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首页 >> 隆万盛世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凛冬长夜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策行三国猛卒我要做驸马战场合同工郭嘉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63章 透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后市广为流传一句话,那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虽然被承认是谚语,但却不是古人传下来的,实际上是改革开放时期有人说出来的。

该谚语通过“无农不稳“强调农业是稳定社会的根基,以“无工不富“点明工业对财富积累的关键作用,用“无商不活“阐明商业流通激活经济循环的功能。

1978年始发于江苏农村改革实践,1984年获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正式阐释,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指导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美国《纽约时报》评价其为中国'中共中央提出的战略性口号',反映出农工商缺一不可的辩证逻辑。

1978年9月,江苏农垦黄海农场在探索农村改革路径时率先提出该说法,后经苏南基层干部提炼为'农业一碗饭,副业一桌菜,工商副起来'的通俗表述。

198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烟台调研时明确引用并阐释其内涵,指出乡镇企业发展需与农业基础相结合,推动该谚语上升为国家政策指导方针。

此时可没有工业的说法,所以魏广德没提到工业,而是断了句提出自己的思想,其实和后世改开政策是一致的。

而魏广德说这话,无疑就是在提醒张四维,他们发家是怎么来的。

说实话,后世总说什么宋朝、明朝就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其实以魏广德这段时间的观察,都是扯淡。

大明在这个时期其实是工商业不分家的,而商人在发达以后,想的不是扩大资本,而是学着士绅家族一样,培养家里的书卷气,附庸风雅,然后就是买田置业。

所以,如果没有外力刺激,要想靠自身向资本主义转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说到底,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太强大,大家想的都是“商而优则仕”,就算明末商人开始插手朝廷,但也多是为维护自身利益。

毕竟,千百年来,商人在官员面前就是任人鱼肉的角色,毫无还手之力。

栽培读书人,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只是商人们本能的自我保护而已。

张四维自然也是明白人,更何况魏广德这些年一直在推动大明的工商业发展,张四维不是瞎子笼子,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魏阁老,此事若是真这么定了,你知道后果吗?”

张四维还是提醒道。

“最起码百姓不必再担心苛捐杂税的轻饶,可以安心种地过活,不是吗?”

魏广德淡淡开口说道。

此刻,内阁四位阁臣都不约而同在脑海里浮现出那时候的场景。

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要不作奸犯科,官府就和他们几乎完全不沾边。

是的,所有的赋役,都是士绅豪族和官府对接,由他们把赋税交了。

当然,自家还有土地的农民,也就是自耕农,他们的赋税只能自己交。

可一条鞭法一定恒定了土地的赋税,那他们夏税秋粮该交多少,自家多少田地自然是心里有数的,就得他们自己去交。

前些年为什么自耕农愿意把土地投献出去,甚至主动把土地卖给士绅豪族,不就是担心被官府的人征税,还承担那些隐地的税赋。

都把“田底”卖给士绅大户,由他们去和官府打交道,自己只要“田面”权利,虽然交出去一些地租,可也不至于因为赋役和摊派而有家破人亡的风险。

若新法一行,田地恒定税额,这样的风险自然就小了,士绅豪族还想继续兼并土地也就难了。

魏广德无意打破现有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格局,其实如此也好,虽然被后世多少有些误会,但没关系,只要能保持农业稳定就好。

佃户那时候只要把自己当田地打理好,其他什么也不用管,自耕农也能得到保护。

农业保住了,国家有了稳定的及时,就可以全力发展工商业,国富民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都是该交的税,难道朝廷收税还有错了?”

