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首页 >> 华夏真相集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道长生:从斩杀狗妖开始顶级悟性:从修炼基础剑法开始反派:我把气运之子都撸秃了九霄剑皇最强打工人,竟然是赌狗反派:开局夺走主角金手指凌天诛神录灵气复苏:开局无限合成自废武功后,我神体大成重生流氓世子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五十七集 鱼藏刺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吴楚边境,远离朝堂。边邑卑梁,二女争桑。

楚国边城钟离,与吴国边邑卑梁相邻,并无明确边界,只一条小河,蜿蜒穿行而过。

两地居民鸡犬相闻,皆以养蚕为业。

周敬王三年春,钟离之女越界,至卑梁采桑;吴女上前理论,由此互相厮打。

卑梁女力大,终占上风,将钟离女打哭还家。钟离族人闻而大怒,遂各操柴担榔头,寻至卑梁,打死卑梁女一家数口,然后撤回钟离。卑梁女邻居皆怒,将此事上报官府。

吴国卑梁邑守闻而怒不可遏,遂调集全部卑梁守军三百,车二十乘,往伐钟离。卑梁百姓亦都怀愤,追随步军之后,相助攻打钟离。结果钟离守戍毫无防备,终被吴军扫荡,死数百人,居民财帛亦被掳掠一空。

消息传至郢都,楚平王闻说钟离被掠,不问曲直是非,当即调军攻占卑梁,并对当地军民进行屠杀。

吴王僚闻报亦大怒,便拜公子光为将,率军进攻楚国。吴军一战获胜,就此攻占钟离、居巢两城。

吴楚此番大战,全是因争夺卑梁桑叶而起,故此史称卑梁之衅。

钟离、居巢二邑既失,楚平王惊怒交迸,便得心疾,久治不愈。

至敬王四年,楚平王自觉疾笃难起,乃召令尹囊瓦及公子申两位重臣,至于病榻之前,以太子轸相托,遗嘱而薨。二人受命而出,公子申且去召集族人大夫,安排丧事。

囊瓦因不喜太子轸,而素与公子西交厚,遂与大夫郤宛暗地商议:太子轸年幼,且其母伯嬴,原以太子建名义向秦国所聘,并非国君正妻。子西年长而且好善,我谓不如立以为王。立长则名顺,建善则国治,诚立子西,楚必赖之。

郤宛不以为然,但只唯唯以应,转身便将囊瓦之言,告于公子申。

公子申大怒:若以其母非嫡而废太子,是彰君王昔日父夺子妇之行也。太子虽幼,母为秦君之女,且久为楚君夫人,谁谓其非嫡嗣?今反欲弃嫡立庶,外失秦国大援,内扬先君之恶,蠢之极矣。囊瓦欲以私利祸我楚国,其非丧心病狂乎?再言及此事,吾必杀之!

囊瓦闻而大惧,岂敢再提废立之事?乃奉太子轸主丧即位,是为昭王。

殓葬平王已毕,昭王升朝理政,并对拥立群臣封官赐爵。使囊瓦仍为令尹,郤宛为左尹,鄢将师为右尹,费无极使为太师,四人同执国政。

在楚平王患病之时,吴国占据棠邑江口,并在此修筑城池,史称古棠邑城,是为今南京地区史载最早城市原型。此后直至秦始皇平定六国,下令拆毁此城,共延续三百余年。

便在此际,郑、晋、宋、卫、曹、邾、腾等中原诸侯国大夫会于黄文,商议安定周朝王室之策。会议期间,列国大夫互相拜访请教,交流思想,由此便为诸子百家兴起张本。

越明年,鲁国因赌博斗鸡,引发内乱。究其原因,是季孙氏平子与郈昭伯斗鸡,双方为保必胜,皆都作弊。季平子给斗鸡套上护甲,郈昭伯给斗鸡套上铜爪。两鸡相斗,季平子败,因斥责郈昭伯违规。郈昭伯反唇相讥,亦责季平子犯规在先,斗鸡比赛,无果而罢。

