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淡墨青衫

首页 >> 大明1617 >> 大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阴天子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我在明末修仙神三群聊:三国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寒门崛起笔趣阁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税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然这也使财务部门水涨船高,明朝户部的职掌真的配不上其地位,不过户部尚书的地位原本也不够,礼部尚书是入阁的阶梯,户部要想进内阁,先得升兵部,再升吏部或礼部,然后才有资格想入阁的事,礼吏兵三部地位要远远高出刑户工三部,而六部之中,户部的地位也就是比刑部和工部强一些,比起礼吏兵三部可是差远了。

在和记这里,财务部门开始也是在大部门之下,属于军令司所管辖,随着时间和形势的转变,财务局已经加了一个“总”字,算是总理整个军司财务的名义,很快就要从军令司里脱离出来。

很多人相信,如果等孙敬亭回来,这事就算板上钉钉,田季堂这个老帐花子将会摇身一变,成为一司主官,也是和记最高层的存在了。

一司主官啊,和记现在的司官级别的官员也没多久,可以说是十分贵重的存在。

王长福那么高的地位和那么老的资格,现在也就是一个武备官校的副校长,校长张瀚,他的地位等同于司官,但并不是正经司官,麾下也就是千把多、毛孩子。

周耀已经做到了一团指挥,进入中枢也就是军训司的司官,大家都认为周黑脸升官了。

田季堂只是一本帐一支笔,几年时间从普通的帐房先生做到一司主官,关键是财务总局的编制人员极多,光是在总部就有六百多人,整个和记的运作来说,财务部门已经成了最粗大的血管……张瀚当然是头脑,侍从司是延续和扩展这个头脑的功用,当然也有安全保护和处理身边佐杂事务的作用,军令司则是心脏,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展布政令,都是军令司的职掌。

再下来军政司,主要业务是征兵,管理派出军政官,对军中杂务,包括从征兵到安顿新兵家庭和安排老兵退伍,发放军中福利,抚恤阵亡士兵家属,安置伤残军人,一系列的事务都和军中有关。

原本军政司下还有相当强的火器甲仗各局,现在已经要分出来,成立军工司,专门进行军工生产。

工商司,顾名思义就是管民用工场和商业事宜的,和记在外头的分号分店,统归工商司管理,灵丘和遵化的铁场,李庄的工场,也是统归工商司来管。

另外有一个新的职能就是收税,如果把税赋之事交给工商司,就叫工商税务司,另一个可能就是把收税的事情交给财务上,成立一个财税司。

由于台湾那边的贸易日渐发达,收益可能直追总部,所以也有可能成立对外贸易司,专管对海外贸易的事情。

另外就是军训司,参谋司,军法司,民政司,农林政务司等等,地位有高有低,总体看来,军队和民政贸易现在是一半对一半了,不象两三年前,几乎所有部门都可以算是和军方有关,毕竟张瀚从生意起家,然后冒起之后就是以军队为重,现在军队还是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民政贸易财赋各部门都起来了……这才是正常的情形,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如果是纯粹的军队组织,其架构必定失衡,纯粹的军队组织不是不可以,但没有属民没有收益没有工商外贸,这组织是怎么生存的?要么受制于人到不甘受制于人,要么会成为失衡的怪兽而凭抢掠为生,前者就是大明辽镇,后者就是历史上的一个个强盗集团,比如蒙元或是现在的东虏。

“老田来了。”张瀚放下手中的鹅毛笔,揉揉手腕,捏捏眉心,笑道:“手酸眼也酸哪,回到青城就是一摊子的事!”

田季堂笑道:“大人能者多劳。”

“废话!”张瀚笑骂一句,说道:“再能我也不愿多劳,本朝太祖那种神仙般的人物不是一般人能够效仿的。”

田季堂也是由衷的道:“诚然,本朝太祖真是非常人所能比。”

张瀚又笑道:“我发牢骚是针对孙孝征,他可是好,去台湾一路巡行过去,一路上舒舒服服的,也没有事叫他决断。回来更是穿州过府,看他的样子,似乎是要一路再看回来。这下好了,政务多办落我自己头上,要他这政务官何用?”

