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道家祖师伏羲夫妻金融帝国之宋归抗战之烽火燃血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浪漫三国行李治你别怂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重生之极品姑爷明朝伪君子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18章 实事如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好你个李二!

你这话说的!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了是吧?

什么叫我一回来准没好事?!

带着承乾去河南赈灾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态度。

“二哥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你先别生气。”李复劝说着。

李世民看着李复,没给他好脸色。

废话!

能不生气吗?

行,先听你说,倒是听听你有什么理由!

“首先一点,咱们就是说.......”

“青雀今年十四了。”

按照大唐的习俗,都能议亲了。

李世民只觉得胸口好像被拳头擂了一拳一样,一口老血憋住了。

你!!!

乃刀了。

“其次!”李复再次开口,堵住了李世民的还未张开的嘴。

“此事绝非臣弟怂恿,而是青雀自己志向在此,孩子有大志向,这是好事,他醉心农桑,心系占城稻推广,已非一日,孩子你们到庄子上历练,熟悉农桑,当初这也是陛下所鼓励的。”

“青雀有此志向,且有利于国策推行,于公于私,都是应该支持的,而非因为过度疼爱而扼杀。”

“支持?扼杀?”李世民气极反笑,“你们管这叫支持?让他一个十三........十三岁半的孩子,去那人生地不熟的扬州,面对的是什么?你想过吗?你管这个叫支持?你这叫纵容!”

“你这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国策是国策,但是你总不能不讲人情吧?”

“陛下!”房玄龄终于忍不住,抬起头,面带几分痛心,声音哽咽:“老臣岂不知陛下爱子之心?老臣亦是为人父,正因如此,老臣才更觉魏王殿下志向之可贵!臣子房遗直,如今亦在广州瘴疠之地,臣与内人日夜悬心,食不知味!但臣更知,好男儿志在四方,为国效力,方不负平生所学!”

“魏王殿下天资聪颖,心性纯良,若得良师益友辅佐,在扬州历练数年,将来必成朝廷栋梁,陛下之臂助啊!”

李复开团,房玄龄杜如晦两人秒跟。

杜如晦也拱手开口:“陛下,泾阳县庄子上的书院当中,启蒙书籍里有这样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臣深以为然。”

“太子殿下经河南赈灾之历练,沉稳干练,有目共睹。魏王殿下亦非池中之物,此乃天家之幸,陛下有子如此,亦是陛下之。”

“若将卫王殿下困于长安,终日与书籍诗赋为伴,恐非其愿,亦非其福。”

“扬州乃富庶之地,并非龙潭虎穴,当初陛下将魏王殿下的封地定在扬州,早已经过深思熟虑,且魏王府可设王府属官,朝廷法度在,只要殿下心存敬畏,谨慎行事,必能安然无恙。”

“此举并非推殿下入火坑,实乃为殿下铺就一条康庄大道啊!”

“康庄大道?朕看你们是巧言令色!”李世民怒火未消,但听着两位老臣的诉说,尤其是提到他们自己的儿子也在外奔波,语气终究不似最初那般斩钉截铁。

毕竟,这事儿在人家跟前,语气硬不起来。

房遗直,杜构,都是这两家的嫡长子,将来要挑大梁的,这都舍得放去广州历练.......

虽然自己的嫡长子,去年也去河南赈灾了。

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太子身边聚集了多少人,朝廷调度可都是紧着太子那边来的。

李世民心里也清楚,那一趟把太子放出去,一来是历练,二来是积攒名望。

里面多少还是掺杂了一些水分的。

想起还在立政殿外跪着的孩子,李世民心里一阵烦躁。

有心疼,也有不舍,也有对孩子倔强的无可奈何。

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这会儿天气还凉,也不知道自己离开之后,皇后有没有让孩子进屋里去。

“你们.......”

