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害圣上乃是谋大逆之罪,牵连者众多,除了言蕊的亲族,更重要的是为她提供禁药之人。
后续之事妍清并未参与,只待一切尘埃落定后,从四爷处得知最终的处置结果后,便将此事放下了。
许是言蕊的下场,起到的震慑效果太好,原本就算的上和谐的后宫,这下子更加风平浪静了,再无人敢随意生事。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宫宴时,四爷提及先帝允许“有子之妃嫔,年老者,各随其子归养府邸”的遗训。
先帝遗训是一回事,新帝什么时候应允是另外一回事,有先帝这条遗训,四爷的诸王兄弟就曾多次上折子,希望能够接母妃出宫孝养。
四爷因登基之初,对朝堂的掌控稍显不足,将这些折子都留中了,毕竟,皇考妃嫔对四爷的诸王兄弟来说,多多少少都能起到些辖制的作用。
如今,四爷大权在握,乾纲独断,已经无须再靠后宫牵制前朝,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将太妃等人留在宫中。
将人留在宫中,占着宫殿不说,有个大事小情的,都需要妍清去处理。
对于妍清来说,就算是紫禁城中的家长里短,那也是家长里短,处理起来繁琐还容易吃力不讨好。
毕竟都是先帝的妃嫔,也算是他们的长辈,即便是些许小事,妍清也要尽量考虑周全,处置得当,免的惹人非议。
四爷知道妍清不喜处理这些琐碎之事,且四爷如今是皇上,紫禁城就是他的家,他也不喜欢留这么多外人,如今时机成熟,便不再继续拖延。
明白皇上中秋宴所言透露出的讯号,中秋后诸王先后上了恭请孝养母妃的折子,这次四爷很痛快的准了。
皇考妃嫔中,除了最为尊荣的太后,位份最高的便是皇贵太妃佟佳氏,和贵太妃瓜尔佳氏,皇贵太妃未曾生育过,贵太妃诞育过一位皇女,未及周岁便夭折。
二人都无亲自奉养,依旧只能留在宫中,由皇上奉养。
原本四妃中的其余三人,都是先帝年轻时,便被选中伺候先帝的,与太后年岁相当,如今年事已高,也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了。
惠妃之子,被削爵的直郡王被先帝圈禁,次子弘昉已经过了及冠之年,已在朝中当差,皇上封了个太奉恩镇国公的爵位,许他替父接惠妃出宫,奉养祖母。
荣太妃之子,诚亲王自四爷登基后,就表现的比较殷勤,皇上也允了荣太妃出宫。
宜太妃长子五爷恒亲王,属于摆烂闲王那一挂的,九爷允禟比较傲娇,他原本就和四爷关系不太好,还以为八哥有望大位,结果是和他不对付的四哥登基,就连八哥也服气,他能怎么办。
他没有造反的想法,却也不怎么愿意低头,反正他对朝堂之事不感兴趣,更喜欢做生意赚钱,也没必要伏低做小,委屈自己。
允禟和四爷不对付,倒是和初六关系不错,知道初六去两广地区做生意,还准备出海,便也跟着掺和了一脚。
九爷不低头,四爷更不会惯着他,奉养宜太妃的人选,也不会选择允禟,不过宜太妃出了宫,就算住在恒亲王府上,九爷想见母妃随时都能见,也不差什么。
妍清旁观四爷和九爷,一个塞着一个傲娇,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与他们不同,七爷淳亲王和八爷怀亲王,属于正经八百的忠君之臣了,不过淳亲王是明着忠君,怀亲王属于是卧底。
为了鼓励淳亲王的忠心,也为了安抚背后势力不小的怀亲王,四爷也允了成太妃和良太妃出宫之事。
往下十二爷允祹,十五爷允禑和十七爷允礼年纪小了,几位太妃入宫的时间也晚,不在这次出宫的人选之中。
可以出宫过自由的日子,母子团聚,颐养天年,谁会愿意留在宫中呢,因此在得知儿子的折子被再次留中后,三位太妃一起去向太后求情。
四爷去向太后请安时,太后提及此事,为三位太妃求了情,四爷这才同意。
定太妃由履亲王允祹奉养,密太妃有两子,次子十六爷允禄已经被过继给庄靖亲王博果铎,因此只能由十五爷恪郡王允禑奉养,勤妃由十七爷果郡王允礼奉养。
除此之外,年长的如宣太妃、通太嫔等没有子嗣的皇考妃嫔,这辈子都只能继续留在宫中。
年轻的如襄太嫔,静太嫔、熙太嫔等人,皆是康熙五十年后,才为先帝诞育皇嗣,如今阿哥年纪还小,没有出宫开府,也只能暂时留在宫中,待阿哥成年后再议。
……
“主子,慈宁宫刚刚请了太医。”白芍得到消息,立刻向主子回禀。
妍清握笔的手微顿,“太后病了?可知情况如何?”