季平子还府,羞怒难当,便率家甲围住郈府,拆开郈宅后墙,在其院中强行修建宫殿,称为季氏行宫。

郈昭伯势弱不敌,只得暂时隐忍,寻找反扑机会。因知臧昭伯与季平子有隙,遂与之结盟,商议一起对付季氏。

臧昭伯之弟臧会诈害其兄不成,藏在季氏家中;臧昭伯大怒,因而囚禁季氏家人。季平子恼怒,复又囚禁臧氏家臣,以为报复。臧昭伯便以此事为由,与郈氏联手。

由是郈氏便以季平子侵宅建殿为据;臧昭伯以季氏干涉自己家族事务在先,囚禁自己家臣在后为由,写成奏本,同时向鲁昭公告难,并揭发季平子平日种种不法。

鲁昭公闻奏,亦正因季孙氏侵占公室之田,欲要反抗,便即愤然而起,带兵攻入季氏家中。季平子实未料到昭公竟敢动武,毫无防备,便向鲁昭公认罪求情,但被拒绝。

未料季平子认罪求情是假,拖延时间是真,早已暗示家人外出,向叔孙氏请求援兵。正在君臣对峙舌战之时,叔孙氏率军来到,击败昭公之军,季平子获救。

鲁昭公大窘,情急之下却又与虎谋皮,派郈昭伯为使,往求孟孙氏出面调解。孟孙氏二话不说,当即擒执郈昭伯,与季孙氏、叔孙氏联合讨伐昭公。鲁昭公至此叫天不灵,呼祖不应,只得出逃齐国。

齐景公热情以待,并许诺道:请奉送两万五千户以为食邑,并待天子之命。

鲁昭公闻而大喜过望,便欲应允。

公子家驹谏道:父亲身为鲁国之君,不思借兵复国,宁弃周公所遗基业,而甘为齐国臣下,此事可乎?

鲁昭公闻言大惭,由此愧不敢受。

家驹又道:齐侯无信,不如至晋,请求晋伯主持公道,助君复国。

鲁昭公以为齐近晋远,且对齐景公充满幻想,便不肯听公子此计。鲁国内乱既平,叔孙氏劝说季平子迎归昭公,孟孙、季氏俱都不从,于是只得作罢。

鲁昭公居齐时久,见齐侯并无助己还都复位之意,方信公子家驹之言,因而离齐奔晋,并请晋侯护送自己回国。

季平子闻而大惊,乃联络三桓,共同贿赂晋国六卿,使其谏止此事。

晋国六卿既受季氏贿赂,因而一齐劝阻晋顷公,休送鲁昭公归国复位,平白得罪三桓。晋顷公非惧鲁国三桓,但实在不敢得罪本国六卿,只得作罢,乃将鲁昭公安置在乾侯。

鲁昭公在乾侯一住七年,直到患病去世,命丧异乡。终年五十一岁,在位二十五年,流亡七载。鲁三桓闻说昭公薨逝,遂共立昭公之弟公子宋为君,是为鲁定公。

自此鲁国军政,皆都掌控于三桓之手,国君定公徒有虚名。

便在鲁国发生内乱之时,孔子便率徒众去鲁,来到齐国求仕。齐景公大喜,当面问政。

孔子答曰: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齐景公问:究何意也?

孔子:父以慈待子,子以孝事父,君以仁待臣,臣以忠事君。

齐景公: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孔子为政高论虽被齐景公大为赏识,但当时齐国大权皆在大夫田氏,且晏婴为相,亦对孔子治国思想不以为然,故劝谏景公,不能采用其治政之策。

于是孔子在齐,虽然不能与政,但得齐侯礼遇,倒也悠哉游哉。更得闻《韶》乐,以为天下至美韵律,三月不知肉味。

时间既久,孔子见在齐国无法实现自己志向,只得返回鲁国,全力开馆授徒,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这一时期,孔子弟子越来越多,前来曲阜求学者,几乎遍及天下诸侯各国。

镜头转换。便在儒圣孔子游齐之时,齐国兵圣孙武却被迫离开齐土,远奔吴国。

田穰苴力退晋、燕二国之敌,被封为大司马之后,陈田氏就此崛起。

鲍、高、国氏家族不喜,纷向齐景公屡进谗言,必欲驱逐田穰苴,削弱田氏势力。

齐景公最终拗之不过,只得采纳三家意见,将田穰苴辞退。田穰苴被贬退之后,因不能施展满腹才能,故此心情忧郁,不久病故。

孙凭与田穰苴同宗,时为齐国上卿,位高爵尊。其子孙武人如其名,爱武成痴,披阅军事典籍,深解黄帝战术,精通伊尹、姜太公、管仲兵谋,尤得田穰苴用兵之道三味。

田穰苴既死,又兼齐国危机四伏,孙凭以为祸乱即将危及孙氏家族,遂率全家离开封邑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逃到吴国。

