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首页 >> 唐朝好地主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诸天之从国漫开始猛卒三国小霸王我在明末有套房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刚穿越就被四百斤的女人退婚生子当如孙仲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81章 受惊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超现在没有官职,但却能够随时向皇帝上奏本。他的折子,都是第一时间转呈皇帝案前的。

甚至皇帝还经常派人去问李超一些事情。

这种虽身不在朝,但却依然还能经常跟皇帝保持联络通信的特殊,让朝野无数人羡慕。甚至现在都有人喊李超为白衣宰相,不在朝,一样能够影响朝局。

摊丁入亩的奏章,直接动用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面前。

李超的奏章一向跟他的人一样独特,没有什么过于华丽的词藻,没有那么套话空话。都是直接就上干货,条理清晰,论点明确。

“摊丁入亩?”

“纳钱代役?”

“不抑兼并?”

“永不加赋?”

李世民越看越震惊,李超的把他奏章里的几个重要点,直接来了个加黑加粗,高亮显色。

这四句,十分吸睛,有Uc部的风格。

但却不是标题党,而是干货。

房玄龄本来在阅读汉京转来的奏章,听到皇帝一句接一句的惊叹,也连忙扭头过来。

他一看那奏章上贴着红色条子,就知道这原来是李超的奏章。

“赵国公又有什么惊人言论吗?”

“不是惊人言论,而是又一个新法。罢租调庸制,停均田法,推行两税法,还要摊丁入亩,甚至是纳钱代税,两税征钱,并且不抑兼并,还提出永不加赋。”

李世民边说边摇头,他一直跟李超保持着联系,许多朝廷大事也要特意派人去询问李超的意见。可是现在李超上的这道奏章,也太让他震惊了。

李超说的每一条,他听后第一感觉就是荒谬。

“罢租调庸制?停均田制,这可是国朝根本,李超到底在说什么。”连房玄龄听了都心中惊骇不已。

均田制,租庸调制,这正是当年西魏以三国之最弱,却能败北齐成为北方霸主的根本啊。此后的北周、隋,都是沿用这套制度,才迅速的恢复生产力,增强了国家实力,然后隋朝才能统一天下。

甚至隋能够开创开皇盛世,也与这套根本制度离不开关系。

可是现在,房玄龄一向推崇称赞的李超,居然说出停均田,罢租调庸这样的话,他真是昏了头吗?

倒是长孙无忌,以前反对过李超几次,结果每次最后都被打脸,这样啪啪啪多次之后,现在长孙无忌已经有了深刻的领悟。

不过李超出了什么惊人言论,都先别急着下定义,先仔细看清楚了再说,不能一而再的把脸伸过去给李超打了。

“陛下,李超说这些,总应当有他的论点,得有一个站的住脚的说辞啊。李超又不是老迈昏庸,他比陛下还年轻呢。我觉得,李超肯定大有深意。”

被大舅子一说,李世民这才算是稳了稳心神。

重新拿起奏章,这次直接无视那几个加黑加粗高亮显示的词,专心的看了起来。房玄龄长孙无忌宇文士及杨恭仁几位宰相这个时候也都等不及,好奇的站到一边探头去看。

“我摊开来,大家一起看。”

奏章是折册,直接拉开,就成了一个长册。

奏章摆在案上,君臣几个一起看。

“李超的字还是这么丑!”

“嗯,估计他是写不好了。”

李世民和房玄龄两个先嘲笑了下李超的字。

“其实赵国公的硬笔书法不错的,开创流派。不过这毛笔字,确实没进步。”

“什么没进步,他根本就是懒得练。有功夫,都忙着去赚钱去了。”

房玄龄仔细的看着奏章,洋洋洒洒的奏章很多字,但却写的非常清晰。

“摊丁入亩,原来是这个意思。细一思量,似乎也并没有问题啊。”房玄龄道。

李世民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后悔自己刚才太过大惊小怪,失了帝王的稳重。

“这等于是废除了人头税,以后征的是财产税。”长孙无忌也惊叹着道,并且一句话就总结出了李超这摊丁入亩的精髓之处。

废人头税,征财产税。

丁税按人头来收,但许多百姓较穷,他们本身是没钱的。尤其是他们很难抵抗灾害,一旦遇灾,那么他们可能就没钱交税。

而财产税,以田地财产来定户税定地税,然后把丁税这部分摊到田赋里,纳税的主力就成了拥有田地最多的地主们。

同时,李超的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地主都要交税,这等于是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进行的财政收入,也相对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另外一方面,摊丁入亩,把丁役也折为役钱,摊入田亩之中,进行的税收也简单了许多,征收起来容易,计算简单。

“玄龄,你怎么看这摊丁入亩?”李世民心里也觉得李超这个新法,似乎挺好。但好的政策构思,到底能不能推行实用,这却还是一个问题。

他们得先考虑好这个新政,会有哪些好处,同时又会遇到哪些阻力,要权衡利弊得失。

房玄龄仔细的想了想。

“要推行此新法,最关键之处还是在于清量出贵族地主们的田地数量,把隐田清出来。再一个,则是贵族官僚地主商人都须一体纳税。如果不能做到这两个,则摊丁入亩,就不可能推行下去。”

哪怕现在朝廷的财政收入,工商关税这片,已经超过了来自土地和农业的税收,但没有谁会觉得土地和农业的税收不重要。

摊丁入亩,就意味着要把原来朝廷收取的租庸调全摊入到全国的耕地中去。

大唐有多少耕地?