“刚听说慈宁宫请了太医才知道的,应当不严重,主子可要前去探望?”白芍询问。
“是要去的。”太后抱恙,她身为皇后自然是要去的,妍清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往外走。
她正在围房中处理宫务,离慈宁宫很近,不过外面正在下雪,就算有宫人清扫,宫道也有些滑,好在她今天穿的是厚底旗鞋,走路更方便些。
白芍伺候主子穿上披风,满吉撑着伞跟在主子身边,为主子遮挡落雪,一行人簇拥着妍清往慈宁宫而去。
看着鹅毛般的大雪,妍清心中叹了口气,转眼又到年下了,有道是年关难过,寒冷的冬季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为难熬。
太后今年六十有五,在古代算高龄了,这两年请太医的次数频繁了许多,怕是……
思及此,妍清加快了脚步,进了慈宁宫,慈宁宫地龙烧的旺,室内温暖如春,嬷嬷请妍清进殿,妍清脱了披风走进内室,便见太后靠在榻上,面色苍白憔悴。
“臣妾给皇额娘请安,臣妾听说皇额娘这里请了太医,特意过来看看,皇额娘哪里不舒服?”妍清屈膝行礼。
“没什么,一点小毛病而已,钱嬷嬷便大惊小怪的请来太医,连你都被惊动了。”太后摆摆手,不甚在意的道。
妍清看着太后的容色,不敢疏忽,询问一旁的太医,太后的身体到底如何。
“回禀皇后娘娘,冬日天寒干燥,太后体内虚火亢盛,加之风寒入体,微臣开个方子,精心调理一段时间,便能痊愈。”太医如实回道。
之前就问过钱嬷嬷,再听过太医的回禀后,妍清了然的点点头。
北方冬季寒冷干燥,人就容易上火,慈宁宫为了保暖门窗紧闭,待的时间久了,难免感觉憋闷,想出门透透气,太后年纪大了,免疫力下降,一冷一热就容易感冒。
这种小病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即便一点小病,也会身体造成不小的负担,每病一次就流失一部分元气,想要补养回来却不容易。
加之太医之前就说过,太后身体还有些老毛病,如气滞血瘀,心脉痹阻、心悸气短,气阴两虚等病症,大概就是西医所说的冠心病,这种慢性病很难根治,只能调理。
秋冬季本就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再加上其他病症,可不敢疏忽,妍清叮嘱太医一定要精心为太后娘娘调理。
而后上前福身道:“小毛病也不能轻视,皇额娘千万要保重身体,雪天寒冷,皇额娘想出去散步的话,也要缓着些。”
慈宁宫正殿温度比暖阁低些,出门前在正殿多待会儿,让身体逐步适应温差,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感染风寒。
太后拉过妍清的手,“哀家明白,倒是让你为哀家担心了。”
妍清陪着太后说话,等到药熬好,服侍太后喝下药,等太后歇息后才起身离开慈宁宫。
晚膳时妍清将太后娘娘的事情告诉了四爷,四爷闻言也十分担心,不过今天时辰太晚,不好去慈宁宫打扰太后,只能等明天了。
次日一早,四爷一早就去了慈宁宫请安,在太后跟前亲侍汤药,又陪着太后娘娘用过早膳后,才回到养心殿。
一连五日,太后娘娘差不多痊愈,只要精心调养就好,便不再让四爷和妍清两人继续往慈宁宫跑,进了腊月,四爷和妍清更加忙碌,不用再去慈宁宫侍疾,两人也能轻松一些。
直到过了元宵节,年味散的差不多,日子再次恢复如常,本以为过了年,眼看着要开春了,太后娘娘的身体应该没有大碍。
不想正月底,慈宁宫宫人慌忙来报,太后娘娘病重。
喜欢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