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伏羲夫妻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寒门崛起笔趣阁什么!越娶妻越强李治你别怂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郭嘉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76章 旋风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泰目光诚挚地看着李复,丝毫不惧。

“侄儿知道,若是侄儿自己去与阿耶与母亲说,阿耶一定会认为我这是在胡闹,认为我年虽小,恐怕是一时兴起,母亲也会为此而忧心,但是如果王叔肯帮我说几句话,阿耶或许就能够相信,我真的是认真的。”

李复也看到了李泰那双充满渴望和决心的眼神。

而身为兄长的李承乾,也支持李泰这般做。

昨天晚上,他们也已经彻夜长谈过了,所以今天才起的这么晚。

估计,该说的,兄弟之间也都已经说的很详细了。

十二岁的李泰到扬州去就藩,听上去,还真是有些惊世骇俗。

毕竟他现在还是未成年。

皇子只有成年之后,才会就藩去封地,那些不到年岁就被下旨前往封地的,都是皇帝看不上的,那些不受宠的皇子。

而李泰,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不疼爱他。

李复心中暗自思量,此事,听起来倒是出人意料,但是细想之下,也并非是坏事。

李泰一直留在长安,不去封地就藩,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而如今,他要主动前往封地就藩。

至于种地这事儿,就像是他编书一样,一样能种出功劳,种出名声来,可是他在扬州,远离长安,等同于主动远离了纷争。

历史上的李泰觉得自己能争,一来是李承乾的腿脚出了问题,二来是李世民给了他希望,第三条就是朝中大臣站队,推着这两兄弟往这条道上走。

残酷的斗争之下,谁也不无辜。

李泰有此志向,他去扬州,既能避将来的纷争,又能实实在在地促进地方农业发展,更能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一个“亲王重农”的典范。

李复觉得,这事儿倒是可行,但是看看眼前十二岁的李泰。

让他去扬州,他还是个孩子啊.......

都是他的侄子,李复心里也疼惜李泰。

突然好像明白一点点,李世民的想法了。

在李世民眼里,那更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了。

良久,李复这才叹息一声,走到李泰面前,伸手拍了拍李泰的肩膀。

“你小子,不错,有志气。”

“你当真下了决心?”

李泰认真点头。

“不后悔?”李复问道:“要知道,一旦去了,做不出成绩,便是你阿耶和高明想要将你召回长安,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李泰掷地有声。

“我不为我今天的选择而后悔,我只希望,能够让更多的百姓吃饱饭,能够解决阿耶和大兄的烦恼。”

“他们为天下万民而勤政,我也应该做点什么。”

“做一辈子的闲散王爷,锦衣玉食,吃喝享福,非我所愿。”

“况且,王叔不已经是珠玉在前了吗?”

李复怔愣一瞬。

好小子!这是小嘴抹蜜了。

难怪李二凤这么喜欢这小家伙。

是真会说话啊。

“哈哈哈哈。”李复朗声大笑:“这事儿,你容我再考虑考虑,毕竟,兹事体大,也不能贸然下决定,或许,我还要与你阿耶商议一番呢。”

“真要是让你明年就去扬州种地去,恐怕朝野之中,也会有一些风言风语的。”

“毕竟你才十二岁。”

李泰咧嘴一笑。

“王叔,转过年来我就十三岁了,虚十四,晃十五,毛十六,奔十七了.......”

李复笑骂着。

“你这小子,谁教你这么算的。”

李泰这通“虚十四,晃十五,毛十六,奔十七”的俏皮话一出,书房里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瞬间被打破,李复和李承乾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连一旁侍立的内侍也赶紧低下头,肩膀微微耸动,强忍着笑意。

李复笑骂着虚点了点李泰:“你这混小子,跟谁学的这般油嘴滑舌!还虚十四晃十五?你这算法,怕不是跟庄子里那些急着想说亲的光棍学的?”