魏广德忽然说了句。

这话,张四维不好接,张居正和申时行也都是微微点头。

“编制一条鞭法,把地方官府所需也都考虑进去,以后官员也不用再摊派杂税供衙门运转,都转入其中征收,也方便了下面人。

若没有其他理由,我觉得此法可行,可由善贷书写条陈,内阁据实上奏。

北直隶已经把各府县官职情况汇总到吏部了,下面我打算让山东、山西、河南都把治下府县官职情况上报吏部。

南边,有南京吏部负责,开始对浙江、江西等省府县进行摸底,让他们都把府县设置的情况上报。”

张居正终于开口说道。

其他省份稍微麻烦些,不过直隶省还是很容易就成文下发,收到文书也很快。

毕竟,各府县都有官吏的花名册,上面有所有衙门里在册官员的信息,抄录一份报上来,不过几日的功夫。

张四维绞尽脑汁也没想到反对的理由,“摊丁入亩”政策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这点谁都能看出来。

效果嘛,自然是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加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轻微改善,最关键似乎还可以起到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役是破家之源,没有了役,士绅豪族再想逼迫自耕农破产可就困难了。

只是这些话,张四维不便说,在这里也说不出口,嗫嚅几句,终究还是叹口气说道:‘如此,我也不反对。’

张四维点头同意,如此内阁就算全票通过了“摊丁入亩”的提议,虽然还没有这个词儿,但魏广德之前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了,徭役、丁税摊入田亩之中,不再单独纳税。

“既然如此,那接下来就由善贷起草章程,我们看后上报。

这段时间,各家也和关系亲近之人通声气,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张居正开口说道。

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早晚都是要公开的,与其到时候满朝哗然,倒是不妨早点把消息放出去,试探朝中反应。

朝中清流浊流,以张居正看来,清流中一部分官员应该会支持此法。

不是所有清流都会支持,因为这对清流的影响很大,许多清流都在朝廷里清水衙门待着,待遇本就不丰厚,难以养家。

如果再断了他们在老家的田地贴补,他们就算再清高,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安稳下来的。

反倒是浊流比较容易看清现实,若是看到内阁态度一致,为了官途,他们怕是会选择捏鼻子认下。

反正老家那些田地产出有限,而他们的收入大头却不在这上面。

但不管怎么说,张居正都相信,地方上反应会很大,而京官们也会在后面渐渐少了孝敬。

毕竟摊派和丁税属于地方收入,类似于后世国税地税中的地税部分,一起纳入一条鞭法后,虽然依旧保持地方提留,但官员们的浮财也少了。

没了这笔收入,送到京城的孝敬肯定也会减少。

等散衙,张四维和申时行告辞,魏广德和张居正在值房里又小声议论起来。

“我看,不仅是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把俸禄改革也纳入其中,比较容易平息下面的反对之声。”

魏广德先提出来道,“勋阶和散阶都发对应的俸禄,官员们等于那三倍俸禄。

如果朝廷随后财政改善,折色就可以逐渐减轻,反之亦然。”

已经开了口子,自然还是要安抚下面人,发钱就是最好的办法。

别看地方官员其实依旧可以有盈余,但相比过去可以所以摊派来说,变法后这个权利就没有了。

要想在官职上搞钱,那就只能精打细算。

毕竟,地方的提留就这么多,要是都花完了,自然就没有了结余,不能进自己口袋。

这个时代没有大基建的概念,地方提留官员们是绝对不会拿出来随意挥霍的,修桥铺路都是官府发动士绅捐款。

所以别看当官还是能转到银子,但却少了很多,不能随心所欲,官员们不满是一定的。

涨三倍俸禄,就是平息不满的办法。

这部分也只有官员可以享受,吏员是没有的。

“还有宗室那边,怕是也要一起安排上。”

张居正开口说道。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几件事儿相互纠缠,要么不办,要办就得一起处理好。

“那就一起办吧,奏疏先把大致意思定下来,后面完善细节。

多少都能争取到一部分人的支持,而不会出现满朝群情汹涌,一起反对的程度。

顺道把天津、广州开海的奏疏一起往上交,嘿嘿......”

魏广德笑道。

此事早就在官场上传开,只是奏疏内阁一直没有递上去,想着过年的时候再报上去,大家也乐呵乐呵。

京官和地方官员都能从中获利,这是大喜事儿,纠缠在一起往上报,反正就是大棒加甜枣一起喂出来,看你吃还是不吃。

“你的意思是,先定方略,再出细节.....”

张居正眉头一挑,忽然问道。

“方略如果都反对,那就没有细节,那些好处自然没有。”

魏广德开口解释道。

“嘶......”