孙武此时只有二十余岁,虽在兵法研究上已卓然成家,但藏形不露,随父亦耕亦读,隐居田园,等待一飞冲天之时。

当此之时,商家鼻祖范蠡亦二十岁年纪,意气风发之际。

范蠡字少伯,出生于宛地(河南南阳)三户邑。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

范蠡精于谋算之学,师从于名士计然。

计然乃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权县林七乡西村)人氏,生卒年皆都不详,亦不露其族姓,只说辛氏名钘,字文子,又称计研,自号渔父。

若依此而论,则可推断,当初于江边救渡伍子胥与楚公孙胜,功成之后不肯报名,只以“渔父”告之,扬长而去者,当便是此翁。

计然祖先史籍不载,无从得知,但据后世史家推测,是从晋国逃亡至宋国落难贵族。计然外表平庸愚钝,但自幼好学,通览群书,常似大智者若愚。

又时常观察自然,善自事未露出倪端时推其发展规律,观人颜色而知其心。至三十岁时便即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尤善计算。计然学成之后,常游于山海湖泽,尤喜作渔翁打扮,游于江湖之间,来往楚、吴、越地。

当计然南游越国之时,正遇少年范蠡,因喜其天纵聪明,故收为徒,并授以灭楚七计,以为仕越之阶,显达之本。因其品行刚直,又酷爱山水之游,不肯游说自荐于诸侯,故此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素日只以计然为号,或称渔丈人。

范蠡时欲自荐于越王句践,向师父征求意见。

计然对范蠡说道:中原势衰,吴越霸气将生,子仕越可也。但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功成之际,便是身退之时,切记,切记!

范蠡牢记在心,由此深为敬佩,愈加虚心学习。

画外音:计然在史籍中只是惊鸿一瞥,有若神龙,无人知其具体来历,最终去向。其实一旦说破,并不奇怪,因其便是自古以来,第一神秘人物老子之开门首徒。此后更奉师命,将道家一派学术,尽行传给弟子范蠡,以使其再传鬼谷子,由此便衍生出鬼谷门一派,道家第一支脉。其后鬼谷门在战国初期更是大放异彩,门下众徒先后掌控列国军政,影响整个战国二百余年走向,并终使秦始皇一统六合,兼并七雄,成为千古一帝。

与恩师老子相同,计然在完全隐居之前,亦曾留下一部奇书,名曰《文子》。北魏李暹为《文子》作注疏云:“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明确指出计然便是老子弟子,是为重要文献证据。又从生活年代考证,范蠡晚于老子约四十余年出生,而计然正处于老子与范蠡之间,年龄上便极吻合。

计然收范蠡为徒,遗七计而助勾践灭吴称霸,只是牛刀小试,而且不露声色。范蠡助越称霸,不似管仲相齐,百里奚相秦如此招摇,而是成大业于无形,正是道家手段。范蠡功成而去,亦更是道家手段,绝不似儒家、兵家、法家、墨家、阴阳家,或匠门、医门行为。

范蠡既得师父计然指点,于是大拜八拜,下山出林,一路飘然,向东南而去。

周敬王四年,是为楚昭王元年。

吴王僚趁丧出兵伐楚,使二弟公子盖馀、属庸为将,围攻灊邑。同时命四叔季札出使晋国,以观诸侯之变,防其助楚。

楚昭王轸新立,闻说吴兵来攻,急与众卿聚议拒敌之策。

公子申献计:吴人乘丧来伐,我若不出兵迎敌,便是示弱,必更启其军深入。依臣愚见,可令左司马沈尹戍率步卒一万,往救灊邑;复遣左尹郤宛率水军一万,从淮汭顺流而下,截住吴兵之后,使其首尾受敌,不得归国。则吴兵进退无路,必被我擒。

昭王大喜,遂用其计,使二卿调遣兵马,水陆分道而行。

吴公子掩余、烛庸正围灊邑,谍者来报:楚国救兵来到!

