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征战了一辈子的“老帅”,祖大寿对于整个战局变化的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
且不说其所作所为,到底是为公为私,但就他凭直觉做出的抉择,就已经超出了洪承畴对于整个战局演变的把握。
因为洪承畴只看到了被围盛京城内有大批人马趁夜出逃,人马数以万计,光想着不能让敌人逃了,却没想过这些人是不是清虏盛京八旗的主力。
而且很有可能也没有想过,盛京城内留守的清虏兵马会不会趁着城外的明军骑兵被引开后,反其道而行之。
事实上,就在城外各处明军营地纷纷派出骑兵,往东追击多尔衮下令连夜出城的东迁队伍之时,多尔衮本人在一干亲信大臣的簇拥下,一直驻足在小东门城头顶上观察着城外的动向。
他不仅亲眼目睹了连夜走大东门出城的盛京八旗东迁队伍,刚出城时数以万计的人马车骑,状若长龙一般,但是出城不久,就乱了编队次序,争先恐后东奔的景象,而且也下令收集到了城外各处明军骑兵调动追击的情况。
因为时至夜半,星月无光,不光是出城东奔的盛京八旗人口打着数不清的火把,就连出营追击的明军,同样离不开打着火把照明。
所以各方行迹,几乎无法隐藏。
这种时候敢不敢出兵,以及怎样用兵,可就完全取决于各方主将们的经验和胆魄了。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没想到我多尔衮,也会有这样的一天!”
站在小东门城头已有一个多时辰的多尔衮,看着先后绕过盛京东北角楼的几支明军骑兵队伍在夜暗之中打着火把往东追击而去,先是叹了口气,然后出人意料的念出了李后主的两句词。
“皇上,要不要奴才传旨到大北门,叫两黄旗立刻出兵,尾随在这些敌骑身后,与希福大学士他们的队伍一起,将追击的敌骑击溃?”
“希福?随他们去吧,朕已安排了冷僧机、敦拜率军接应他们,而杨振大军也没有真正全力追击,能不能顺利东迁至兴京,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这个——”
“皇上——”
多尔衮说话的声音不大,语气也极平淡,听起来是难得一见的温和,这在最近一段时间动辄大发雷霆的多尔衮身上已经是很少见的状态了。
但是,随行在侧的一众亲信大臣们,却从其平淡至极的语气中,听出了一种别样的冷酷。
郎球、何洛会闻言,原本还想对多尔衮说一些什么,但是刚一张口,就马上识趣的闭上了嘴。
看着侍立在多尔衮身边的阿达礼、扎哈纳、额克亲、班布尔善、西讷布库等一众人物一脸淡然的模样,他们瞬间明了,内三院搬迁兴京,甚至后来的八旗各个总管衙门搬迁兴京等等整个东迁队伍,实质上都是调虎离山、诱敌东去的“诱饵”罢了。
当然,说是诱饵,有点残忍。
但是内三院衙门与盛京八旗各大总管衙门,还有数以万计的老弱妇孺组成的庞大东迁队伍,确实是一支偏师。
而且,还是一支主要用途在于掩护多尔衮真正的主力撤离,并且在关键时候可以被放弃的偏师。
意识到这一点后,两个人再也不多说什么了。
而这时,多尔衮的目光从他们两人脸上扫过,见他们低眉顺眼,没有了疑问,也就没再理会他们,而是直接做了部署。
“额克亲!”
“奴才在!”
“你去会同满达尔汉,共同率领盛京城内八旗所有巴牙喇兵,到皇宫大清门外集结,护着宫中后妃,朕的嗣子、养子,公主、格格,还有康亲王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宗室觉罗,还有六部官员亲眷,做好随时出行的准备。”
“奴才领旨!”
“去吧!”
“嗻!”
“扎哈纳!”
“奴才在!”
“八旗蒙古王公贝勒命妇及所属各牛录人丁,凡现在城内者,皆由你亲自统领,做好准备,跟随内大臣额克亲、满达尔汉的八旗巴牙喇营行走!”
