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倦鸟落旧林

首页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浪漫三国行暴君总想生三胎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伏羲夫妻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倦鸟落旧林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全文阅读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txt下载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84章 教改开始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顺朝廷的最新一年的年头,大体只有三件大事。

一,自然是皇帝立后的典礼。

二,则是一场在春耕前突然爆发的北方诸省土地大巡查。

三,就是大顺朝的科举春闱,被皇帝突然下达了分科命令,国子监、翰林院、太学府三家学府正式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第一轮分科考试开始了。

而且直接在春闱上展开。七科分别为:国语、数学、历史、政治(大同论)、物理、化学、工艺。

其中,必考为:国语、数学、政治。

想要考国子监,还要考物理、工艺。

想要考翰林院,还要考历史、工艺。

想要考太学府,还要考物理、化学。

很典型的3+2模式。

不过,除了必考三科之外的其他几科,就是很标准的客观题+主观题,分数比为六四开。

如此一来,所有去年年末就抵达京城的考生们,已经蒙圈了。

他们是没想到临了距离开考没几个月了,皇帝会突然下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仅如此,京城内的报纸,还突然开始刊登“模拟题”。

没错。

这一次王三没有将题型隐藏多少,而是考察所有考生对于信息阅读的能力,尤其是“报纸”的应用。

因此接下来全国范围内的每一期报纸,都要转载模拟题,这干系了未来所有学子的未来。

这也让报纸的销量,开始创新高。

顺天府西部,房山县。

这里坐落了一座学校,钢筋水泥打造的六层小楼,正在响铃。

从不远处的宿舍里,陆陆续续走出来数百人。

他们穿过跑道、操场,来到了食堂。

“赵东甲,你的报纸。”

“成财信,你的报纸……”

门口,四五个小童找到了金主,将报纸递上去,讨了一文赏钱,继续呦呵起来。

拿到报纸的人,进了食堂,弄了简单的清粥小菜,富裕点的加个鸡蛋、油条,然后一边吃,一边看。

“如何?”赵东甲被身边的友人问。

“唉,朝廷是铁了心的要进行文理分科。而且这一次科举的制度也修改了,从今往后,官吏一体,需要参加的是每年三月和十月的公考,秀才学历就能参选。

而科举,选的是学位:进士、博士、院士。

我们现在考选的就是进士学位。当了进士,也不能立刻做官了。”

“什么?!”一听这话,所有人脸色都僵了。

“放心,朝廷没有将路堵死,选了进士,也可以参加选吏。当然,陛下不建议。”

赵东甲将报纸递给众人面前,指着上边的(解释)说:“陛下认为,由于前明遗祸缘故,接下来十年内,普通百姓家中所出子弟,不可能快速获得跟前朝士人遗留子弟,在学习能力上进行平起平坐。所以,为了公平公正,朝廷决定直接推行文理分科,同时将所有前朝子弟,强令接受大同再教育。

除非我们得了进士,进入三大学府修习,然后三年之后毕业,通过三大学府的推荐进入官场。

或者前往边区、老区的学校,协助本地治理、学习和再教育。只要能从这些地方完成再教育回来,朝廷会直接给举人功名。

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去选择,那么只能参加名额再一次缩编之后的传统科举,并且十年之后,传统科举将会从大顺被废黜。

从今往后,科举更名高考,将会建立一个以公立学校为基础,私立、自考为辅助的普惠教育体系。

而想要选吏做官,还得在拥有学历学位的基础上,参加公考。每个岗位所需要的学历、技能、方向各不相同。

比如,想要进农部、驿部、学部等,需要成体系的技能证书,或者各部直属学校的学历。”

“这么复杂?”听罢,他们都觉得头大。

“没办法,教育必须更新。陛下认为,大顺之前的朝代,考试从来不是为了服务社会进步,普惠大众去的,所以这一朝必须扭转。从朝廷细化出十五部衙门,近百有司就能看出来,朝廷是准备细化发展。所以,我们这一次若是考不中三大学府,就只能去参加大顺的那些工匠学校了。”

