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桌子打牌的四人齐齐看了过去,李二懵逼地问:“苏将军,苏定方不见了?什么意思?”
庆修边听禀报的内侍解释,边用余光看见,总是耍赖皮的程咬金,正试图趁李二注意力全在内侍那边,悄悄地看李二的牌。
他面不改色,只脚下往程咬金那边狠狠踹了一脚。
程咬金因为偷看牌正心虚,差点被这一脚踹得原地蹦起来,最后关头忍了下来,只剜了眼踹他的庆修,心思倒是回到了内侍禀报的事情上。
“他们说,回程途中遇到了大风暴,没有注意船队其他船只的情况,等风暴结束,他们才发现苏将军那艘船不见了。”
什么玩意?整艘船不见了?
四人面色齐齐一肃。
“不见了?怎么会不见。”程咬金皱眉,“就算是苏定方那艘船没能撑过风暴,无论是被风暴击碎了,还是沉了,会有痕迹才对。”
内侍茫然摇摇头,“这个……不清楚。”
“将官里,没有在苏定方那艘船上的,还剩下谁?”李二问道。
内侍一连念了几个名字,李二最后点了苏定方的一个副将,将人叫来询问情况。
他看着面前这局他快输了的牌,理直气壮地挥手:“正事要紧,这牌以后再打吧。”
程咬金眼睛一瞪,“陛下,您这分明是……”
“咳咳!”李靖咳了两声,率先应下,并给程咬金使了个眼色。
陛下明摆着是想赖掉这场注定会输的牌局,何必戳穿,待会陛下恼羞成怒,被挤兑的不还是他们。
程咬金将话咽了回去,郁闷不已。
问题是,这局牌他有希望赢啊!一早上了,自打被召进来谈阿拉伯这桩战事,一早上他也没赢过一局。
好不容易有机会赢一局了,居然就这样被搅黄了。
李二神清气爽地命人撤下牌局,又让人将长孙无忌几人也召过来。
没多久,殿内便站了十几个人,皆是朝中的重臣。
苏定方副将神色焦急,倒豆子似的将当时情况一一说清。
“这场风暴太厉害了,又是大风又是大雨,而且恰好碰上了起雾的时候,什么都看不清,等捱过这场风暴,清点人数,才发现苏将军的船不见了。”
“海面什么痕迹都没有,我们试着打捞了下,只发现了几个士兵的尸体,应该是不小心从船上掉了下来,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众人听得面面相觑。
“不管是触礁沉船,还是被风暴撕碎掀翻,海面海底都会有痕迹。”
庆修出声道:“不过后者可能性不大,这是铁船,没有那么容易被撕碎掀翻,海底也没有的话……”
“有可能是被风暴卷得偏移了路线,被吹到其他地方去了。”
苏定方副将喜不自胜地追问:“那便是说,将军他们应该不会有太大危险?太好了,自从发现将军的船不见之后,这一路,军队里大家皆人心惶惶,提心吊胆。”
一是因为没了主将,二是船只消失得太干净,众人心里难免生出些害怕。
“不一定。”庆修诚恳道:“这场风暴如果足够大,完全可以将船只卷到很远的地方,哪怕有司南可以判断方位,也未必能够找到回大唐的路。”
司南只能指方向,不像现代导航,可以清晰指出整条航线。
哪怕能判断东南西北,又不知道大唐是在他们的哪个方向,沿着一个方向航行,只能保证最后可以找到陆地。
除非他们船上有能够通过观星找到自己所处方位的人。
庆修问道:“苏定方那艘船上,有懂观星的人吗?”
副将“呃”了声,“没有,懂观星,发生意外情况时寻找方位的人,都在我这艘船上。”
那完蛋了。
庆修头疼地按了下眉心,“没法判断方位的话,他们只能靠司南,沿着一个方向走,至于这个方向是不是大唐方向,就只能看运气了。”
如果是跑到别的什么陆地上还好,怕就怕苏定方的船是被卷到了太平洋中央,他们不管是直直往南走,还是往北走,都要走很久。
而且……运气不好的话,比较靠近太平洋中间位置的话……往北要到白令海峡,往南要到南极洲可能才能上岸。
现在是冬天,能活着上岸,估计上岸用不了多久,也会没命。
但愿他们的运气没有差到这种地步吧。
总不能,历史上原本会大放异彩的苏定方,因为这次阿拉伯战争,给蝴蝶掉了吧?