二公子大惊,分兵一半迎敌。

探马又报:楚将郤宛引领舟师,从淮汭塞断江口,绝我归路。

二公子由是进退两难,乃分作两寨,为犄角之势,与楚将相持,一面遣使入吴求救。

吴王僚闻报惊慌,乃使世子庆忌离京北上,纠合郑、卫之兵,去救掩余、烛庸。由此吴王心腹亲信俱都领兵出都,单留公子姬光在国,保卫郢城。

公子光以为时机已至,遂与伍子胥商议:我若于此时夺位,不亦可乎?

伍子胥:诚然,如是!

公子光大喜,乃召专诸至府,与伍子胥共同商议行刺之事。

伍子胥:王叔及公子皆不在朝,王僚势孤,时不可失。公子光本为王嗣,被姬僚夺去王位,众卿大夫大半不服。故若公子得位,便是王叔归来,亦绝无再废长兄嫡子之理。

专诸:筹谋在兄,行之在弟。贤兄但曰王僚必杀可也。其母老子弱,两弟一子将兵在外,又被楚绝其后,不能得归。外困于楚,内无骨鲠之臣,趁此杀之,无如我何!

公子光大喜,顿首谢道:若果成此大事,壮士万一不幸,则公之老母妻子,皆归在下抚养,不使失怙。姬光之身,即子之遗身也。

闻此不吉之言,专诸尚且不以为意,伍子胥早已心下凄然。

公子光忽觉得意忘形之下失言,便命在内室设宴,三人一边饮酒,一边详议刺王细节。酒过三巡,议论良久,因知王宫内护卫森严,一时未得十全善策。

正在这时,庖人进鱼,每人一条,其味甚美。

专诸尝之,忽得一计:我非惧死,但凡事轻举无功,必图万全。便如此盘中之鱼,本在千仞之渊,而终入渔人之手,就烹于庖厨,享于我等之口腹者,皆以香饵之故也。今欲刺王僚,一击成功,则必先投王之所好,能亲近其身,必无不中。

伍员:善哉,贤弟之言是也。

专诸:但不知王僚,有何所好?

公子光:除却好色,便是好味。五味之中,最爱鱼炙。

专诸:则某请暂辞,往学治味,庶可得近吴王焉!

由是告别出府,当夜悄悄离城,前往太湖边上,向渔家专学炙鱼。

三月之后,炙鱼技术学成。专诸回到公子光府,亲自下厨为炙,奉飨众客,凡品尝者皆以为天下佳肴。公子姬光仔细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天下至味,不过如此!

伍员:以此厨艺,得近吴王僚必矣,便可购置利器,以便行刺。

公子光:不必外购,我府中便有一把利剑。

伍员:未知此剑由何处得来?

公子光:昔越王允常,曾使欧冶子造剑五枚,献其三于吴,两长一短。

伍员:剑名为何?

公子光:长者一曰湛卢,二曰磐郢;短者是谓鱼肠,言其可藏于鱼腹也。

伍员:公子府中,所藏何剑?

公子光:正是鱼肠。鱼肠虽短,砍铁如泥,先君赐我,至今藏之。

伍员:好鱼肠,好鱼肠!不利于战阵交锋,正利于近身行刺。

专诸:好鱼肠,好鱼肠!只曾听说,未尝得见。可否相借一观?

公子光:正欲归卿使用,有何不可?

遂自匣中出其短剑,请子胥与专诸二人赏鉴。伍员出鞘试之,果然冷气森森,吹毛可断,锐利非常。专诸试以活物,剑过无痕,刃不沾血,便道:果然宝剑,可透五重革甲!

伍子胥将短剑还鞘,闷闷不乐,便即告辞。公子光知其心思,亦不挽留,送出二门以外自回,遂召专诸,将鱼肠短剑相赠。专诸更不道谢,藏于衣内,离府而去。

伍子胥拜辞公子,返归自己下处。刚出公子府门,便即泪落不止;及至登车之后,更于路掩泣吞声,不能自已。

驾车御车深以为怪,不由问道:公子何事,悲戚如此?

伍子胥知其是为心腹,也不相瞒:你却不知,鱼肠剑出,我义弟专诸寿将尽矣!

