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攀枝花市区地形
他指着悬崖下的河谷地段,无比憧憬的说道:
“老吴,你不用担心这里寥无人烟。”
“看到下面那片河滩没有?那里原本是野人的村寨,现在已经被我们夷为平地。”
“布政司准备在下个月,迁徙百户汉民到此建设村落、开荒种田。”
“有矿山为村民保驾护航,我预计不出十年,这里将发展成一座极其富裕的县城。”
“老吴,你膝下有五个儿子,等你百年之后,他们迟早会分家的,你认为凭你那家铁匠铺,够他们兄弟分吗?”
老吴老脸一红,一时有些语塞。
相反,他的两个儿子则眸光流转,各怀鬼胎。
他们向往的心思,被李弘贞敏锐捕捉到,于是继续循循善诱。
“另外,根据我长期的观察,此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且日照时间长,山地适合栽种南洋瓜果,如甘蔗、橙子、葡萄、芒果等等。”
“也不用担心果子卖不出去,巡抚大人说了,要我尽快在这里修一条通往巴蜀腹地的路,还要在一年之内修建码头渡口。”
“而且官府规定,凡民户到此定居,可优先获得一亩民居用地和十亩耕植山地。”
“老吴,听我一句劝,与其让子孙后代都留在酆都和别人抢饭碗,何不如来这里拓荒创业?”
吴家老二听得心潮澎湃,十分激动的说:
“李公子说得太对了!此乃天赐良机呀!”
“爹赶快答应下来吧?”
老吴瞪了他一眼,骂道:“你猴急个啥子嘞?老子看你分明想趁早分家。”
骂完儿子,转头又对李弘贞作揖道:“李老板方才所言确实有道理,我老吴五个儿子,早晚是要分家的。只是碍于世俗礼法,迟迟未能令我下决心。”
“如今有条好的出路,我当然愿意为子孙谋得一处安身之地。”
“还请李老板跟我讲明,这笔买卖该怎么做?”
李弘贞笑着说道:“那是自然。请随我到军帐落座,再共商大事。”
虽然李弘贞仅占矿山的一成股份,但这一成股份含金量极高,每年最少得有50万两银子。
双方谈判很顺利,李弘贞从50万两银子当中,抽取三成给吴家来运营钢铁厂。
人员方面也不用担心,有官府来安排。
迁居过来的汉民,能成为钢铁厂的员工。
还有8万野人奴隶负责挖矿搬运。
官府还给钢铁厂定了一项三年计划。
第一年主要生产建筑钢筋,用于道路、房屋、水利建设。
第二年开始生产小型钢铁设备,比如马车、推车、织布机、风箱、还有最近李弘贞发明的工地运输神器灰斗车。
大型工业有钻探机、轧压机、风车、水车、水排、水磨等等。
总之按徐元泰的要求,四川地区由于林木被过度砍伐,导致环境被严重破坏和林木资源稀缺。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以后能用铁代替就尽量用铁,反正大明现在不缺铁,可以放开手脚随便挥霍。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护林木资源,朝廷每年也能省下一笔钱,不用从南洋大量进口苏木。
第三年开始,钢铁厂就要给朝廷生产出口商品,比如锅碗瓢盆、五金工具等等。
古代的老外不止对中国的丝绸瓷器情有独钟,还特别喜欢购买中国的铁锅,大概是他们造不出来,或者中国铁锅的质量贼好吧。
(参考考古现场:广东阳江海域南宋沉船,该船本来从泉州出发前往阿拉伯,行至阳江海域不幸沉没。船上装有130吨铁器,主要以铁锅为主,还有部分铁钉、铁锭。)
除此三年计划之外,李弘贞还给老吴加了一项特殊任务。
让他先造几艘在河上航行的铁皮船出来。
有扎压机在手,老吴表示没问题。
这边商量完了之后,李弘贞便亲自给吴家父子安排入住。
忙完这件事,李弘贞总算能抽出时间看一下镖师送来的信。
一共有五封。
第一封是家里寄来的,潘云瑶说过完年仔仔就满七岁了,已经达到学堂招生的要求,让李弘贞有空回来商量一下这件事。
第二封是秦家的,大概就是问一下女儿的近况,不过话里话外,都在提醒秦良玉防着李弘贞,让丫鬟秀儿盯紧一点。
第三封是陈怀安寄来的,信中汇报了成都镖局的施工进度,因为有了水泥,目前已经完成40%,预计再过一年就能运营了。
第四封是蜀王朱宣圻,他在信中说年底要入京面圣,还要和皇帝参加祭祀大典,到时会给李弘贞带一些北京特产。
第五封信让李弘贞有些意外,来信人竟然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林广隆。
他在信中说,让李弘贞仗打完了就赶紧码字,身边的亲朋好友为了看第四次影界大战,都开始人肉作者的家庭住址了。
他还说对牛肉火锅的味道念念不忘,希望李弘贞再请他吃一次。
李弘贞给他回了信,大约在年底左右会回到忠州,到时再约饭。
在接下来的时光中。
李弘贞每天都跟在提举司屁股后面搞建设。
打地基、烧砖、打铁、和水泥、砌墙、修路,每项工作都按他的标准来执行。
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就有许多栋水泥结构的房屋拔地而起,其中就包括军营、钢铁厂、官府办公厅、战俘营、民房。
提举司眼看施工进度有条不紊,就把工作都交给李弘贞,他自己要去城区找知府商量移民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房子都被李弘贞设计成平行的屋顶。
当提举司回来之后,看到这些丑不拉几的水泥毛坯房,气得当场想骂娘。
“李总旗在哪?”
“让他马上过来!”
喜欢我的契约新娘秦良玉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的契约新娘秦良玉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