殿内众人一片沉寂。
李二也无可奈何,“尽量派人出海搜寻试试吧。”
至于能不能找到,就真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
为了避免造成恐慌,苏定方船只消失的消息压了下来,只有长安的京官知晓,毕竟瞒不住京官,大军归来,朝堂上没有见到苏定方,肯定猜得到出事了。
主要是为了防止消息传出,对走海路的商队造成打击。
这日,刚散朝,庆修便被尉迟敬德堵了个正着。
初时还有人好奇尉迟敬德堵庆修作甚,在听见尉迟敬德提到商队,许多人便不感兴趣地走了。
一听就知道是和庆国公的庆丰商会有关。
尉迟敬德满脸着急上火,“庆国公,苏定方他们走的就是我们平时前往罗马的那条海路,他的船会被风暴卷走,那以后我们出海的船,岂不是也有可能会被风暴卷走?”
因为见识到庆修商队赚的银子之多,他从最开始通过物流行会,运输货物到罗马进行售卖,变成自己组建船队。
蒸汽铁船价格高昂,他咬咬牙只买了一艘。每次只是一艘船的货物,已经足够叫他赚得盆满钵满了。
但是!如果他这艘船被卷入了风暴里面,他这是人、船、货、财,四空啊!
一想到不知道哪次商队出海,可能就会被风暴卷走,造成巨大损失,他是坐也坐不住,睡也睡不着。
“庆国公,有没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就是能够万无一失……”
没等尉迟敬德将话说完,庆修便打断了他,“没有,不可能,别想了。”
连现代的船只,技术这么先进,遇到风暴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逃生,何况是现在连工业化也没有完成初步普及的古代?
又想赚大钱,又想没有任何风险?上哪去找这么好的事。
何况海上丝绸之路本来就赚钱,运输成本比走陆路更低,而陆路遇到马匪,丢货丧命的情况一样也会有。
在有了蒸汽铁船后,海上丝绸之路的风险,已经与陆路差不了太多了。
庆修简单直白地道:“若是你担心船只出事,会造成巨大损失,可以解散商队,将蒸汽铁船卖出去,想买的人一定很多,不必担心贬值。”
话罢,庆修直接走了,只剩下垂头丧气的尉迟敬德。
放弃这么赚钱的路子,他哪里舍得?可是一旦出事,损失又实在很大……
尉迟敬德忧心忡忡地找苏定方的副将,询问船只出事的具体情况。
于是,庆修某日听说,尉迟敬德招了一群擅长观星、辨别方位的人,跟着商队一起出发。
他无语凝噎,想要多加层保险,那就每艘船上配备一个观星人才。
尉迟敬德拢共就一艘船,配个一两个观星人才即可,要这么多作甚?除了浪费钱没有任何作用。
庆修心说,请这么大一群人,还不如想办法把袁天罡拐进商队。
论起观星的本事,民间这些人,哪里有袁天罡这个被皇家聘请的人本事高。
庆修摇摇头,没再留意这件事。
只是他没想到,尉迟敬德招募的这么大一批人,居然歪打正着,后来帮了他一个大忙。
当然,这是后话了。
庆修很快就将尉迟敬德这件事抛到了脑后,他最近在琢磨推广蒸汽农具的事。
每家每户都能有蒸汽农具,显然不现实,但是每个村子配备一两套,地多的话可以配备三套左右,需要的时候,村里人就借用。
这样整个村子也可以一起承担维护蒸汽农具的费用,就不会增加农户的负担。
只是,饶是每个村子配备一两套,需要的蒸汽农具数量也颇大,总不能全部在长安造好,然后送到各地。
庆修告诉了李二一声后,便大手一挥,将当初选拔出来的精通工匠技艺、派到地方的吏员,全部重新召回长安。
这批人人数不算少,全部被召集回京,动静也不小,至少长安的大小官员是人人听说了,连带着只要家里有人在朝为官的,也都知晓了此事。
一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坐在酒楼二楼的临窗雅座上,瞥见下面有几个穿着地方吏员的官服,明显是近期被庆修召集回京的那些因为擅长奇技淫巧而被选为官的几人。
他冷哼了声,“现在真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官了。”
“话不能这么说,蒸汽火车、蒸汽铁船这些,不都是他们造出来的?还有最近庆国公折腾得如火如荼的蒸汽农具。”
“因为这些东西,大唐如今可是很不一样了。”
坐他对面的友人感叹道:“他们这一技之长,比我以前以为的,要更有用。”
那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当即嗤笑了声,“这些东西能造出来,全赖庆国公,关他们什么事?”