李泰嘿嘿一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眼神里的期盼却丝毫未减。

笑过之后,李复的神色重新变得认真起来,他看着李泰,语气温和却带着长者的审慎:

“青雀,你的志气,王叔看到了,也为你高兴。你能有这份心,想着为百姓做事,为你阿耶和大兄分忧,而不是只贪图享乐,这非常非常好,比很多大人都强。”

李复话锋一转:“但正因为此事关系重大,关乎你的前程,也关乎朝廷的体统,王叔才不能轻易点头。正如你所言,你年岁尚小,骤然就藩,于礼制不合,也容易惹来非议,说你阿耶不慈,或者……说你是在长安受了什么委屈。”

“此事,急不得。王叔需要好好思量,更要寻一个最恰当的时机,用最稳妥的方式,向你阿耶进言。不仅要让你阿耶同意,还要让朝中大臣们觉得,此举并非儿戏,而是于国有利的正经事。”

“你付出了努力,王叔要让他们看到,你,李泰,是去做榜样了!”

“眼下你在庄子上,先跟着农学院的先生们好好学,跟着老农下地,积攒一些经验,把你感兴趣的东西,完全吃透,学出个样子来,此事你阿耶若是知道了,说不定他会认真考校你的。”

“到时候事情能不能成,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本事,是否能说服你阿耶了。”

李泰重重点头。

“王叔教诲的是!侄儿明白了!侄儿一定好好学,绝不给王叔丢脸,更不会让阿耶和大兄失望!”

“好!”李复满意地笑了:“有志向是好事,下午先去书院吧,下地的事情,先不急于一时,除却跟着庄子上的老农学之外,去拜会一下书院的先生,不要闭门造车。”

中午的时候,李韶依旧没有回来,应该是在酒楼招待那些长安城来的贵妇人了,与她们周旋拉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都是奔着好处来的。

若是没有好处,她们又怎么会大老远的从长安专程跑到庄子上来。

应对她们,也是件费心力的事。

因为仨孩子早饭没吃,午饭吃的格外香。

李韶出去应酬,他们也从自家王叔那里得知,在知道是因为农学院的师生受赏之后,长安城里的这些人蠢蠢欲动,纷纷啧声。

“都是一帮不见兔子不撒鹰,看到好处就往前冲的人。”

“但凡眼前有一石粮食,他们恨不得往家里扒拉一石二。”

李复笑了笑。

“无妨,也不一定是坏事,万一真的有天赋异禀的人才呢?”

“好好吃饭,吃饱了,下午该读书的读书,该去书院的去书院,该写奏章的写奏章。”

三个孩子,下午要做的事情也不同。

李恪打算陪着李泰一同去书院。

李承乾就留在家里,批阅长安送来的奏章,批阅结束之后,再写一封奏章,着人一同送到翠微宫去。

虽然在庄子上,但是也未曾完全从政事中脱身。

他还关心着侯君集去打高昌的事情呢。

遥远的西域,高昌王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被李世民放置的高昌使者,长途跋涉,狼狈不堪的回到了高昌,来到了鞠文泰面前。

“大王,天可汗,天可汗不相信咱们的说辞,说他要见的是您本人,此番您没有遵从天可汗的诏书前往长安,天可汗十分生气,他,他已经派遣大将军侯君集到西北领兵,准备攻打咱们高昌了。”

王座之上的麹文泰,听着使者的回报,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握着扶手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

最后的一丝侥幸,彻底破灭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

面对侯君集要带兵打高昌的事实,鞠文泰丝毫没有对抗的信心。

高昌的兵马,如何能与大唐相比?

曾经草原上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都败在了大唐军队的兵锋之下。

而高昌与大唐相比,那等同于萤火与皓月,根本比不了。

天可汗识破了他们的敷衍,愤怒的天可汗,没有给这件事任何转圜的余地。

一股冰冷的恐惧瞬间攫住了麹文泰的心脏。他仿佛已经看到大唐的铁骑正踏着滚滚烟尘,朝着高昌蜂拥而来!

