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心里在吐槽沈崇业脸厚心黑,但是换位思考后,李星锋就完全理解了。
老沈同志的政治生涯,还很长很长。
再上一步,大概到七十五才能退休。
未来,老沈同还要为大夏奋斗二十年。
老沈这是在给自己上一层保险,他要保证自己执政江州期间,没有任何污点。
就在这时,沈崇业一脸认真的看着李星锋开口道:“未来十年二十年,都是大夏房地产黄金年代。”
“江州省一半的地,都让我抵给你们星海了。”
“将来我调任之后,留给下一任发挥的地方就少了。”
“我要求高一点,星海建工把质量做硬一点,至少堵住后来者的嘴。”
听到这话,李星锋的眉头皱了起来。
老沈这是话里有话。
老沈其实想说,我用土地换基建这件事,虽然上下都有签字,但只是在程序上合法合规。
但从商业角度上,星海集团确实获利良多。
说一句官商勾结都不为过。
你们星海把质量做好,不要因为质量问题引来追责。
届时,我沈崇业调任了,我高升了,没人会找我的麻烦,但保不齐人家会找你星海的麻烦。
我知道你李星锋不怕别人找麻烦,但总归......
“沈伯伯,放心吧,我明白您的意思。”
沈崇业笑着点头,他清楚李星锋的性子,既然听懂了,那肯定是防患于未然。
“小李,今年的人口统计下来了,单单江州市,今年再次涌入了一百多万外来人口,整个省加起来快一千万了。”
“这么多???那春节返乡的压力很大啊!”李星锋记得去年才涌入两三百万,今年就翻了三倍还要多。
要不是坐在车上,沈崇业很想踹李星锋这小子一脚。
他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么?
他想说的是,江州省住宅压力非常大。
继续卖地,不现实嘛,他已经把未来十五年的规划用,抵给星海建工百分之五十了,剩下的不能再动了。
总得给下一任留点土地,给人家留点执政的空间!
啥好处自己都占了,下一个接手的,大概率要在背后骂他八辈祖宗。
毕竟,李星锋这么贪吃的人,都给别人留有余地。
“你小子,别给我打马虎眼,为了江州的发展,为了把人留住,我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着手解决住宅问题。”
“年底,星海建工手里所有的基建项目都完成了。”
“该腾出手来,搞搞地产项目了。”
在商言商,李星锋之前不接这个话,就是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星海建工拿下的那批地,完全可以满足他打压江州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房价。
只要他带头压着房价不涨,其他建工企业拿了地,盖了房子,也没办法卖出高价。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非得买你高价房。
让虎子跟那些建工企业的老板们耗起来,只要耗个两三年,他们全都得破产。
毕竟,房产行业的负债率太高了。
不是人人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星海集团做支撑。
“沈伯伯,您这话说的,我们什么时候建房子,还得看您的脸色啊!”
“这传出去,恐怕对江州的营商环境,有巨大影响啊!”
“到时候,人家一看,政府插手私人企业具体业务,那还了得。”
“以后,谁还敢来江州投资。”
“毕竟,星海这么牛的企业,都被指手画脚。”
李星锋一阵阴阳怪气,沈崇业顿时脸黑下来。
果然,李星锋还是那个小狐狸,之前的乖巧听话,都是装出来的。
看着窗外,沈崇业叹了口气:“说吧,要满足你什么条件,星海建工才愿意在最快时间内消化手里的土地。”
“时间上我提出要求了,三年,就三年。”
“江州省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外来人口肯定还是会爆发式增长。”
“我不想因为住宅问题,被卡脖子。”
李星锋嘿嘿一笑的同时,眼珠子转动的飞快:“沈伯伯,回头我写个报告给您。”
“您用自己的名义,提交到上面。”
“最后,推进这个报告落地,变成政府执行的法律条文。”
沈崇业顿时感觉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让他把一个报告落地成政府执政的法律条文,这不是闹呢么!
他多大官,他几个脑袋,干这种事?
“换个条件,这不可能,落地成执政的法律条文,这是周安干的活,我没那么大的本事,周安什么级别,我什么级别,你开什么玩笑。”
李星锋一个战术后仰。
你看,你又急了。
“沈伯伯,您都不听听我这个报告有哪些内容?”
沈崇业依旧摆手:“再小的执政条文,都不是我考虑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更何况,你还让我推进这玩意落地?”
“我这是逾越之举,是犯了大忌的。”
但李星锋完全没搭理沈崇业的反应,笑嘻嘻的看着沈崇业讲完后,继续开口道:“其实这个报告的核心就一点。”
“城市房价,必须按照人口数量定价。”
“比如,江州省今年涌入了一千万人,整个江州的综合人口马上到三千万人了。”
“那江州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利润百分之二十的情况下,定价.....”李星锋拍了拍正在开车的虎子。
虎子依旧会张口就来:“五万!”
但随后,虎子继续补充道:“毛利润只有一万,但实际情况下,只有七八千的样子。”
李星锋点了点头:“这个利润不少了。”
“一个面积很小的高层小区,随随便便修建八百多户,利润怎么都超过五百万了。”
“眼下,在江州,一年能有四千万流水,纯利润达到五百万的企业,能有多少?”
沈崇业深吸一口气,眼神深邃的看着李星锋:“你是打算让我推动房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李星锋点了点头。
眼下,不仅仅是江州,整个大夏范围内所有的大型城市,都在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多房少。
一旦商业房产不加以限制,房价必然飞速上涨。
民用住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固定资产变成金融资产。
三代人供一套房的戏码,也会在两三年再次上演。
《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