“庆国公能文能武,岂是他们这些泥腿子能够相比的?”
隔着扇屏风,庆修差点一口清酒呛在喉间,他真没想到,忙里偷闲,出来吃顿饭,都能听见别人谈论他。
这夸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酒楼雅座和雅间不同,雅座只是屏风隔开,能够遮挡别人的视线,隔音却很差,声音稍微大点,就能让邻座听得一清二楚。
庆修被迫听了一耳朵对他的夸赞,和对那些因技术好而选拔出来的吏员的贬低。
“这话说得也太难听了。”这次出门只有二虎跟着庆修,这会他坐在庆修对面,也将隔壁雅座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士农工商,这些人放在以前,只能去当工匠,无论是民间工匠,还是官方工匠,地位都不高,有人对他们能够入朝为官有意见,并不出奇。”
庆修慢悠悠地啜饮了口酒水道。
二虎不解:“您不帮忙说几句话吗?”他记得庆国公很重视大家看不起的工匠来着。
“没有必要。”庆修摇头,“我一时驳斥了他,他顶多是当场被噎得没话说而已,心里不见得真的对工匠改观。”
士农工商的观念,已经存在了千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哪怕朝廷主动提高工匠地位,顶多是民间对工匠会稍微尊重些,官员之间,依然有的是人看不起工匠。
真正要改变观念,只有大唐真正完成工业化,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工匠的重要。
很快,人来齐后,庆修就干脆直接地将这群人塞进制造蒸汽农具的两个工坊,让他们一起参与建造。
然后便只不定时抽查一下他们的学习进度,就没有再多管。
这些人都有基本的天赋,只要学会了,回到自己的地方,再各自打造蒸汽农具便可。
用不着费太大精力。
真正头疼的问题,是那些有大量田地的地主,庆修因为这件事,已经烦了好几天。
准确来说,是大唐的土地兼并问题。
蒸汽农具不推广开来吧,劳动力没法释放,大唐的工业便注定只能慢吞吞发展。
他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到能用石油。
蒸汽农具推广开吧,以大唐目前的工业化情况,断然不可能收纳这么多没了地的佃农。
蒸汽农具推广开后,那些地主豪强,有了蒸汽农具,就能解雇掉租自己田地的佃农。
一旦没办法给这些佃农找到一份能够赚足生存所需的银钱,这些人势必会成为流民。
近代西方工业进程中的产物——贫民窟,必然会在大唐出现。
原本庆修是抱着一步步吸纳的念头,但是他去户部溜达了一圈,翻看了一下大唐百姓的户籍后,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太多了。
一步步吸纳,怕是要十几年才能全面推广蒸汽农具。
庆修想了想,落笔给李二写了份折子。
他倒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是这个办法一旦用了,他又要成为众矢之的,被群起而攻之。
他不怕归不怕,却也着实麻烦。
既然如此……那不如交给李二这个封建地主的头头去烦。
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份极长的折子,囊括了蒸汽农具推广的好处和目前的问题,还有他想到的办法。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