张居正倒吸一口凉气,“可若是他们只吃甜食不吃其他的怎么办?”

‘那就按叔大兄原本的意思,只把徭役和杂税摊入一条鞭法,其他保持不变。

不过话先说出来,广州天津开港还得再议,三五年怕是难以成行。’

已经有月港和松江府,魏广德对加大开港力度其实并不强烈。

说到底,新增两港对他没有好处只有坏处,魏广德自然敢拿这件事儿做筹码,和京官,还有地方官扳扳手腕。

“给散阶和勋阶加俸禄,肯定也要再议。”

魏广德又补充道。

好吧,魏广德计算里,这些都是连环套。

地方官员要压着士绅接受农业改革,摊丁入亩,内阁才会给官员谋福利。

这里面本来就没有宗室的事儿,也就是想着少些麻烦,才把宗室改革也纳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地方提留中该支付给宗室的禄米,会纳入考成法,也就是不能继续久拖不决,否则就考成不过。

对于宗室来说,到底是及时拿到定额制下的折色禄米,还是接受朝廷补偿分到田地分宗自立,选择自由,反正朝廷不管。

低级宗室的婚配权利也剥离,由他们自处,内廷和礼部都不再过问。

“宗室问题,晚上我们在醉仙楼请双林一起商讨一番,你看如何?”

宗室问题,内阁可以制定政策,但却没法接触,了解对方的反馈。

这些事儿,宫里倒是有关系。

通过宫里安排在各王府的人透露出去,看看各支宗室对此的看法。

说起来,如果要在年底前获得反馈,进而在朝堂上议论定夺,时间已经有些紧了。

“我看行,晚上醉仙楼,我安排。”

魏广德开口说道。

“那好,我叫人拿上帖子去司礼监请他。”

张居正说了句,随即唤人进来,张居正吩咐人去司礼监请冯保,两个人接下来又说了说之前讨论的一些事儿。

毕竟晚上和冯保见面,要改动的规矩,还是提早和冯保说一声。

太监嘛,难免有时候小肚鸡肠,及早说一声,显得重视。

像冯保这种角色,让他办成事儿或许有难度,可要在宫里乱嚼舌根子,坏你的事儿,那太容易了。

散衙后,魏广德上轿子前就吩咐随从去醉仙居包下最好的雅间。

有魏阁老的牌子,那最好的雅间就算有人包下了,那也得主动让出来。

毕竟在京城,还有谁能比他还牛逼。

很多事儿,魏广德都不用操心,下面的人就会去办。

只要是他想要的,就会有人做好送过来。

在外界看来,这就是官员公器私用,可实际上很多事儿都只是规则,大家都默默按照规则做事儿。

甚至魏广德都不知道是否已经有人占用了包间,他也不需要知道。

但当晚,醉仙楼最好的雅间里,他就和张居正、冯保在其中把酒言欢。

一开始自然不会说太多,但酒到半酣时,这才吩咐人屏退左右,说起正事儿。

这次改革动作有点大,从清丈田亩后外界反应看,各方争论不小,冯保自然也清楚,所以他也乐得快人一步了解内阁的打算。

“依旧按照祖制征收赋粮.....”

“杂税、丁税和徭役并入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散阶和勋阶发放俸禄.....”

“宗室禄米定额.....”

“朝廷对禄米发放行考成法.....”

“鼓励低品级宗族分宗,朝廷给予田地不长,允许经商和科举.......”

一桩桩一件件逐一讲述出来,冯保眉头也皱起来了。

《隆万盛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隆万盛世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天之从国漫开始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新婚夜,废物老公他站起来了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倾城大小姐爱上我宝贝乖乖,跟我回家霸道凌少的小妻子幻兽飞雪传汉鼎余烟我的道士老婆做美食,听八卦,王妃很忙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随身一个迷雾世界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九霄天庭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
经典收藏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种田之天命福女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特种兵之神级技能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南宋弃子绝色红颜,高门贵妻金融帝国之宋归鬼明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诸葛亮魂穿崇祯
最近更新锦衣血诏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唐代秘史巨宋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高门庶子笔架叉将军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