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谭

猫疲

首页 >> 唐奇谭 >> 唐奇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天道天骄靖王府之乱汉鼎余烟扶明录职场沉浮录萌妻十八岁大唐万户侯末世:上古踏众寻园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
唐奇谭 猫疲 - 唐奇谭全文阅读 - 唐奇谭txt下载 - 唐奇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权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依照大梁国朝的体制,广府留守分司不但总辖岭东、岭西两道,安南都护府、南中都督府等边镇,骠国、水陆真腊、林邑、呋喃故地的沿海领土;同时也是间接调控和影响着,广大南海、外域等地数百上千诸侯外藩的海陆枢纽所在。

因此,哪怕远离北方的朝堂中枢,以及对抗关内北唐的关键前沿,依旧拥有显赫的权柄和及其重要的地位。故而在留司的权力设置上,同样不可能专付个人,而采取了类比小政事堂,以多位不同职责的重臣,进行重大事项的合议制。

以确保大小相制、异论相搅的权衡架构,不会让任何一个留守重臣,有一家独大的机会。因此,名义上总筹留司的首席重臣,乃是国朝宰辅出身,官拜尚书左仆射、录尚书事的皇甫季荪,但他更倾向暂离中枢,在此闲赋养老的存在。

基本不参合日常庶务,只接受留都六部侍郎,及诸寺署监的例行汇报和朝堂邸文。其次是大梁国族出身的孝感王梁浜,当代洛都摄政/大相国的胞弟;但同样因某种避嫌故,平日主要执领宗藩院事,对接南海、外域的各大公室、藩长。

因此,权知广州大都督的崔敬之,才是日常长驻留司,主持局面的方面重臣;同时,也节制广府内外的诸卫、屯营、巡城人马;以及外州的团结、团练、镇防各军的驻守调防。但这同样也是颇为敏感,甚至需要有所避嫌的领域所在。

因此,在大都督崔敬之以外,还有一位内朝秘书省出身的天章阁直学士,专理军国机要及官吏考绩;一位督理留都分司御史察院的侍御使,监察三司四使以下的官民将吏;一位三司使院出身的判事,署理海陆转运及税赋核计诸事。

而作为留司次席、三席、四席的天章学士、分司御史和使院判事,同样也有一套自成体系的部属和吏员,乃至拥有各自署衙编配的护卫和专属亲从武装。他们也被统称为二贵/四长,代表了大梁国朝在岭外、南海之地的全权专任之责。

除此之外,又有诸如广州府少尹,南宫苑使,宗藩院、武德司;海兵署、光荣水师本部等;同样拥有一部份武装护卫的存在。从而构成广府五城十二区内外,至少十几路不同归属和背景的大小武装,犬牙交错、相互制约的日常局面。

虽然,这种迭屋架床式的多重架构,以及职分、权责上的交相套娃;不免大大影响了留都分司的日常运转,明显延迟了响应各种事态的效率。但也从根源上有效预防和限制了,任何一方势力过于膨胀独大,乃至尾大不掉的风险所在。

但就在这个雨水绵连的夜晚,这种分权合议体制所积累下来的潜在弊端,却成为当下广州大都督府的无形桎梏与束缚;若要调集留都境内的六部、诸寺署之力,就绕不开正在城外别苑中,修养天年的留司之首,尚书左仆射皇甫季荪。

想要差遣广府境内的诸侯藩兵,大梁公室的卫队、护军;就必须得到国族出身的小宗伯,孝感王梁浜的押印和联署。想要获取两岭三司四使的全力配合,就必须得到次席天章学士、分司御史和使院判事,至少其中两人的支持和背书。

但在这个喧嚣纷乱的雨夜,身为广府大都督的崔敬之却发现,除了自己亲熟的部属将吏,其他几位留司重臣,都因为各种缘由未能到场,或是指望不上了。就像行留都分司的尚书左仆射皇甫季荪,一到雨季就湿痹复发只能在府养病。

偶然遇上的年节贺表、千秋万寿的贡文,都是事先写好了,再到府上取来联署用印的。而署理宗藩事务的孝感王梁浜,说忙碌很忙碌,说清闲也很清闲,终日与诸侯外藩大宴小宴,夜夜笙歌、作乐达旦,就没有多少闲空到留司听事。

因此,通常情况下都是委派其世子,官拜广府宗正司内史的金城公梁公宜,前来广州大都督府/留司点卯一二。然而,接下来的“四管”之中,三席的留都察院侍御史魏岑,数日前就在外巡察地方,如今大概率已经走到了岭西道桂州。

第四席的三司判事卢景,正督运输供北地的资粮和诸侯外藩的年贡,坐镇在韶州一时半会不会赶着回来。因此,只剩次席的天章阁直学士宋砚,尚在广府上城用事;但此时他却没回复,也未主动派人前来解释;这就有些异乎寻常了。

“派去上城的人回复,宋学士此刻不在的署衙,连贴身书吏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心腹参军事的声音带着紧张,“书吏说,宋大人早间还在批看‘贡选册’,午间却突然有急事,带着文书副册,却是没说去向,事后也未曾返回府邸。”

