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独麦客

首页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封侯末世:上古踏众寻园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大唐万户侯我在明末修仙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抗战之烽火燃血我要做驸马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独麦客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全文阅读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txt下载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ps:这一章是过渡章节,主要是明确一下以后的发展思路。另外,一会十点多我要去安徽出差,出差多久不好说。这个星期我会尽量维持一天两更。本人学的工科,新人写书,写作手法、文笔、人物刻画等方面可能不太如人意,我会尽量把故事写jing彩,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布兰科带着一半的物资即:10门大炮、150枝火绳枪和150把军刀返回了里约热内卢。当然了,他带来的两船煤炭和一船巴西特产也卖了个好价钱,扣除掉货款,他净挣了3600余元。剩余的一半货物将在下月交付,而每月50套的三一年式全身甲也由下个月正式开始交付。双方约定,最迟1633年年底前会有两艘从东方过来的移民船靠港。

协议并没有什么强制xing,不过穿越众并不担心葡萄牙人会耍赖。因为目前他们在战场上处于下风,而且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好几年。

晚间,高摩将情况向执委会其他成员做了汇报。历史上这场持续了多年的战争到1637年才初步结束,荷兰人获得了胜利,彻底控制了巴西东北部地区,并进一步将势力扩展到马腊尼翁河流域。

现在穿越众的输血应该是部分缓解了历史上葡萄牙人在巴西所面临的窘境。不过这也是隐含了一定风险的,毕竟向葡萄牙人出售武器肯定不会令荷兰西印度公司感到高兴。荷兰西印度公司究竟会如何反应,穿越众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截至今天,穿越众辖下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4895人,粮食储备同样也刷新了记录。超过3500吨的土豆、20吨的鱼产品和45吨的大豆将仓库差点撑爆,这是可供所有人吃一年多的粮食。

除了粮食外,畜牧局那边形势也很喜人。目前马群数量已经增长到了将近250匹,其中可供作为战马的安达卢西亚马和卢西塔诺马超过八十匹。牛群的数量也超过了两百,其中肉牛和nǎi牛各半。此外,还有存栏生猪100多头,羊400余只。至于鸡鸭鹅之类的就更多了,目前已经开始少量分配给农户饲养。

可以说,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穿越众物质基础已经大为改善。

除了农产品以外,工商业的发展形势也很喜人。钢铁厂的月产量已经稳定在30吨-35吨之间,钢铁产量的提升释放了多个军工产品的产能。

产能大大提升的大鱼河兵工厂铸炮车间是目前最大的用钢车间,前阵子他们为港口炮台岸防炮的大规模换装加班加点生产,甚至还铸造了两门32磅长管加农重炮。这两门重炮安装到港口炮台上后,在试shè中展现了超强的威力,为此,海军委员王启年提请执委会为铸炮车间颁发了特别奖金。

护具及冷兵器制造车间在增加了一些水力设备后,在每月7.5吨的配额钢铁稳定供应下,三一年式全身甲的月产量已经稳定在200套以上;三二年式指挥刀的月产量则为2000把。

枪械制造车间目前有五台水力镗床,大小工匠及学徒70余人,已经正式定型的32-乙型(比甲型多了一个药锅盖设计,可一定程度上抵消雨天湿气干扰)燧发步枪每月可生产150枝。这几个月已经前后生产了32-甲型燧发步枪50枝、32-乙型燧发步枪300枝,目前枪械制造车间还在研究仿制骑兵用燧发手枪,过一阵子应该就会有成果出来。

此外还有一些工具、农具及小型刀具则由综合车间在生产。综合车间人数较少,只搜罗了一些铁匠,采用的是半手工半机械的生产方式,效率不是很高,不过供应生活方面使用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这些工业产品大多用于出口。除了铸炮车间最近两个月为了炮台换装而暂停出口外,剩余几个车间是全力生产。尤其是三一年式全身甲和三二年式军刀,大多远销俄罗斯、波兰、瑞典和丹麦等地区;综合车间生产的农具、工具等商品也开始在遭受宗主国贸易垄断之苦的巴西和拉普拉塔地区热销,这从越来越繁荣的走私贸易就可以看得出来。

