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罗罗

首页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阴天子大唐修仙:公主居然是我的小师妹扼元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我在明末有套房狂魔战神杨再兴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忘气境
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罗罗 - 崛起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 -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1章 终结者计划 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威廉.约瑟夫.多诺万现在是白宫的常客了,很快他还将成为美国政府的高官——罗斯福总统许诺会在第三个总统任期内成立一个战略情报局,多诺万将是首任局长。

未来的情报局长在伦敦和丘吉尔见面后又去了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亲眼目睹了完好无损的地中海舰队后,才心满意足回到了华盛顿。并且在7月19日见到了红光满面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

“嗨,威廉。”总统很高兴地和多诺万握手。他的手很热而且很湿。现在是7月,是华盛顿最炎热的季节,虽然椭圆形办公室里的窗户都打开了,但室内仍然闷热得使人透不过气来。

“这是史塔克上将,”罗斯福指着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面的一个海军四星上将,“他的海军作战部长——上将,这位的白宫的情报协调员多诺万上校。”

多诺万和史塔克礼貌的打了个招呼。罗斯福又说:“今天有好消息要说,国会刚刚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和配套的造舰计划,我们的海军在未来将会有18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6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和5艘‘蒙大拿’级战列舰以及架飞机!”

“两洋海军法案”是美国参加世界大战的准备工作之一,由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史塔克上将提出的,他本计划耗费40亿美元,在1946年前将美国海军的总规模扩大70%。但是美国国会给的却比史塔克要得还多,全票通过了5-6年内向海军拨付85.5亿美元的“两洋海军法案”。

和德国的“z”计划相比,美国“两洋海军法案”的手面可要大了许多。光是可以和“h41级”媲美的“蒙大拿”级就一口气编列了5艘的预算,和“h39级”不相上下的“依阿华”级则开工建造6艘。另外,战力堪比“齐柏林”级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则计划建造18艘!

不过美国要对付的敌人也不止德国一家,太平洋上还有一个大日本帝国,也正磨刀霍霍要加入战争呢。

“总统,我也有一个好消息,”多诺万说,“我在亚历山大港内看到了完好无损的‘厌战’号、‘马来亚’号和‘君权’号,‘光辉’号航空母舰也未受损。只有‘鹰’号航空母舰受到了中创……飞行甲板让人开了个大洞,可能需要花30天时间修补。”

“这怎么可能?”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史塔克上将难以置信地说,“意大利人有500-600架驼背飞机,这种3个引擎的飞机是很好的岸基鱼雷轰炸机,我们用它做过实验。”

“可是意大利人不知道,”多诺万笑着说,“意大利人把这些飞机用于投放炸弹,还不是俯冲投弹,而是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水平投放炸弹,而且投弹精度极差。”

“真是可爱的意大利人!”史塔克上将哈哈大笑起来,“看来我们不必怎么考虑意大利海军的威胁了。”

“意大利陆军的威胁也不大,”多诺万补充说,“我在亚历山大见到了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他一点都不认为意大利在北非和东非的50多万军队是巨大的威胁。”

“可是意大利人失败后德国人就会介入,”罗斯福说,“丘吉尔知道这个结果吗?”

“他知道,”多诺万回答,“不过他仍然计划打败德国。”

“用从比利时逃回英国的两手空空的远征军去打败德国?”史塔克上将嘲讽地说。

“用轰炸机!”多诺万掏出了丘吉尔给他的四发轰炸机照片,摆在了罗斯福的办公桌上。“他们准备用战略轰炸打败德国……这种飞机的作战半径极大,从英国起飞可以覆盖大半个德国本土。”

“但是德国没有战斗机吗?”史塔克上将说,“德国人好像有几千架性能优良的飞机。”

“但是我们有更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要打败德国就必须先削弱它,而削弱它的办法有三个,一是战略轰炸;二是封锁和禁运……如果我们要轰炸德国,那么英国就是最后的轰炸机出发地点,所以我们不能失去英国。同样,英国的舰队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也是用来封锁德国和欧洲大陆的最佳工具。”

他看了海军作战部长一眼:“所以我们必须尽全力援助英国!那50艘驱逐舰,必须尽快准备好。”

史塔克上将说:“我明白了,总统先生。可是……您说了三个办法,还有一个是什么?”

罗斯福沉默了一下,用很低的声音说:“利用苏联!”