听到这话,崔敬之森严庄重的面皮,不由微微抽动。按照过往的惯例,就算“四管”半数成员不在,身为留司首席崔敬之的签押,加上其他三席中的任何一位副署,都够及时的调整部属,及时和应对各种日常的突发状况和局面。

雨还在下,节堂内烛火忽明忽暗,映着案上堆迭的文书:也照出了崔敬之晦暗不明的眼眸。既没皇甫仆射的联署、孝感王的押印;又少了魏都察和卢判事的签押,再加上宋学士带走的文书副册。他在广府城内行令效力瘸了一半。

崔敬之看着这些“半截子文书”,突然觉得腰间的虎符,沉重异常。他虽然添为广府明面上的军政核心,却连调动六部诸寺、三司四使的协力都做不到;当下这套分权合议体制,在乱局中竟成了“想做事却寸步难行”的桎梏。

“再多派人去查宋学士的下落,哪怕翻遍上城,也要找到他!”崔敬之的声音沙哑却坚定,“另外,传令城内各团结营,金吾四街使,继续封锁诸门、扩大宵禁;傅长史带我亲卫,且去孝感王邸,就算搅了宴席,也要见到王上!”

崔敬之的指令刚落,节堂外的雨幕中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混着此起彼伏“让开!金城公到了!”的喝止声——原本节堂紧绷的氛围,像被投入一颗石子,泛起短暂的涟漪,却又在交头接耳中,很快被更深的博弈感笼罩。

帘幕被两名身着锦袍的王府护卫掀开,一道秀长身影踏着雨渍走进节堂。来人身戴赤金镶玉的小金冠,冠上翠玉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绿;身披紫丝大氅,领口滚着一圈雪白的貂皮披肩,显然是刚从暖阁宴席中赶来,连肩上沾着的雨珠都带着几分仓促——与堂内浑身湿透、甲胄带霜的亲卫,形成刺眼的对比。

他便是孝感王梁浜之子,官拜广府宗正司内史的金城公梁公宜。进门时,他下意识地拢了拢貂皮披肩,露出胸口金绣的“盘蛟纹锦”前襟,脚步轻缓却不失仪态典重,只是眼底藏着令人难以揣测的眼神,见到崔敬之才展露一丝尊崇。

“敬问都督康全,吾等受王上之命前来,听候留司差遣……此外,在前来留司的一路上,藩卫还驱散、捉杀了好些,在城坊中作乱犯禁之辈;更有多名自称‘雨魔’之人,不久前方从大理狱出逃。余等既不敢擅专,便一并奉上处置”

随着他的话语,几名浑身湿透,披头散发的囚徒,被一干身穿山纹甲与卷耳兜的王府卫士,给当众押解了上来。这些囚徒在粗重的铁链锁着脖颈与手腕,每走一步都发出“哗啦”的闷响,脸上身上还留着搏斗的血痕,眼神却残留狠厉,盯着堂中众人就像桀骜困兽。

卫士亦是浑身湿漉漉的,甲片缝隙往下淌谁,在节堂的地板上积成小水洼;腰间挎着的兽首刀还沾着斑斑泥点,显然是刚从街巷厮杀中赶来。与金城公梁公宜光净如新的紫丝大氅相比,身上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久历沙场”的硬朗。

大都督崔敬之见状不由眉头一挑,便有节堂内察言观色的部属,掌书记孙佑任出声质疑道:“世子孟浪了,以您身家尊贵,带入护卫已是破格的特例了,有怎敢令此等凶犯轻易进得节堂。节堂乃议事重地,若有闪失,谁担得起责任”

话音刚落,值守廊下的亲卫们也上前一步,手按腰间刀柄,警惕地盯着囚徒,显然认同孙佑任的担忧。陪同的王府长史,见状连忙打圆场:“都府息怒,世子也是一片赤诚,一路急着想将人犯交予留司审问,以免再徒生事端和枝节。”

下一刻,距离崔敬之最近的囚徒,突然猛地挣动锁链——粗重的铁链在他手中竟像活物般灵巧甩动,“哗啦”一声砸倒身旁的数名都府亲兵!更有人猝不及防,被铁链缠住脚踝,重重摔在柱子上,腰间拔出过半的兽首横刀,也被夺走。

喜欢唐奇谭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唐奇谭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你找到我了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刀与剑的征程我的高中生活日常诡仙族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宫宸谋血月临,僵尸出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老祖宗人狠路子野随身一个迷雾世界各类男主短篇合集迷雾岛奇遇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
经典收藏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我真不想当圣人啊!靑海传宋神宗的新宋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大庆风云录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在下九千岁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请叫我威廉三世大航海之重生主宰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最近更新三国:一代谋圣陈渡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明末:铁血山河李世民重生水浒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大唐:家父程咬金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玉佩求生之路大明,朱允炆我来了!三国:我在三国支教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大秦,让我魂牵梦绕风波亭外工科大明
唐奇谭 猫疲 - 唐奇谭txt下载 - 唐奇谭最新章节 - 唐奇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