提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只见城外的出征大军依照营伍分成了数个巨大的方阵,每个大方阵又按照不同的兵种分成了数个小方阵;将士们在寒风之巍然不动,犹如一棵棵挺拔的青松一般威武,整个出征大阵井然有序、蔚为壮观!

而在数个巨大方阵的正央,矗立着三杆迎着寒风飘扬不已的旗帜,从左到右依次是天策军的军旗、刘君韬山西总督的帅旗、以及矗立的一杆更为高大的大明日月金涛战旗。

而出征的天策军将士们更是威武不凡,每个人都是内穿崭新的大红色鸳鸯战袄,外面都是顶盔掼甲,穿着一层精钢罩甲,在外面则是一件缝了丝绸的布甲,用来防御鞑虏的箭矢,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只见天策军将士们脚下穿着铁网战靴,手带铁线手套,头戴着八瓣黄铜明铁盔,就连将士们的脸都戴着面目狰狞的铁质面具。

远远望去,只见萧瑟的旷野之尽是一片火红,天策军将士们鲜红的战衣似乎要将世间万物焚烧一空一般,威武和热烈!

天策军将士们不但防护到位,而且手的兵器更是精良,先不说犹如丛林一般的刺刀、寒光凛凛的斩马长刀,光是那一杆杆乌黑发亮的精良燧发鸟铳、沉重厚实的神机炮车、各式火炮,就足以让围观的百姓、豪商心神巨震、兴奋不已。

一名上了年纪的豪商不禁感叹道:“宁北伯麾下的将士如此精锐、兵备如此的精良,看来咱们这回是押对宝了。此战,国朝一定能够大胜鞑虏、凯旋而回!”

周围的一众豪商皆是深以为然,纷纷喜上眉梢。

与此同时,中枢部部长蓝思齐率领中枢不、商部、民部等留守官吏,以及大同镇总兵官薛桐等留守将领全都前来为出征大军壮行。

看着出征的天策军将士,大同镇总兵官薛桐等人都是脸色涨红的说道:“我天策军将士如此雄壮,此战过后鞑靼部还能剩下几人?我等岂不是没有机会征伐鞑掳了吗?”

刘君韬闻言则是安慰了薛桐等人一番,言道如今哈密卫还未收复,大明周边的强敌还是有的,保证下次出征的时候一定尽力将众人全部带上,以便让众人也跟着自己建功立业。

说了一会儿之后,刘君韬眼看出征的吉时已到,便说道:“诸位,时辰不早了,请回吧。山西就拜托诸位照看了,等到国朝大胜、将士凯旋之日,咱们再痛饮三百杯!”

说完,刘君韬便对前来送行的众人一一抱拳作别。

看着翻身上马的刘君韬,看着列阵向北的大军将士,众人的心除了不舍以外,更多的是浓浓的豪情,是对扞卫国朝的英雄们的崇高敬意。

这时,大同镇总兵官薛桐突然大声吼道:“擂响战鼓!为弟兄们壮行!”

薛桐身后的大同镇众将齐声大吼:“擂响战鼓!”

顿时,大同镇城头上的战鼓全部响了起来,雄浑的战鼓声响彻天际,周围的百姓、官绅全都被激昂的战鼓声所感染,纷纷振臂高呼,为出征的将士们打气。

而此时,十三万余出征大军的方阵也响起了嘹亮的战歌: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自从广宁城失陷之后,辽东总兵官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整顿辽东的防务。

由于之前辽东总兵官风闻鞑靼部可能会东进的消息,曾加紧练兵、修备武器,辽东所需粮草、火药等重要物资都能及时供应。

但此时,辽东总兵官面对鞑靼部十万大军日益明显的战略企图,却始终没有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粮草、兵器都没有进行囤积,分布在辽东各地的守军也没有及时调集到辽阳、沈阳周边集结起来,依旧将希望全都放在朝廷的援军上,并不准备亲自率军和鞑靼部大军死战到底。

不但如此,辽东总兵官还非常不是时候的乱发善心,将数千躲避鞑靼部大军的“难民”安置到了辽阳城之中,并且从招募了数百壮丁为辅兵,专门协助守军守城。

虽然辽东镇总兵官的想法是好的,想着那些“难民”在获救之后会对自己心存感激,能够在自己的号令下为国朝效力,这样能增强辽阳的防守力量。

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这些“难民”不但没有心怀感激、尽心守城,反而在辽阳城内干起了奸?淫掳掠的勾当,对于辽东镇总兵官的一些命令也是置之不理,弄得辽阳城内民怨沸腾,守城将士更是怨恨不已,由此明军将士军心大乱。这些“难民”进入辽阳城内之后,不但城内的防守力量,没有任何的增强,而且还频生动~乱。

面对这样的情形,辽东镇总兵官也知道自己办了一件蠢事,于是便想要将那些“难民”迁到别处去。

但是俗话说得好:请神容易送神难。

辽东镇总兵官刚一下达迁出“难民”的命令,辽阳城内的那些所谓的难民便纷纷鼓噪了起来,那些之前被招募的“难民”兵丁更是叫嚣着,甚至是以哗变来威胁辽东镇总兵官,开始故意制造混乱。

喜欢天策大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天策大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我有修真界绿卡窥命救赎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轻熟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血月临,僵尸出诡仙族娱乐:开局破产,女友跑路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诸天之从国漫开始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茅山升棺人医武天骄宝贝乖乖,跟我回家穿越自救修仙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
经典收藏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凤倾妆诸葛亮魂穿崇祯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画河山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我真不想当圣人啊!三国之极品纨绔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重生之再造华夏谍战风云录:大宋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江山名士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三国第一奸贼
最近更新道藏辑要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真理铁拳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明朝的名义唐代秘史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万浪孤舟,沧海一粟清宫秘史十二章寒门状元路三藏还俗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云起惊鸿客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天策大明 东仙轩辕 - 天策大明txt下载 - 天策大明最新章节 - 天策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