与此同时,专诸出离公子光府,归视老母,上堂拜叩,张口无语,泪如雨下。

其母从容言道:当子胥荐儿与公子光时,我已料有今日。我举家既受公子恩养,大德当报,便休以母为念!先去见你妻子,我随后有事相嘱。

专诸再拜,奉命出户,还归己室,对妻子绝口不提行刺之事。

诸母逐其儿子回房,便即自闭门户,悬梁而死。

专诸次日醒来,至午不见母出,破门而入,方知母亲自尽,是为绝己后顾之忧。

于是痛哭一场,胆肠寸断,收拾殡殓,葬于西门之外。

丧事已罢,专诸心中再无牵挂,来见姬光,声言母亲已死,并求即刻刺王。

公子光十分不过意,安慰一番,便问如何行刺吴王僚。

专诸献计:臣今既已学会炙鱼绝技,公子便可在府中设宴,以叙兄弟之情为名,请吴王过府飨鱼饮酒。王若肯来,其事八九济矣!

公子光称善,乃入见王僚奏请:臣家中近有庖人从太湖而来,新学炙鱼之法,味甚鲜美。臣知王兄好炙鱼,故敢请辱临下舍尝之!

吴王大喜,欣然许诺。

公子光暗道:苍天保佑,此贼合休!

遂拜辞下殿,还于己府,告知专诸,再命伍员率领死士百人,在外接应,以备万一。

次日一早,公子光复派人入宫伺驾。吴王僚毫无顾虑,辞母欲往。

太夫人道:我观姬光常怀不足,面有怨恨之色,此番相请,谅无好意,何不辞之?

吴王道:本是同根兄弟,辞则生隙。未若严为之备,又何惧哉!

于是内穿唐猊之甲三重,外罩锦袍;复命宫廷侍卫长,自王宫至公子光府沿途陈设兵卫,飞鸟难近。安排已毕,王僚以为万无一失,遂排车驾,驰至弟府。公子光故作受宠若惊,迎入府中,延至堂上拜见,山呼大王。

吴王伸手挽起:自家兄弟,非在朝堂,不可再拘君臣之礼。

于是入席安坐,吴王居首,公子光侍坐于侧,王宫亲信卫士,布满堂阶。

安坐已毕,公子光请示吴王,便令开席,两廊奏乐。庖人及侍者献馔,皆被吴王侍卫止住,须自庭下搜简全身,见无夹带,方命上阶。进入厅堂,又必须膝行而前,置馔席上,不容仰视,然后膝行而出。太子光见此,暗暗心忧,手心中全是冷汗。

酒过三巡,吴王甚乐,便命献鱼。

公子光吩咐庖正,令去准备,然后献觞致敬:容臣更衣,再回来奉陪大王。

因正当酒至半酣之时,王僚自无戒备,便道:王兄自便。

公子光前脚离去,专诸后脚便至,告进鱼炙于王。侍卫依例搜简专诸全身,未知鱼肠利刃已暗藏鱼腹之中,岂能搜出?见无夹带,便唱喝道:庖人升阶,膝行献馔!

专诸低头领诺,膝行至于王席,用手擘鱼以进。

公子光见此,怫然不悦:卿以手擘鱼,尚能入于本王之口乎?

专诸:大王息怒。此鱼腹之中,却有天下至宝,臣恐其滑落,故以手擘之。

公子光大奇,将身往前一探:是何宝物?取出我看!

专诸声诺,忽自鱼口中握住剑柄,抽出匕首,长身而起,扑向吴王。

说时迟,那时快!吴王僚正当踞坐,事出意外,将要起身相避,哪里来得及?专诸便借此一扑之势,将鱼肠短剑送入吴王前心。

吴王身上虽裹三层坚甲,当不得专诸手快力重,且手中所执乃是举世无匹宝剑,故此直贯重甲,透出背脊。王僚大叫一声,登时气绝。

两侧侍卫力士闻声大惊,一拥而上,刀戟并举,将专诸剁做肉泥。可叹无双孝义英雄,不二智勇好汉,就此身赴黄泉。

司马迁《史记》中所叙五大刺客,专诸是为首位。

姬光当时隐身后园,听前厅扰乱喧嚷,知道大事已就,乃发暗号,敲响云板。

伍子胥引死士躲在密室之中,闻听云板声响,便纵甲士杀出。两下交斗,一边蓄谋已久,另一边毫无防备,只半个时辰,便将府中吴王部众全部剿灭,然后杀向王宫。

沿途所设军卫,难敌公子光府中死士勇猛,更难当伍子胥盖世武功,不一时俱被杀散,余者弃械投降。伍子胥清扫战场,奉姬光升车入朝,聚集群臣,宣布王僚背约自立之罪,众卿无辞。公子光于是即位吴王,命人收拾王僚尸首,以诸侯之礼加以殡殓。