……

“赫斯曼元帅,你认为可以用区区100架超级轰炸机打败苏联?”阿道夫.希特勒在自己的总理府办公室内捧着一叠文件,戴着老花眼镜仔细地看着,还不时提出问题。

希特勒正在看的是最新版的《终结者计划》,不过他对打败英国和美国的方案兴趣不是最大,而是直接找出了对付苏联的“终极案”研究了起来——《终结者计划》中的各个方案,除了对英作战的方案,其他都是总参谋部的预案,并不一定会实行。

可是希特勒看到的不是什么运用闪电战征服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而是一个“终结轰炸计划”。

在这个“终结轰炸计划”中用来实行轰炸任务的并不是数以万架的四发重型轰炸机,而是数量不超过100架的六发巨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同时也负担着对美国本土实行“终结轰炸”的任务。

“实际上,”赫斯曼听了希特勒的话,笑了起来,“我并没有打算用100架飞机去打败苏联,我只打算用十几架飞机去完成任务……如果真的到了非消灭苏联不可的时候!”

“十几架?”阿道夫.希特勒瞪着灰蓝色的眼睛,审视着眼前这位被德国人当成“毛奇第二”的大军事家。

“对!”赫斯曼点点头,“就是几架!用几架巨型轰炸机对几个重要的苏联城市投放威力巨大的终结炸弹……一枚这样的终结炸弹可以释放出2万吨到3万吨*******炸药爆炸的威力,那足以摧毁一座城市!”

赫斯曼实际上并不打算真的用原子弹去摧毁苏联,因为苏联在他看来不过是未来无害的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前身而已……真正能够威胁到德国的还是美国!哪怕美国在海上和南美洲被打败,龟缩到了北美,它仍然是一个可以和统治世界的德国一较高低的超级大国。

但是拥有核打击苏联的能力还是很必要的,这不仅能确立德国对苏联的优势,还能有效吓阻苏联的冒险举动。同时,这也是个忽悠希特勒的办法。用几个或几十个原子弹解决苏联肯定要比派出几百万军队更划算,至少不会让数十万高贵的雅利安超人战死。

“是u工程生产的那种炸弹?”希特勒当然知道这个已经花费了上亿马克经费的绝密计划。

“是的,”赫斯曼点点头。“u工程委员会在今年4月和5月间建造了两个重要的铀裂变链式反应试验装置,都取得了成功。”

建造两个铀裂变链式反应试验装置,其实就是搞了2个非常原始的反应堆。一个是以石墨为中子减速剂,一个是以重水为中子减速剂。

和历史上的情况不同,两个反应堆都取得了成功!

通过核裂变链式反应试验,u工程委员会的科学家们对快中子反应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这对制造原子弹是非常重要的,铀的链式反应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试验反应堆,单靠计算很难获得准确的数据。

而在拥有了反应堆后,u工程委员会的科学家们很快就算出了制造一枚原子弹所需要的最少数量的铀235,仅仅是十几公斤。

立即就有u工程委员会里的科学家给赫斯曼元帅上书,建议立即开展核裂变炸弹工程,而赫斯曼当然在第一时间就予以批准。

“我们可以很快制造出这种炸弹?”阿道夫.希特勒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可能需要2年到3年时间,”赫斯曼回答,“因为要攻克许多难关,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将可以产生核裂变反应的铀235从金属铀中分离出来。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但是绝对值得去做。”

实际上还有容易一些的方法,就是制造钚弹。钚239是铀裂变链式反应的产物,现在u工程委员会已经在进行铀裂变链式反应试验了,所以发现钚239只是时间问题——铀的裂变式反应会生成铀-239,铀-239经衰变会生产镎-239,镎-239再经衰变就生成钚-239。而钚-239因为不是铀的同位素,因此分离起来比较容易。

现在的u工程委员会有足够的天才科学家,试验经费也相当充足,因此赫斯曼只需要静静等待上几个月(衰变期)到一年,就会有制造钚弹的方案出现了……(未完待续。)

喜欢崛起之第三帝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崛起之第三帝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茅山升棺人张初九温家有娘子我的高中生活日常老祖宗人狠路子野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轻熟西域情怀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诸天之从国漫开始血月临,僵尸出我有修真界绿卡网游:我在游戏里当官差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
经典收藏金牌帝婿金融帝国之宋归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靑海传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三国崛起并州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三国之极品纨绔江山名士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史上最强太子!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贞观天子大唐第一将药满田园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谍战风云录:大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
最近更新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穿越之原始之路北宋第一狠人水浒之往事随风冰临谷云起惊鸿客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真理铁拳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明辽国公
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罗罗 - 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 -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崛起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