赵东甲叹息着,手指点了点最新的一页,上边写有大顺在全国范围铺开的学校等级。

为了应付工业化需要,王三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私塾教育,而是直接铺开评级:小学、中学、大学三个等级。

并且将之前的六年级压缩为五年级。

中学开始分流,采用2+1+2模式。

前两年统一进入根据人口划分的初级普通中学,进行学习文化课。

然后进行一年的过渡学校,这个学校只进行文理分科,期间学生可以随意参加文理两个学部的选课,同时会有大量的中级普通中学、职业中学,来参与招生。

中级普通中学,自然是文科方向的,职业中学就是理科方向。

但因为朝廷资源有限,所以在财政拨款上普中和职中的资金为:三比七。

而且职业中学包分配。

当然,这还没完,普中只能参加各大学校的自主招生,并且还包括了大量私立大学,私塾大学,而职高则进行统一考试管理,最顶尖的那一批可以进入大学参加科研研究,中间那一批安排进入全国各地的高级职业大学深造,最次的那一批直接进入生产线。

至于大学,统一为三年。

如此,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大学三年,也就是十八九岁就会有一批孩子毕业参与工作。

当然,这是质量中等的那一批,更多的孩子还是在小学结束去打工,甚至连小学毕业都没机会上。毕竟王三只是要求扫盲,通常三年级生,就能学会拼读、识字、写字八九百之数,然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学一学,未来二十年内凑一凑,一千五六百字肯定有的,应付日常生活也够用了。

当然王三设计的教育体系,完全是为了大顺工业化服务的,压根没有考虑过普通文科学生的死活。

或者说,现在不需要考虑。

因为在物资不丰沛的时代,考虑文科做什么?

王三还是那一句话,先富物质,再富人心。

所以文科只能作为理科辅弼,等之后社会生产力丰富起来了,再提高文科待遇。

“这……这!难不成我们没有出路了?”有人发出了绝望的声音。

赵东甲看得苦笑:“还有一条路。”

“什么?!”

“学政。”赵东甲敲了敲不远处的文字说:“学部自打从礼部脱身之后,教育体系就由朝廷和陛下亲自把关。

陛下有大宏愿,准备推行全国扫除文盲计划。要用五年突击、十年巩固、二十年规划,在全国范围内,让全国七成以上人口,掌握一千五百常用字。

为此,文字要简化出标准字、文档资料要白话文、地方官员教育百姓学习有奖励,跟政绩直接挂钩。

所以,我们若是朝中没人,就去寻学政之业吧。只要做好教育,未来不乏升迁通途。”

众人思索了起来。

也没几个人有心思吃粥了,囫囵下肚,纷纷告辞离开。

他们需要打听更好的情报,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毕竟,朝堂变动,时代的一粒沙下来,压在他们身上,也是令人肝颤。

赵东甲也没阻拦他们离开,继续翻看了一会儿后,苦笑的放下报纸:“朝廷,当真是有钱没处花。这百姓不愚昧了,国家真的能安稳吗?罢了,还是且看看吧。不过……文理分科怕什么?我赵东甲自问博闻强记,七科全考便是。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来择优而录。”

喜欢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全球战国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霸天龙帝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叶凡唐若雪医婿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大佬他命里缺我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血月临,僵尸出星宇晨龙窥命救赎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重生之独步江湖茅山升棺人
经典收藏药满田园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卫青传奇人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江山名士惑世歹妃最强医仙混都市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大航海之重生主宰陛下,臣只想吃软饭重生之再造华夏三国群雄乱舞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大明忠勇侯
最近更新云起惊鸿客锦衣血诏水浒之往事随风大明辽国公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高门庶子历史中的酒馆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道藏辑要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藏还俗穿越之原始之路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玉符传奇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倦鸟落旧林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txt下载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