厚葬专诸,封其子专毅为上卿;封伍员为行人,待以客礼而不臣;市吏被离举荐伍员有功,升为大夫,其余功臣升赏有差。

吴王僚由此被刺而死,共在位十二年。

姬光十年磨剑,至此弑君篡位,自立吴王,终于得志,由是改名阖闾。因担心庆忌在外,必要回来报仇夺位,遂自率大军屯于江上,以待其归。

公子庆忌,出身豪门,自幼习武,天生神力过人,勇猛无畏,折熊扼虎,斗豹搏貆。世人凡识之者,无不敬佩其卓绝武功,赞说天下无对。庆忌为练骑射之能,常率领家甲私兵外出打猎,千乘万卒,校猎场面相当排场。坐骑名曰虎奔,可越山峦峡谷,能穿瀑布溪流。

有次围猎,遇麋鹿、雌犀各一。部将见而大惧:麋鹿善会腾云,雌犀最为凶狠,皆乃世之神兽,难猎之物。公子不如撤围,休触神怒。

庆忌不信,乃催虎奔宝骏,疾如狂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踏麋鹿,使其受缚;更下马徒手搏击雌犀,将其擒获。举国猎手闻而敬佩,邻国力士亦都艳羡,皆来投靠门下。

吴王阖闾深知公子庆忌本事,故亲率精锐埋伏江边,欲待其归国时予以擒杀。

庆忌当时在卫国,联络诸侯,闻说郢都惊变,匹马赶回,欲报父仇。行至江畔,便入吴军埋伏,遭到围击。庆忌不慌不忙,便即挥动长戟,催动战车,荡开重围,飞驰而去。

阖闾亦非凡俗之辈,依仗骑射功夫过人,更怕走了仇人之子,自后乘驾驷马追之。追之将近,阖闾放箭,射倒前面左骖,战车倾覆。

庆忌弃车而走,丢盔弃甲,施展绝顶轻功奔入山林,其行如飞,马不能及。阖闾见庆忌竟能于万马围困中逃脱,知道必不可擒,只得诫令西鄙诸邑严为防备,自己引军还吴。

此后数日,季札自晋国归来,得知王僚已死,径往其墓,举哀成服。阖闾闻报,急亲诣墓所,假意以王位让之。

季札亦知王僚治政之能不如阖闾,于是说道:吴王之位,子求十余年而终得之,又何让为?苟国无废祀,民无废主,能昌盛我熊氏吴国,子其勉之可也!

因以争国为耻,遂远走延陵,躬耕舜过山下,终身不复入吴。季札既死,葬于延陵。孔子过此,亲题其碑文曰:有吴延陵季子之墓。

阖闾虽杀王僚,吴国二公子掩余、烛庸尚且困在灊邑,苦待救兵。正在踌躇脱身之计,忽擒住楚国细作,供说吴公子姬光弑主夺位,主将使来探察,欲发动攻击,全歼吴军。

二公子再三盘问,知道此讯非假,放声大哭,切齿痛恨公子光。

哭罢多时,公子掩余说道:姬光既行弑君夺位之事,必不相容你我。欲要投奔楚国,奈是世仇宿敌,恐不相信,兼且有辱先祖。此正是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如何是好?

烛庸:若楚国细作所言是实,则在此两日,楚军便要发动攻击。我等目今困守于此,着实危甚。不如乘夜逃奔,以图后举!

掩余:四面皆是楚兵,焉能逃脱?

烛庸:可诈称来日交锋,使楚国细作得知,我二人却诈作巡营密走。

掩余:委是妙计!