“奴才领旨!”
“班布尔善、西讷布库、阿达礼!”
“奴才在!”
被点到名字的三人齐声应答。
“你们带两白旗、两蓝旗、两红旗在盛京的马甲兵,随朕行走。”
“奴才遵旨!”
“苏克萨哈!”
“奴才在!”
“你可愿留守盛京?”
“这,奴才,奴才,愿意侍奉皇上左右。”
苏克萨哈闻言,吓得脸色都变了,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城头上,吭哧瘪肚的表达了不愿留守的态度。
“也罢。”
这留守盛京的问题上,多尔衮显然也没想好,当下他见苏克萨哈不愿意,同时又感到苏克萨哈在他手下也颇为得力,于是随口否决了自己一时的念头。
苏克萨哈长出了一口气。
留下来虽说也不是说就必死无疑,但所谓的留守是肯定守不住的。
到那时候不管是降了,还是逃了,生死事小,关键是丢失盛京的骂名得由他来背。
这个锅,他可能不想背。
当然,他也可以跟杨振做交易,但是其家族人口可都在内大臣额克亲、满达尔汉奉旨保护的队伍里,他敢做交易,就得冒着扛下罪名,全家被处死的风险。
还好,多尔衮没给他多少时间权衡利弊得失。
“这样吧。你去传朕的旨意,朕封一等镇国将军宗室觉罗拜尹图,为盛京留守总管大臣,以额亦都子镶黄旗梅勒章京遏必隆,为盛京留守八旗汉军昂邦章京。
“命其二人各带名下世管之牛录人丁,指挥城内八旗汉军留守盛京。留守所需其他文武官员,可由其二人从两黄旗下随意调用。”
“告诉他们,自今日起,务必坚守三天时间。三天以后,不必等朕的旨意,剩下来的人,可以随他们撤往兴京,也可以随他们撤往铁岭或者开原。
“至于你奉命出城与杨振约定的诸事,你也一并知会他们一声。如果他们愿意,不论杨振遵守约定与否,都可以照约定好的办理。如果他们不愿意,那也随他们去。”
“奴才遵旨!”
多尔衮任命拜尹图为盛京留守总管大臣,并做出相应安排,在场之人无一人有异议。
因为这个人属于忠于黄台吉的两黄旗王公大臣中的主要人物,其一贯跟多尔衮及其亲信大臣们不对付。
因其同样出身宗室,即使多尔衮也不便于将其随意处死,所以一直留着。
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出来背锅,其有资历,有威望,又是宗室,自然是首选之人。
至于遏必隆,虽不敢明着跟多尔衮唱反调,但其与安亲王以及安亲王背后的西宫大福晋走得很近,也引起了多尔衮的不满。
到了此时,将他们一并留下来,当然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苏克萨哈不在乎,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他赶忙领了旨意,然后复述了一遍,等了一会儿,见多尔衮没再说什么,转身前去传旨去了。
苏克萨哈走后,多尔衮抬头看了看已经远去的明军追击队伍,又看了看天时,随后转身往城下走去。
随行众人,赶紧跟上。
而多尔衮一边快步往城下走,一边继续发布旨意:
“阿达礼!”
“奴才在!”
“派人传令给城内八旗汉军各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甲喇章京,城内留守两白旗汉军由原镶白旗汉军固山额真孟乔芳统领,两黄旗汉军由原正黄旗固山额真马光远统领,两红旗汉军由盛镶红旗盛京梅勒章京金砺统领,两蓝旗汉军由原镶黄旗固山额真刘之源统领,今后一律听命于盛京留守总管大臣和留守昂邦章京指挥,违令者,杀无赦!”
“奴才遵旨!”