走私贸易的路线目前由葡萄牙人把持着。这些来自里斯本或圣保罗地区的商人们的船只往往装载着巨量的煤炭、巴西红木、棉花、蔗糖、靛青、烟叶等物资在鞑坦港靠港,卸下煤炭和一部分农产品后,再补充大量的工具、农具、刀具、小五金制品甚至是砖瓦水泥等建筑材料,然后开往拉普拉塔河口附近的秘密贸易港口同西班牙人进行交易;回程时再从拉普拉塔地区满载牛皮、牛脂、干酪、腌肉、羊毛甚至马匹等紧俏物资到鞑坦港销售,货物销售完毕再装满穿越众的特产回巴西销售。

拉普拉塔地区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亚松森城是如此渴求着各类贸易品,地方上的土生白人贵族农场主们和大量中低级殖民地官员也纷纷参与进来,大家心安理得地共同享用着这些原本属于西班牙国王和大贵族商人们的利益。

这条流淌着黄金的沿海贸易线,据财政委员汤圆从葡萄牙人船只的数量估算,每月的走私贸易总额不下五万元,而这其中东岸公司每月的获利也超过了3000元,为穿越众的财政平衡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不是没有人对此提出过风险jing示,民政委员肖明礼就曾极力反对与葡萄牙走私商人间的贸易,认为这会引起西班牙人的注意。不过在看到东岸公司每月近5000元的财政赤字后,他也说不出话来了。

而且,这事往大了说也事关穿越众的长远发展。将来人口增加,建立国家以后,国家要发展,就不得不努力发展工业。参照原本历史上英国的发展历程,英国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取得海上霸权以后,通过航海贸易与殖民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这些财富客观上促进了英国工业技术的进步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到了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爆发以后,先进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广阔的殖民地市场,这些加在一起给英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最终将英国推上了ri不落帝国的宝座。

对于穿越众来说,历史上的英国就是现成的老师,近在咫尺的巴西和拉普拉塔地区则是天然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她们将成为穿越众工业发展的第一块踏脚石。此时的英国经济还主要依赖于羊毛出口和转口贸易,工业制成品虽然大量销售到欧洲各国和美洲殖民地,但多数还是规模不大的手工作坊式企业。

要想发展经济,要想产业竞争,要想和老牌殖民列强同台竞技,在人口、资源、财富等各方面和人家比都不值一提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工业化。以工业化强大的生产力挤垮对方、打败对方,将其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

执委会对于这方面有着清醒的认识。乌拉圭这地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就算穿越众目前手头50多万现金花完以后,以脚底下站着的这大片膏腴之地混个温饱估计不成问题。但是以后呢,难道大家穿越一回就是为了窝在乌拉圭这个小地方关起门来过自己的ri子?而且以眼前这帮穿越众严重缺少理工类人才和知识的情况,恐怕不用几十年,就连自己的小ri子都过不下去了。人家打上门来,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你技术上的优势又比人家强得有限,那到时候可就没法收拾了。

唯一的出路就是趁着现在抢先发展工业,通过各种手段赚取利润,然后再将利润投入到工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之中,形成良xing循环。同时还要大量移民,确保有一定的人口基数,这才是执委会想到的目前穿越众唯一能在本时空生存与传承下去且不被同化的途径。

具体到首先发展什么产业,这个其实并不难选择。考虑到穿越众里头有几个工业人才对纺织业有所了解,再加上乌拉圭这地方的气候与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因此依据比较优势的理论,执委会经讨论研究后认为初期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可以定为毛纺行业,以后或许还可以兼顾皮革加工制造。

纺织业这个神奇的行业仿佛就是与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一般,当初就是珍妮纺织机的发明催生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而现在穿越众也选择了这个行业作为自己工业发展的开端。当然了,目前穿越众技术领先欧洲一两百年的冶金及军工产业也要持续投入发展下去,毕竟现阶段这个行业可是穿越众赖以生存的保障。

思路理清了,下面就是朝着目标努力了。

;

喜欢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宇晨龙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我有修真界绿卡医武天骄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我的道士老婆茅山升棺人张初九一世容晴宝贝乖乖,跟我回家血月临,僵尸出穿越自救修仙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茅山升棺人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龙舞九天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
经典收藏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绝色红颜,高门贵妻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南宋弃子贞观天子我给崇祯当老师金牌帝婿陛下,臣只想吃软饭三国:最强争霸系统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我在大唐搞农庄金融帝国之宋归汉武帝穿越曹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
最近更新寒门状元路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笔架叉将军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冰临谷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巨宋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水浒之往事随风高门庶子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大楚武信君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独麦客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txt下载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