“这件事先暂且搁置,让朕再好好考虑考虑。”

李世民的言语,也不似方才那般激烈。

李复一看,有这苗头了。

行吧,先稳一波。

宫中高明应该也已经去他阿娘那里,劝说一二了。

在这件事上,李世民在房玄龄和杜如晦面前,的确是没有什么底气,这帮手选的,真是太对了。

“退下吧。”

李世民挥了挥手。

他这会儿,心情有点复杂。

孩子们长大之后自然要面对就藩的问题。

可是青雀.......

实在是舍不得。

李复三人离开之后,李世民独自在两仪殿站了良久。

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依旧跪在立政殿外的李泰,打算亲自去看看。

这小子也是个犟种,给台阶都不下,非要去跪着。

离开两仪殿,带着王德,脚步匆匆的往立政殿走去。

来到殿外,看到孩子没有继续跪在外头,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踏入殿门,看到的景象让李世民微微一愣。

殿内炭火烧得温暖,两个孩子坐在长孙皇后身侧的绣墩上。

母子三人神色平静。

皇后正在温声对青雀说些什么。

见到李世民进来,母子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

“陛下。”长孙皇后起身相迎,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阿耶。”李承乾和李泰也连忙起身行礼。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李泰身上,见他无恙,心中稍安,闷闷地“嗯”了一声,走到主位坐下。

你们这边一副母慈子孝,自己这边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

殿内一时无人说话,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

长孙皇后见状,便知道,二郎需要哄了。

“承乾,你先带着青雀回去吧,阿娘有些话要对你们阿耶说。”

一边说着,一边眼神示意李承乾。

李承乾微微颔首,起身对着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拱手行礼。

李泰亦是跟在李承乾身后,恭敬行礼。

待两个孩子离开之后。

长孙皇后走到李世民身边,率先打破了沉默,但是并未直接提及就藩之事,而是轻轻握住了李世民的手,语气柔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二郎。”

“还记得我们刚成婚那会儿吗?你整日在外奔波,我在家中提心吊胆,既盼着你建功立业,又怕你受伤遇险。”

“那时我便想,若是将来我们的孩子,也能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志存高远,勇于任事,该多好。”

“二郎是英雄。”

“英雄的孩子,又岂会平庸?”

李世民闻言,神色动了动,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殿门口,孩子们离去的背影。

再想到这两年来,孩子们的表现,可圈可点,足以夸赞。

长孙皇后继续缓缓说道:“如今,承乾已然能为你分忧,稳重干练,是合格的储君了。而青雀……”

说起孩子,长孙皇后的眼神里充满了怜爱与骄傲。

卸下帝后的身份,他们不过是寻常一家人罢了,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

当然,也更希望孩子能平安无事。

可关键是,他们卸不下责任,不能视身份于无物。

“他或许没有承乾那般沉稳,但他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他读那些农书,不是附庸风雅,他是真的想为这大唐的百姓,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这份心,像谁呢?”

她的目光重新回到李世民脸上。

“孩子们像父亲,但是生在天家,有时候像父亲又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这一句话,如同一根锋利的针,精准地刺入了李世民内心最深处、最不愿触碰的角落,他浑身猛地一僵,握着妻子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像父亲。

像那个雄心勃勃、不甘人下的秦王李世民吗?

若青雀真的“像”了那份不甘人下,困于长安,未来会如何?他不敢深想。

长孙皇后知道,这话说到了要害,她反手更紧握住丈夫的手。

“所以,二郎,我们不能让那种像,走向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现在孩子们年岁还不大,我们大可引导孩子们,让他们各自走向各自的路,走向光明磊落的地方。”

“实际上,这里面所有的问题,孩子们也都看到了,他们比咱们想的,更聪明,更通透........”

长孙皇后说着,便将去年夏天,他们兄弟在庄子上彻夜畅谈的事情告诉了李世民。

“青雀的确不是一时兴起,所以,让青雀去扬州吧。让他把他的聪明才智,把他那份像你的执着和热情,都倾注到田垄之间。”

“让他成为一个因为造福一方而受人敬仰的‘贤王’。”

“这才是真正为他好,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为了承乾,为了大唐。”

“二郎,在这个问题上,当断则断啊!”