李世民最清楚,经过这几年大唐的开拓,以及移民拓荒,刚刚结束不久的上一次普查显示,大唐现在大约有八百五十万顷田地。

这就是八亿五千万亩地。

大唐现在有多少人口?

大约五千万多一点人口,丁男一千五百万左右。

平均大唐每个人占有十七亩地,每个丁男占有五十六亩地。

如果以全国的人均占田算,田地占有量很少。而如果只以丁男算,则也不算多。因为一个丁男拥有的田地,其实是差不多一家人的田。

大唐八亿五千万亩地,包括了许多肥力较差的田。而且,这些田也不能全用来种粮食,还得拿出大部分来,种桑种麻,甚至种榆树枣树这些,这都是朝廷规定必种的。

此处还要种一些其它的经济植物等等。

因此真正能用来种粮食的地,其余也不多。而这个时代,亩产量更低,哪怕有李超推出的沤肥施肥法育种法等,也依然还是较低的亩产。

“如果朝廷以一千五百万丁男这个数额来计算,则一年朝廷的租是三千万石粟收入,调收入是绢一千五百万匹,绵四千五百万两。另外庸折绢两千两百五十万匹。合计,一年租庸调收入,三千万石粟,绢三千七百五十万匹,绵,四千五百万两。”

这是最理想的数字,事实上现在大唐虽有一千五百万丁男,但有许多不课丁。课丁的数量并不多,加之每年总有许多地方受水旱霜冻等灾害,朝廷照例要给灾区减免。

而庸,多数情况下朝廷都是调百姓服役,甚至是超期服役,超期服役的百姓,不但不用以绢代役,而且还能减免租调。

因此,朝廷实际上的租庸调收入,比理想状态下少许多。

不过如果以现在的这个丁额来摊丁入亩,摊入八亿五千万亩田地中,并且永不加赋的话,每亩田的丁银倒不多。

“每顷地摊租三石五斗三升,合每亩,三升五合三。”长孙无忌迅速的报出一个数字。

李世民皱眉,“比原来的租还高。”原来是每丁租两石粟,而均田制是每丁百亩地。

“陛下,均田每丁百亩,只是狭乡边地,实计上内地授田往往不足百亩,尤其是中原等地,更是只有一丁二三十亩。因此,如果按宽乡计,则摊入的租确实比原来高,但如果按实际情况算,那么这每亩三升五合三的租,不算高。”长孙无忌提醒道。

“调,折每顷地折七丈绢左右,绵五两多点。每亩折绢七寸,绵半钱。”

“另外庸,折每顷地折绢三匹。每亩折绢一尺二。”

房玄龄把这几个数字写在纸上,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如果以现在一千五百万丁额来摊丁入亩,那么摊入全国八百五十万顷地后,每亩地等于是摊入三升五合三粟,绢一尺九,绵半钱。

三升五合三的杰,一尺九的绢,半钱的绵。

似乎不多。

李世民这样想着,折到每亩里确实不多。如果一个农民,他家只有二十亩地,那不管他家几口人,他家的两税外摊入的这个丁钱,就是七斗多杰,三丈八的绢,十两的绵。

“实际推行时,我们还应当按照田地肥力分出上中下田,三等田摊入的钱应当有区别。上田多摊,下田少摊。”宇文士及建议,这也是考虑到田力好坏情况,尽量做到更公平些。

李世民却想着,如果真能按那个一千五百万丁的额来摊丁税,这笔钱其实相当巨大。

一年三千万石粟,绢三千七百五十万匹,绵四千五百万两。

这还仅是摊入田亩的丁税,还没算两税的户税和地税呢。

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中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中田亩税四升,下田亩税三升。这是现在的两税地税。

一亩上田,两季税一斗一升,中田九升,下田七升。

算上摊丁的租,一亩上田可能在一斗四升五左右。

如今大唐的亩产平均在一石斗左右,这么算来,每亩的田赋,其实不算高。就算只种一季粮,也不超过十税一。但许多地方种两季,或者三年两季,那税率就相当于二十税一,甚至是三十税一。

在不少地方,亩产也不只一石斗,好田两石三石的都有,最好的田,如果用肥,甚至能达到四石的。

“陛下,如果推行这新的两税法,摊丁入亩,纳钱缴税,一年起码是三千万贯的两税。加上朝廷工商税关税专卖税预计的五千万,那朝廷年财收能达到八千万贯钱。”

“全部折钱,年财收八千万贯?”李世民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不由的兴奋起来了。

八千万贯啊,武德的时候,才二百余万贯,哪怕还有其它实物税收,可加起来也顶多千把万贯。

但现在,如果推行这个新法,朝廷却可能让年收迈入八千万贯钱的大关。

一年有八千万贯的收入,就算朝廷要给京官给地方官甚至给那庞大的吏员群发工资,也不怕啊。就算给他们都再涨一波工资,都不怕。

以后朝廷养七八万常备军,也有钱了。

八千万贯,李世民一下子觉得自己很有钱了。早知道如此轻松就能有这么多财收,他之前又何必卖那么多地给贵族们。

李世民突然有点后悔了,觉得自己卖的太不值了。

喜欢唐朝好地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唐朝好地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我有修真界绿卡诡仙族星宇晨龙轻熟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血月临,僵尸出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温家有娘子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一世容晴诸天之从国漫开始肆刀行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龙舞九天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异界军火帝国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画河山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卫青传奇人生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凤倾妆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苏丹的新月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绛色大宋明末不求生
最近更新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锦衣血诏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大明辽国公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宋伏魔司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岂独无故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