遂命擂鼓聚将,大举调兵遣将,传令秣马蓐食,来日清早专候军令布阵,与敌决战。

众将领命,各回本寨准备,一夜人马扰乱,早被楚国细作探知,报回本营。

楚将闻报,亦命各营准备来日迎战,当夜便不设备。

掩余与烛庸知道其计已售,坐等三更,各引心腹数人,扮作巡营小军,分头逃出大营。于是二人皆出重围,掩余投奔徐国,烛庸投奔锺吾。

比及天明,吴将欲列阵对敌,不见主将,由是大乱,继而哄散,皆弃辎重逃奔江边,各抢船只奔归吴国。楚军列阵待战,见吴军此状大惊,不知所措,致令吴人趁机逃走。

郤宛与沈尹戍议道:此必是吴军得知国内弑君大变,故而弃营而逃。我本应趁乱伐之,奈乘丧伐国,为诸侯不耻何?

沈尹戍称是,于是一同班师。

二人引军还楚,各献吴俘,以及所获军资。楚昭王大喜,叙论战功,以郤宛所获最多,乃以所获甲兵之半赐之,甚加敬礼。

郤宛者,姬姓郤伯氏,字子恶,大夫伯宗之孙,太宰伯州犁之子。此番建功,得到昭王钦敬,便为太师费无极所忌。费无极因此便与鄢将师同谋,商量一计,谄害伯宛。

定计已毕,费无极便谓令尹囊瓦:郤子恶建功获赐,欲宴请相国。

囊瓦闻而甚喜,欣然应允。

费无极又来见伯宛:令尹欲与将军贺功,夜降贵府。

伯宛亦喜,便问:未知令尹有何所好?

费无极:令尹最好坚甲利兵,公可以国君之赐分之,令尹必悦。

伯宛信以为然,乃于库中拣兵甲最为坚利者,各得五十件,请费无极检看。

费无极:极善。将军可将兵甲分令家人穿戴,立于庭中,以待令尹来时检阅。若令尹喜悦满意,则装载送至相府,岂不美哉?

伯宛以为好意,遂命家人披甲持兵立于廊下;又盛陈肴馔,托费无极往邀令尹赴宴。

费无极来见令尹,请其过府赴会。囊瓦上车将行,费无极道:常言说贵人不入险地,人心不可测也。下官来时经过伯府,见其整备兵甲于门后廊下,未知是何意。

囊瓦未信,使亲随往伯府探视。

不一时回报:门内果有伏兵,盔明甲亮,戟锐戈利。

囊瓦闻报大怒:狗贼,焉敢如此!

即使人请鄢将师至,求问应付之策。

鄢将师早与费无极勾结,趁机献谄:郤宛暗与阳令终、阳完、阳佗、晋陈,三族合党,欲专楚政非一日矣!此必是依仗国君宠信,欲除国相,自代令尹之位也。

囊瓦闻此,愈加坚信:异国叛逃匹夫之后,乃敢望令尹之职耶!

遂令鄢将师率兵,往攻伯氏府第。

伯宛满心欣喜,等待令尹前来赴宴,未料竟等来兵戈相向,便惊问其故。

鄢将师:有人告你造反,我还不信。果陈兵府内,将欲发动。令尹有命,立诛无赦!

说罢,便命攻门。

伯宛才知是为费无极所卖,于是自刎而死,其子伯嚭连夜逃往吴国。

令尹囊瓦赶至,命尽灭伯氏,并焚伯氏之居,连郤宛之尸,亦烧毁无存。又据鄢将师诬陷之辞,复拘阳令终、阳完、阳佗、晋陈各族,诬以通吴罪名,皆都诛杀于各自府内。

国人闻知,无不称冤,家家为伯宛竖立灵牌,户户祭祀冤死忠臣。又切齿痛恨费无极、鄢将师及囊瓦,且编歌谣传唱,盼其数人早死。其歌云:

莫学郤大夫,忠而见诛;身既死,骨无余。

楚国无君,惟费与鄢。令尹木偶,为人作茧。天若有知,报应立显!

来日上朝,公子申道:郤宛败吴,立有大功,岂以通吴之罪以杀之耶!

囊瓦闻之,转恨费无极与鄢将师。因其二人献谄,借自己为刀误杀忠良,悔之何及!

沈尹戍:国人胥怨,相国独不闻乎?费无极乃楚之谗人,与鄢将师通谋作弊。去朝吴,出蔡侯朱,又教先王灭伦,致太子建身死外国。冤害伍奢父子,今又杀左尹伯宛,波及阳、晋二家。百姓怨此二贼入骨,怨詈咒诅,遍于国中;子为令尹,纵谗慝以失民心。楚国一旦寇兴民叛,相国其不危哉!依臣之计,与其信谗自危,孰若除谗自安?