李世民闭上了眼睛,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这些话,如同一把重锤。

将他心里那些隐秘的,不愿意宣之于口的,全都当场锤了出来。

令人胸口发闷。

是啊,当断则断。

良久,李世民叹息一声。

“观音婢,我……明白了。”

“明日,我便准了青雀的奏请,让他去扬州就藩。”

“逢年过节,让他回长安来。”李世民无奈一笑:“魏王府的属官,也得好好挑选一番,这事,来的真是突然,让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啊。”

这也是李世民生气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疲惫地靠向椅背,长孙皇后轻轻为他按摩着太阳穴。

“孩子们,终究是长大了……”李世民喃喃道:“以前青雀小时候,每次见到我的时候,都会朝着我跑过来,扑到我的怀里,如今想想,恍如昨日。”

“是啊,长大了。”长孙皇后柔声应和:“长大了,懂事了,其实他们什么都懂,只是咱们做阿耶阿娘的,小看了他们,总还想把他们护在跟前。”

“让他们兄弟自然而然的相处,反倒是感情好,咱们若是过多干预,说不定反而让他们之间,生出龃龉。”

“你看承乾和青雀现在,不就很好吗?”

这番话,如同春风化雨,彻底涤荡了李世民心中最后一丝忧虑。

“你说得对。”李世民长舒一口气,眼神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与坚定:“也不能护着他们一辈子,雏鸟总要离巢,方能翱翔九天。”

次日,宫中传出消息,说是陛下准了魏王请求就藩的消息。

泾阳王府中,李复听着内侍的传话,心里也安定了下来。

还得是长孙皇后。

要么怎么说,长孙皇后活着的时候,宫中就没有那些糟烂事,都被她给压下了。

正儿八经的宫中“定海神针”。

李泰再是聪慧受宠,在长孙皇后面前,也不敢过分蹦跶。

李承乾能在东宫苦苦坚持,除了肩膀上担着责任外,长孙皇后的温柔,也是他的支柱。

而李世民,随着年岁渐长,脾气愈发执拗,放眼天下,能真正劝得住他、让他听得进话的,就剩下长孙皇后了。

毕竟魏征死了,功德碑都给人推了。

结果长孙皇后一走,平衡不再,一家人的矛盾,全都爆发了出来,李世民也没招儿了,等到幡然悔悟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又想起长孙皇后的好,又想起老爹当年的难。

孩子死了,来奶了。

李复甩了甩头,将那些沉重的“未来”暂且抛开。

至少现在,结果是好的,青雀如愿以偿,承乾地位稳固。

眼下,便是最好的时候了。

而自己一家,也该是回庄子上的时候了。

临走之前,李复还给李承乾和李泰各自写了一封信,祝贺李泰得偿所愿,将来出发,别忘了路过庄子上到家里坐一坐。

至于李承乾,则是叮嘱他,勤勉归勤勉,但是莫要瞎逞强,该放松就放松,劳逸结合,不要听旁人说的多了,就将自己逼的那么紧张。

正月二十三,长安城里的年味已经完全散去,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寻常百姓,都要为了新的一年开始忙。

泾阳王府的车队启程,离开繁华喧闹的长安,回到泾阳县的庄子上去。

车驶出城门,将巍峨的城楼和密集的坊市甩在身后,越往庄子上走,视野逐渐开阔,空气也仿佛变得更加清冽。

李复掀开车帘,回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长安城。

大家有各自的前程,多好。

庄子上的书院在正月十八就开学了,开学仪式也早就举行过了,李复这会儿回去,正好能赶上看学生们的考试成绩。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宇晨龙单调的星空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老祖宗人狠路子野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活人禁忌各类男主短篇合集妙手风流小神医大唐狂士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迷雾岛奇遇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温家有娘子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霸天龙帝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幻兽飞雪传
经典收藏诸葛亮魂穿崇祯明末不求生大唐第一将金融帝国之宋归卫青传奇人生特种兵之神级技能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三国崛起并州南宋弃子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惑世歹妃皇帝好多啊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
最近更新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真理铁拳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大周第一婿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明朝的名义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