鞠文泰咽了口口水。

“完了,这下全完了。”他瘫软在王座上,眼神里尽是惊恐。

王宫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使者压抑不住的抽泣声和麹文泰粗重的喘息声在回荡。

高昌的天,真的要变了。

西北边陲,肃州以西,军营连绵矗立,旌旗招展,甲胄鲜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大战将至的肃杀之气。

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几天前就已经快马加鞭抵达这边,整顿军队,准备进军高昌。

中军大帐内,侯君集一身明光铠,端坐于帅位之上。

帐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清晰地标注着从玉门关到高昌城的山川河流、城池隘口。

帐内站着的,是军中的各级将领。

“鞠文泰,他已经忘记了当初是如何在长安城,谦卑的奉咱们的陛下为天可汗,自愿让高昌归大唐统管了。”

“如今面对长安送去高昌的诏书,他竟然敢不遵从。”

说着,侯君集站了起来,掏出了一封诏书。

“大唐皇帝令!”

军帐中的将领纷纷躬身拱手,身上甲胄碰撞,竟也发出了整齐的声音。

“高昌王鞠文泰,攻伐同藩,封锁贡道,劫掠焉耆,不告而伐,视为叛乱,朝野震动,此战,非为惩戒,乃为灭国!”

“臣等遵陛下令。”众人异口同声。

帐下将领,如副总管薛万均,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等,皆目光炯炯,战意高昂。他们身后,是上万经过休整补充、士气正盛的大唐府兵精锐。

“薛万均!”侯君集喝道。

“末将在!”薛万均踏前一步。

“命你率一千精骑为前锋,即刻出发,扫清沿途一切障碍,直逼田地城,遇小股敌军,尽歼之!遇坚城,则围而不攻,等候主力!”

“得令!”

“契苾何力!”

“末将在!”契苾何力躬身,他是突厥铁勒部的酋长,对西域极其熟悉。

“命你率本部骑兵,游弋大军两翼,负责侦察、警戒,确保大军侧翼无忧,并切断高昌与西突厥可能的一切联系!”

“遵命!”

一道道命令清晰地下达,整个军营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西域作战,兵贵神速,速战速决才能为朝廷尽量节省粮草。

出关之后,漫长的补给线本身就是巨大的负担。

次日,军队誓师出征,浩浩荡荡的军队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从营寨中涌出,向着西方迤逦而行。

一封封详尽的奏章通过信使源源不断的送往长安。

粮草辎重车队在辅兵的护卫下隆隆前行;斥候轻骑如离弦之箭般四散而出,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

薛万均的前锋骑兵如同旋风一般,高昌边境那些小规模的戍堡和巡逻队根本不堪一击,往往望见唐军旗帜便望风而逃。

唐军已经对高昌发起了进攻,但是高昌王宫,仍旧没有准确的命令传达到边境城池。

几日后,消息才如同雪片一般飞回高昌王城。

“报——!唐军前锋已过莫贺延碛!”

“报——!田地城被唐军围困!”

“报——!唐军主力已出伊州。”

每一个消息都像一记重锤,锤在了鞠文泰早已脆弱不堪的心脏上。

“父王。”鞠智盛无奈叹息:“如今之际,只有投降了,看唐军这架势,是奔着要灭国来的。”

鞠文泰瘫倒在王座上。

“咱们派去联系西突厥的使者呢?”

鞠智盛摇了摇头。

“没有消息。”

鞠文泰长长叹息一声,摆了摆手。

“降吧,你我父子,一同去见唐军的将领。”

“为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鞠文泰打从心里就没有与大唐对抗的勇气。

侯君集率领大军,一路平推,速战速决,攻下高昌的每一座城池,都将城池里搜刮的一干二净,以补充军资。

至于高昌的百姓,吃不饱,饿不死就行,陛下的意思,留着他们,还有用。

所以,这些平民百姓,倒是不能杀。

还有那些投降的,卸去他们的甲胄.......他们也没有像样的甲胄。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幻兽飞雪传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肆刀行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西域情怀血月临,僵尸出苟在修真世界杨辰秦惜在线阅读大佬他命里缺我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医武天骄茅山升棺人张初九一世容晴大唐狂士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
经典收藏相府毒千金最强战兵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与秦始皇做哥们儿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凤倾妆药满田园靑海传史上最强太子!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庶女攻略我的帝国弗利兰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卫青传奇人生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金牌帝婿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
最近更新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浴血山河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北宋第一狠人大周第一婿衣冠谋冢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之原始之路道藏辑要寒门状元路高门庶子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