一旦真的到了危急关头,并且放下了盛京城这个巨大的“包袱”,多尔衮的杀伐决断气概,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崇祯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深夜,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二十二日的凌晨,丑时已过,盛京城内外的形势,变得异常波云诡谲。
杨振最先派出去追击清虏东迁队伍的人马,在盛京城大东门外,三十余里处野猪皮的“福陵”即所谓“先汗陵”附近,咬住了以内三院、八旗各总管衙门为首的东迁队伍的尾巴。
在祖克勇带着骑兵一顿砍瓜切菜一般的追杀之后,早前本已得到过“指点”的盛京八旗东迁后队护送人马,极不情愿的舍弃了留在后面的大批车辆辎重。
一方面,他们将数百辆大车横七竖八的遗弃在了“福陵”与浑河之间的道路上,勉强堵住了追兵。
另一方面,也算是向杨振派出去的几个营的骑兵缴纳了买路钱。
当然,在杨振没有明确下令,各归其本人所有的话,按老规矩,一切缴获要归公,只是在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会按比例多分得一些。
这一点不仅在征东军各大团营里面早已成了规矩,而且在金海镇各路协守总兵府下辖的团营里面,也早就心照不宣。
所以,不论征东军各大团营,或者是金海镇下属各路团营将士,历来在抢夺首级和其他各种战利品的时候,军纪不会完全丧失。
也就是说,如果祖克勇、敖日金、南褚、白尔赫图坚持对盛京八旗东迁队伍穷追不舍的话,单纯以运载金银财货的大车挡路,或者以散落地上的财物诱使追兵争抢从而放弃追击的伎俩,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这个时候,就看出杨振事先安排麻克清跟着过来的重要性了。
尽管祖克勇并不是很理解,但他还是选择了执行。
事实上,从“福陵”附近继续往东,很快就会进入一片山岭地区。
彼处北边是山,南边是河,一旦遇上清虏东迁队伍的前队或者接应的队伍埋伏,以祖克勇带来的这三营轻骑,敌暗我明,胜负难料。
好在祖克勇他们刚停下追击不久,杨国柱麾下人马,曹变蛟、王廷臣所部人马,以及刘周智、祖应惠所部人马,接连赶至,眼见清福陵南面道路受阻,他们直接绕道清福陵后身荒野,直追而去。
事实证明,并没有伏击。
黎明前的黑暗,对祖克勇他们这些追击的骑兵来说,固然是一种极大的不便,但对盛京城涌出的东迁队伍来说,同样是极大的不便。
前中后三批状若长龙多达五六万人的东迁队伍,除了一两万属于临时编队披甲的八旗满蒙的余丁之外,剩下大多数都是八旗老弱妇孺。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三院的大学士们和盛京八旗各衙门的巴克什们,能够维持住整个队伍没有彻底失序、崩溃,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没有余力在通行过的道路两旁埋下伏兵。
而这也就注定了,从盛京城涌出来的大批东迁队伍的大部,不可避免的被曹变蛟、王廷臣、刘周智、陶宗仪、罗文耀等人率领的各路骑兵咬住。
除了走在最前面的由希福、刚林、鲍承先带领的内三院车马、官员、家眷队伍及其随随行兵马之外,由盛京八旗各个总管衙门统领的大批老弱妇孺、余丁及随从队伍,被追上来的几支骑兵分割包围在了磨盘山(棋盘山)以东、浑河以北的广阔山野之间。
随行的护卫队伍,在之前被祖克勇所部追击的时候就已经损失了大半,到了此时,又被人马更多的骑兵追上,很快就被击溃。
许多新编入营的披甲八旗余丁,这些年来在盛京城内被府内大量的包衣奴才们伺候惯了,养尊处优久了,哪里还有其祖辈、父辈早几十年前在山林里锤炼出来的本领,一见势头不对,纷纷丢掉火把,作鸟兽散,四处逃避躲藏。
这还是那些有战马有甲械的,等到他们或死或跑之后,原本被他们护在后面的许多清虏老弱妇孺,很快就迎来了他们人生的终点。
《大明新命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大明新命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新命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