政务官就那寥寥的几个人,李慎明这个政务官兼侍从司司正主要是对外,很多张瀚对外的关系需要李慎明来打理,另外就是日常的流程监管,政务方面,李慎明负担的相对要少一些。

孔敏行,莫宗通,李东学,梁兴,这几个政务官要么镇守一方,要么负责一司,平时就够忙碌了。

真正协理张瀚,处理超过自己本司范围公务的,当然是孙孝征这个大舅哥,人信的过,能力也强,原本就主持过东山会,跟在张瀚身边几年,该学的也是学了不少,最少在处理日常政务上叫张瀚省了不少心思。

张瀚在抱怨,这屋子里还有好几个等候批复的中层官员,话定然是会传出去,但对孙敬亭的影响当然是相对正面的。

被撵去台湾,一个来回近三个月,对一个在顶级的官员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和记内部,未必不会有人想着要顶替孙敬亭,人选很多。

就算自己不想或清楚内情,也害怕中层的这些人想顶着自己的上司争一争,万一争上了,可是连他们在内都是水涨船高了。

这种风潮必须按下去,张瀚的抱怨一传出去,所有人都会明白孙敬亭的地位不变,张瀚并没有换人的打算,也就可以偃旗息鼓了。

田季堂久在张瀚身边,当然知道这位一言一行都有深意,当下配合着说了几句,待公厅里的人都退出去,田季堂微笑着道:“大人对孙政事也是没有话可说了。”

张瀚微微点头,说道:“也是孝征兄自己能帮的上手,不光是我和他是朋友或姻亲。”

田季堂是孙敬亭一路带出来的旧部,听了张瀚的话,当然满怀欣喜。

“你也不要操心孙孝征的事了。”张瀚看着田季堂道:“外头最少有十几拨人等着我见,这一次叫你过来,就是要谈一件要紧的事情。”

田季堂沉声道:“大人是说税收的事吧?”

“看。”张瀚满意的道:“响鼓不用重捶,一说你说懂了。”

“不是说打算并入工商司?”田季堂道:“工商司刘司官不会生意气吗?”

张瀚淡淡的道:“他敢吗?”

田季堂只是顺嘴一说,听了张瀚的话,脸上立刻就有了笑容。

换了别的势力,任用官员调整所管范围多半会生事,特别是大明官场,无事还要生非,况且是真的有事。在和记,调整职权范围就是看需不需要,张瀚的毫无争议的权威之下,所有的规矩和权力范围都是他一言而决。

这就是开创者的好处,继承者想对旧有框架做一点改变都很困难,因为他没有改变的权威和天然的法理依据,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很多,帝王主导的也很多,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数,主要原因就是成规难变,利益集团一旦形成了,那可就不能轻易打破藩篱了。

就以军政司来说,开始是很多事情军政司一把抓,现在分了工商出来,也分了军工司出来,原本军政司的官吏都分了不少出去,李东学的权力范围被剥夺了三分之二,若是换了百年之后,利益固化成型之后,想做这样的事就太难了。

既然张瀚决定了,田季堂也知道他的脾气秉性,当下没有二话,只道:“请大人吩咐吧。”

“嗯。”张瀚道:“征税这事是必不可免的,我和记不是在开善堂,该有的收入就必须有。只是买卖城好似新植小树,不可大力晃动。所以征税是要征的,但要分层次和先后,先征汉商的税,税率定在其利润的百分之五,这和大明商税是一样的,然后是征俄罗斯人的税,也是和汉商一样的税率,等何时能征蒙古人的税,这暂时我还没有定下来。另外就是农税,我们和记在草原上开垦了大量荒地,现在逐渐吸引了大量的佃农来耕种。此前的模式是和记建立屯堡,然后提供安家之处,耕牛种子农具都是和记的,佃农则将收成的六成交给我们,我们再收储,发卖,获利之后按股本分红给军司人员和军官。这种模式目前来说还算成功,台湾和宽甸等处也是多半用这样的模式。还有一种,就是佃农不拿粮食,由我们完全雇佣,所有一切都是我们提供,还按月给银,算是长雇工,这种模式是要渐渐改过来的,种地不象做工,不那么容易监管,农政司的人渐渐要把精力全用在提升产量和改良品种,督造水利工程诸事上,不可能一直监督佃农劳作,可能多半佃农有天良,知道用心劳作来回报我们,但时间久了,必有奸顽之辈于其中生事,一粒老鼠屎可能坏一锅粥,我们不必冒这个险。”

田季堂大为赞同,简直是击节赞叹!

张瀚对人心的和人性的了解太深了,简直和年纪太不相称!

喜欢大明1617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1617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全球战国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迷雾岛奇遇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网游:我在游戏里当官差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娱乐:开局破产,女友跑路刀与剑的征程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随身一个迷雾世界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仙武神皇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茅山升棺人张初九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
经典收藏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在下九千岁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我的军火商人生涯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异界军火帝国大航海之重生主宰鬼明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女帝的内阁首辅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诸葛亮魂穿崇祯庶女攻略史上最强太子!江山名士凤倾妆惑世歹妃种田之天命福女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
最近更新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高门庶子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水浒之往事随风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冰临谷衣冠谋冢唐代秘史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史上最强县令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