囊瓦正自懊恼,闻言能够自保,毅然道:既如此,愿司马助吾一臂,诛此二贼!

沈尹戍喜道:此社稷之福,敢不从命?

于是扬言都城:杀左尹伯宛者,皆费、鄢二人所为。令尹命往讨之,国人愿从者俱!

百姓闻之,争为先驱,拥至费无极、鄢将师府宅,擒送朝廷。

囊瓦命有司数其罪恶,然后枭首于市。国人恨极,放火焚烧两家之宅,尽灭其党。于是谤诅方息,郢都始安,囊瓦躲过一劫。

伯嚭逃出楚都,藏在左近镇邑,留意打探都中消息。

闻说家族皆灭,府宅被焚,不由肝胆皆裂,暗自吞泣,慌慌如漏网之鱼,一路向东。

因有家难奔,无国难投,沿路听说伍子胥在吴国倍受重用,于是立即雇舟东下,赶来投奔。伍子胥闻说左尹伯宛之子来投,便生同仇敌忾之心,欲将其举荐给吴王阖闾。

这一日,好友被离来访,伍员设宴相待,并使伯嚭作陪。

被离酒罢告辞,子胥送出府门之外,被离说道:我观伯嚭为人,鹰视虎步,本性贪佞,专功擅杀。若得重用,兄来日必受其累,不如厚资而遣之。

伍子胥笑而不答,不以为然。数日之后,举荐伯嚭于吴王,阖闾见而甚喜,乃命伯嚭就任大夫要职。被离见之,仰天长叹:我兄引狼入室,不知何时,将为其反噬也。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元年,周敬王六年。

阖闾欲图强国之策,以争霸中原,遂问政于伍员:我国僻在东南,险阻卑湿,又有海潮之患,仓库不设,田畴不垦,国无守御,民无固志,无以威示邻国,为之奈何?

伍员奏道:臣闻治民之道,在安居而理;夫霸王之业,从近制远。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革,使内有可守,外可应敌。

阖闾赞道:子言甚善。寡人自今便委国于子,望先生必为寡人图之,且报子家仇。

伍员奉命,于姑苏山东北造筑大城,命曰姑苏。别筑南武城,请吴王徙都于此,大选精卒,教以战阵射御之法。又筑冶城于牛首山,集能工巧匠在此铸剑,得数千利刃,号曰扁诸。又访到铸剑大师欧冶子,并其师弟干将、莫邪夫妇,使居匠门,别铸利剑。匠门位于姑苏城东,因各种工匠聚居于此得名,乃苏州城八门之一。(本集完)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华夏真相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蛤蟆修仙,从妖修开始我有一枚空间珠暴君的团宠闺女又戏精了赛博疯子竟在我身边五仙门终极天门神通不朽九龙神鼎赌石奇才封爷,狠强势身为虫修,灵虫有亿点强合理吧穿越七零首长大人娇宠小娇妻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本仙在此无限修仙万界武尊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官路:第一秘书噬灵武道潜修数载,归来震世间
经典收藏纨绔神医:尊上,你过来破茧成蝶之破茧之痛只待卿归来深海传说:季少家的美人鱼穿越之带着原始人搞建设斗破:我厄难毒体,加入魂殿!别人练武我修仙很合理吧穿书后她玩脱了真界神王封爷,狠强势小虎哥的虚拟人生农门辣女:带着千亿空间去逃荒诸天修炼交流群穿越星际之种田养神龙无天宙我住雪乃家对门魔王圣君重生成废物,老婆却是大反派?九千岁的掌中娇宠我和王语嫣的荒岛生涯
最近更新全民领主:我被剑仙师尊盯上了玄幻之无敌山贼王老魔想摆烂穿书反派,收徒主角做系统的主人散修娶妻武道巅峰之系统心神变玉帝命我阻西游,一阻便是一千年诡异世界:非正常人的守护让你好好修炼,你说师尊看看腿?人妖魔同体,偏偏我要去修仙造化天经穿越宗门老祖,收徒李莲花西游:悟性逆天,师姐三圣母!开局神级肉体,还没捂热又要死?爆笑重生:二货的逆袭人生多子多福之开拓修仙家族大千世界:今日,吾逍遥也!御兽时代:我契约了天晶兽朱雀鸣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